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裕廣 曾慧娟 岑忠穩 陳偉科
防風通圣顆粒聯合維生素E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觀察
羅裕廣 曾慧娟 岑忠穩 陳偉科
目的探討防風通圣顆粒聯合維生素E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臨床療效。方法180例NAFLD患者,隨機分為維生素E組(單用維生素E治療)與聯合組(防風通圣顆粒聯合維生素E治療),每組90例,療程12周。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聯合組治療后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甘油三酯(TG)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及維生素E組治療后(P<0.01或P<0.05);聯合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維生素E組(P<0.01)。結論防風通圣顆粒聯合維生素E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療效優于單藥維生素E治療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防風通圣顆粒;維生素E;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療效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肝功能酶學異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見的原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為20%~33%。近20年亞洲國家NAFLD增長迅速且呈低齡化發病趨勢,中國的上海、廣州和香港等發達地區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1]。脂肪肝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我國NAFLD發病率明顯高于酒精性脂肪肝。本研究通過兩組不同治療方法,探討防風通圣顆粒聯合維生素E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入院確診為NAFLD的180例患者,男88例,女92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5.8±6.4)歲。將患者隨機分為維生素E組與聯合組,每組9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依據《中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1]進行診斷。
1.3 納入標準 ①肝臟影像學表現符合彌漫性脂肪肝的診斷標準且無其他原因可供解釋;②有代謝綜合征相關組分的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血清ALT和(或)AST、谷氨酰轉肽酶(GGT)持續增高4周;③無重要器官功能失代償的門診患者。
1.4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上述入選標準者;②未排除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肝吸蟲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臟疾??;③體質虛弱患者。
1.5 治療方法 聯合組:患者口服防風通圣顆粒3 g,b.i.d.,維生素E 0.1 g,q.d.,療程為12周。維生素E組:患者口服維生素E 0.1 g,q.d.,療程為12周。
1.6 觀察指標 兩組均于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監測肝功能(ALT、AST)、血脂[(TG、血清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糖及血尿酸,肝、膽、脾B超檢查;治療過程中觀察記錄藥物不良反應。
1.7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B超無脂肪肝表現,肝功能、血脂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減輕,B超檢查顯示脂肪肝好轉,肝功能、血脂下降>5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減輕,B超檢查顯示脂肪肝好轉,肝功能、血脂下降為治療前2/3;無效:臨床癥狀體征、B超檢查顯示脂肪肝表現、肝功能、血脂未超過治療前2/3??傆行?(痊愈+顯效+有效) /總例數×100%。
1.8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聯合組治療后ALT、AST、TG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及維生素E組治療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維生素E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兩組在治療期間無明顯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s)
注:治療前組間比較,P>0.05;組內治療前后比較,P<0.01;治療后組間比較,t=8.013、8.254、20.298,P<0.01
項目 維生素E組(n=90) 聯合組(n=90)治療前 治療后 t 治療前 治療后 tALT(U/L) 86.45±6.48 55.43±6.10 33.067 85.38±6.61 44.99±10.75 30.363 AST(U/L) 84.17±6.36 56.42±5.90 30.346 85.30±6.64 46.25±10.09 30.670 TG(mmol/L) 2.75±0.17 2.24±0.18 19.542 3.02±0.20 1.68±0.19 46.08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n(%)]
NAFLD 的發病與諸多因素有關,Day等[2]學者提出的“二次打擊”學說已成為解釋該病發生機制的主要理論。初次打擊主要指胰島素抵抗和脂質代謝紊亂所導致的肝細胞內脂質沉積,形成單純性脂肪肝,而代謝綜合癥恰是伴有胰島素抵抗的一組疾病的集聚。二次打擊主要指各種原因所致的氧化應激及脂質過氧化損傷,引起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ASH)。若NASH 持續存在,發生炎癥壞死循環,便進展為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脂肪性肝硬化。因此,胰島素抵抗和脂質過氧化被認為是NASH的發病機制[3]。
美國2012《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實踐指南》推薦:維生素E(α-生育酚,800 IU/d)改善無糖尿病的成年NASH患者的肝組織學損傷,推薦維生素E為成年無糖尿病的NASH患者的首選用藥[4]。(1,B)維生素E能夠改善脂質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并可增加動脈管壁的彈性[5]。維生素E具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國內外研究證實治療NAFLD有效。
防風通圣散出自金代劉元素《宣明論方》,是解表攻里之代表方。該方由防風、荊芥、麻黃、薄荷、大黃、芒硝、黃芩、山梔、連翹、桔梗、石膏、滑石、當歸、芍藥、川芎、白術、甘草共等17味經典常用中藥組成。此方配伍嚴謹,療效可靠,近年來中國、日本對防風通圣散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防風通圣散治療糖尿病、肥胖癥、動脈硬化有多重功效,提示對于代謝綜合征體質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壓、內分泌等都有相應的調節作用[6,7]。
本研究將兩者聯合,上述兩藥聯合使用可以減少維生素E劑量,避免因大劑量補充維生素E產生體內蓄積中毒,從而加重肝損害。又可以針對NAFLD復雜的的發病因素,彌補維生素E的局限性,發揮防風通圣顆粒的多重功效,獲得更高療效,兩藥價格便宜,口服方便,臨床治療依從性好。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后ALT、AST、TG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及維生素E組治療后(P<0.01或P<0.05);聯合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維生素E組(P<0.01)。兩組在治療期間無明顯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防風通圣顆粒和維生素E聯合治療非酒精脂肪性肝安全有效,療效優于單藥維生素E的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修訂版).中華肝臟病雜志,2010,18(3):163-165.
[2]Day CP,James OF.Steatohepatitis: a tale of two“hits”? Gastroenterology,1998,114(4):842-845.
[3]劉建華,朱芬芳,阮國永.羅格列酮聯合維生素E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研究.中國醫學創新,2014,11(7):60-63.
[4]沈峰,丁曉東,范建高,等.2012美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簡介.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4(7):11.
[5]Wagner BA,Buettner GR,Burns CP.Vitamin E Slows the Rate of Free Radical-Mediated Lipid Peroxidation in Cells.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 Biophysics,1996,334(2):261-267.
[6]楊惠.防風通圣散國內外研究進展.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98,21(4):42.
[7]吳艷,鄭承紅.防風通圣散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湖北中醫雜志,2011,33(2):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216
2015-09-15]
佛山市醫學類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編號:201308281)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醫院(羅裕廣曾慧娟 岑忠穩);廣東東莞三局醫院(陳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