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波
扶正降濁方治療高尿酸合并高脂血癥臨床研究
劉長波
目的觀察扶正降濁方對高血尿酸合并高脂血癥的影響。方法76例高血尿酸合并高脂血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治療組采用扶正降濁方聯合西藥治療。觀察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高尿酸血癥總有效率分別為97.37%和81.58%,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脂血癥總有效率分別為94.74%和76.32%,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扶正降濁方對高尿酸和高脂血癥具有確定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扶正降濁方;高尿酸;高脂血癥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高尿酸和高脂血癥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醫院體檢人群中高尿酸血癥并高脂血癥發生率>30%[1]。高尿酸血癥和代謝綜合征諸多項目之間互為因果,相互促進。近年來作者觀察扶正降濁方對高血尿酸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在本院就醫符合高血尿酸合并高脂血癥患者76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8例。入選和排除標準:男性>416 μmol/L,女性>357 μmol/L高血尿酸血癥;血脂升高按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標準;排除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年齡<18 歲或>65 歲,伴有酮癥血癥、尿毒癥和心肺功能不全者及藥物過敏者。治療組患者平均年齡(45.8±5.9)歲,平均病程(2.9±1.7)年;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2.1±6.2)歲;平均病程(2.8±1.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扶正降濁方聯合西藥治療,對照組予西藥別嘌醇緩釋膠囊和阿貝他片治療。其中扶正降濁方水煎服,100ml/次,3次/d,口服。別嘌醇緩釋膠囊0.25 g,1次/d,口服(治療組同),阿貝他片0.2 g,2次/d,口服。兩組連續治療60 d。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后分別檢測肝、腎功能和生化指標血尿酸和血脂。
1.4 療效評定標準 高尿酸和高血脂采用顯效、有效和無效三級評判。高尿酸血癥顯效:血尿酸明顯下降>35%;有效:血尿酸下降20%~35%;無效:血尿酸下降<20%。高脂血癥顯效:總膽固醇(TC)下降≥20%或甘油三酯(TG)下降≥40%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上升≥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下降>30%;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0.26mmol/L,LDL-C下降20~30%%;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肝腎功能檢查無明顯異常。高尿酸血癥總有效率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為97.37%和81.5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07,P<0.05)。高脂血癥總有效率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為94.74%和76.3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837,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n,%)
高尿酸血癥可促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和脂質過氧化,導致血脂增高,高尿酸血癥和代謝綜合征間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目前高尿酸血癥治療藥物包括鎮痛消炎、抑制尿酸和促進尿酸排泄等,常用的有丙磺舒、苯磺吡酮、苯溴馬隆等,這些藥物應用常伴有肝腎功能、造血系統異常。而高尿酸血癥與多種腎臟疾病如糖尿病腎病、IgA腎病、急性腎損傷、慢性腎臟病有密切關系。高脂血癥常用藥物有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等[2]。
中醫認為高脂血癥屬于“痰濁、濕濁”范疇,脾虛失運,脂濁內聚;肝膽不利,脂濁不化;腎失氣化,清從濁化,其病理基礎為痰濁瘀阻于血脈。因此脾失健運,肝失條達,腎失氣化是高脂血癥內在病理基礎,而痰濁、瘀血、脂濁是臟腑氣化失調病理產物,也是高脂血癥立法遣方重要依據。中醫學對高尿酸血癥治療健脾補腎、清熱利濕和化瘀為原則,泄濁少佐清熱。可從利小便、堿化尿液及適當通便促進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3]。
中醫學對高血脂和高尿酸治療的認識,本臨床觀察以扶正降濁方結合西藥對高血尿酸合并高脂血癥患者治療。扶正降濁方由米糠、決明子、薏苡仁、茯苓、黃精、桃仁組成,主藥米糠性甘辛平,有通便、降血脂作用;決明子清肝明目、通便降脂;苡仁利水消腫、健脾去濕、降尿酸;黃精補氣益陰、健脾益腎,具有降脂作用;桃仁活血通便,茯苓健脾益氣、滲濕利水、降尿酸。觀察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高尿酸血癥和高脂血癥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扶正降濁方對高尿酸合并高脂血癥具有確定療效,值得進一步深入觀察研究。
[1]葉勝,姚龍.高尿酸與高脂血癥相關性初步探討.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247-248.
[2]吳婷婷,楊磊,錢芳,等.代謝綜合征各組分與高尿酸血癥的相關性研究.健康研究,2015,35(3):255-257.
[3]周汝云,溫偉強,譚寧,等.除濕化瘀方治療高血尿酸血癥22例臨床觀察.醫學研究雜志,2009,38(4):136-1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210
2015-09-09]
510120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