秦煒 陸丹 林芳 賀青蓉
間苯三酚治療晚期流產的效果評價
秦煒 陸丹 林芳 賀青蓉
目的觀察間苯三酚治療晚期流產的臨床效果。方法242例晚期先兆流產(>孕20周)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1例。觀察組采用間苯三酚靜脈滴注治療,對照組給予硫酸鎂治療,比較兩組療效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起效時間明顯快于對照組,治療療程明顯短于對照組,保胎成功率(86.78%)明顯高于對照組(59.50%),不良反應發生率(4.13%)明顯低于對照組(29.7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間苯三酚治療有助于縮短治療時間,減少不良反應,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臨床推廣。
間苯三酚;晚期流產;療效
流產(abortion)是指妊娠<28周,或胎兒體重<1000 g而終止妊娠。妊娠12周以后發生的流產成為晚期流產。晚期流產在我國發生率為5%~15%,若治療不及時會發生早產、難免流產甚至完全流產[1]。硫酸鎂是傳統保胎藥物,通過鎮靜、緩解宮縮達到安胎的目的。硫酸鎂使用時須嚴密檢測呼吸、尿量和生理反射,其治療窗狹窄,患者不適感強、安全性差。最新研究發現,平滑肌解痙藥間苯三酚能迅速、有效地抑制宮縮,其安全范圍廣,不良反應少。本文采取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間苯三酚治療晚期流產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42例晚期先兆流產(>孕20 周)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1例。觀察組: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8.8±5.4)歲,孕周12~27周,平均孕周(23.4±2.5)周;對照組:年齡21~ 37歲,平均年齡(28.5±4.8)歲,孕周12~28周,平均孕周(24.1±2.8)周。所有患者均進行B超,心電圖,血,尿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檢查,排除其他妊娠合并癥患者。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間苯三酚間苯三酚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46766)80~12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釋后靜脈滴注,最大用量≤400mg/d。從20~30滴/min起可逐漸增快速度,注意觀察宮縮并根據宮縮調節滴注速度。對照組采用硫酸鎂(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860)20ml+5%葡萄糖液100ml中稀釋后靜脈滴注,總量≤30 g/d,靜滴速度25~30滴/min,根據宮縮情況和患者呼吸、心跳、生理反射等情況調整速度和用量,宮縮消失繼續持續滴注12 h,注意防止病情反復。若患者出現呼吸短促、尿量減少、生理反射遲緩或消失,應立即停藥,并給予10%葡萄糖酸鈣靜脈滴注以緩解癥狀。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治療效果包括起效時間、治療療程、保胎成功率;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呼吸困難、面色潮紅、頭痛、乏力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起效時間明顯快于對照組,治療療程明顯短于對照組,保胎成功率(86.78%)明顯高于對照組(59.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惡心、嘔吐2例,呼吸不暢1例,頭暈、頭痛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1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9.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s,n(%)]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s,n(%)]
注:兩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起效時間(min) 治療療程(d) 保胎成功率觀察組 121 38.23±8.96 5.09±1.34 105(86.78)對照組 121 50.27±9.37 7.48±2.07 72(59.50)t/χ2 10.216 10.662 22.906P<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隨著社會和自然環境的變化,環境污染、食品衛生、射線、工作壓力等孕婦致敏因素增加,晚期先兆流產發生率增高。晚期先兆流產多表現為不規則陰道少量出血和輕微陣發性宮縮,開始臨床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而延誤就診。晚期先兆流產處理是否得當和及時直接關系到母兒預后[2,3],如發生難免流產、死胎或早產等。其中早產兒出生后各類新生兒疾病(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暫停、腦出血、高膽紅素血癥、感染、腦癱等)發病率非常高,影響新生兒健康和安全。
晚期先兆流產表現為少量陰道流血,輕微子宮陣發性收縮。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晚期先兆流產的藥物是硫酸鎂,硫酸鎂是臨床常用的降壓、解痙、抑制宮縮藥物,治療晚期先兆流產療效確切。但該藥用藥過程中需要嚴密監測,且不良反應多、副作用大、治療窗狹窄、個體敏感性差異大,這都導致了硫酸鎂使用的高風險性。硫酸鎂可擴張孕婦周圍血管反應,包括面色潮紅、發熱、惡心嘔吐、頭痛、肌無力,呼吸困難等,硫酸鎂中毒患者則呼吸肌麻痹、心跳停止,危及生命。硫酸鎂也可導致胎兒監護無負荷試驗(NST)無反應型增加,新生兒呼吸抑制、肌力下降[3]。
間苯三酚在歐美國家上市并使用已經有三十多年歷史,李健和等[4]研究報道使用間苯三酚治療晚期流產效果良好。間苯三酚是純平滑肌解痙藥,能有效解除子宮平滑肌痙攣,降低子宮敏感性,達到舒張子宮肌層和黏膜的目的,從而為正常妊娠創造條件。另外,間苯三酚直接作用于胃腸道、泌尿和生殖道發生痙攣的平滑肌,對膽堿能受體和腎上腺素受體均無作用,不會引起胃腸道和心血管反應等,且間苯三酚毒性低,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起效時間明顯快于對照組,治療療程明顯短于對照組,保胎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與駱珊[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間苯三酚治療有助于縮短治療時間,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翁碧芬,余艷萍,梁煥瑜.先兆晚期流產100例臨床分析.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0):158.
[2]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47,59.
[3]梁秀梅,梁建好,楊春波,等.間苯三酚對早、中、晚期宮縮抑制的療效觀察.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2):82-83.
[4]李健和,易利丹,彭六保,等.間苯三酚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1,30(7):494-498.
[5]駱珊.間苯三酚治療晚期流產的效果評價.中國醫藥科學,2015,5(2):76-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141
2015-08-18]
528500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