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偉鋒 陳建良 張子通 趙曦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普外科腹腔鏡結直腸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莫偉鋒 陳建良 張子通 趙曦
目的研究并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普外科腹腔鏡結直腸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并分析該理念的應用價值。方法10例需行普外科腹腔鏡結直腸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腹腔鏡手術后,圍術期給予常規處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處理。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發生率及再入院率。結果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發生率及再入院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普外科腹腔鏡手術;臨床效果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近年來開始逐漸應用在臨床上,它的主要思想為采取一系列優化措施對待普外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實現讓患者快速康復的目標。本文將研究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普外科腹腔鏡結直腸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例需行普外科腹腔鏡結直腸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按照信封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例。實驗組中男3例,女2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61.85±2.74)歲。其中結腸癌手術1例,直腸癌手術 4例。對照組中男2例,女3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60.97±3.34)歲。結腸癌手術患者1例,直腸癌手術 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并在圍術期給予常規處理。實驗組患者在患者手術圍術期實施快速康復處理。主要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叮囑患者注意事項,給患者普及有關手術的相關健康知識,降低患者的擔憂和恐懼。因一些圍手術期在快速康復外科中處理與傳統不一,在術前2 h飲200 m1寶礦力,且向家屬介紹取得配合。術后鼓勵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快速康復理念中有部分措施與傳統方法不同,因此護理人員要給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加強配合積極性。
1.2.2 優化麻醉法 在術前給患者實施麻醉時最好使用起效時間短的麻醉劑,例如七氟醚藥物、瑞芬太尼藥物等,患者的清醒速度快。術后早期進行活動。術中要保障室內溫濕度適宜,防止患者著涼,溫度太低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血管負擔。良好的保溫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并發癥等發生幾率。術后患者可能會有一定量的應激反應,所以需要給予24~72 h的硬膜外止痛。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容易發生血管擴張,則需要使用血管收縮藥,防止血管內容量相對缺乏或者低血壓[1]。
1.2.3 降低術后應激反應 患者在手術結束后,各類器官可能會發生一定的功能性障礙,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發生紊亂,炎性應激反應出現異常,并且各器官功能需求也和往常不同。可以通過局部麻醉、微創手術及藥物治療的方法降低術后應激反應的發生率,藥物治療主要有三個方向,即皮質激素、β受體阻滯劑、促合成藥物。
1.2.4 術后控制不良反應 患者術后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有惡心、嘔吐以及腸麻痹。腸麻痹不良癥狀不僅延遲了患者的恢復,并且讓患者產生腹脹、腹痛等不良反應。臨床上治療該類不良癥狀常用外周嗎啡受體拮抗劑、外周阿片類受體拮抗劑等。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達哌啶醇、地塞米松等藥物也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而使用胃復安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在止痛治療的方案中應該減少阿片類藥物的使用,該類藥物的毒副作用較強,容易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1.2.5 合理使用鼻胃管、引流管及導尿管 鼻胃管、引流管及導尿管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因此在結腸切除術后24 h內不建議繼續使用導尿管,并且長期使用各類導管會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自由活動,給患者造成強烈的心理壓力,增加患者的精神負擔。因此,不提倡常規使用各類導管,而應該選擇性使用各類導管。
1.2.6 出院計劃標準 在鼓勵患者早下床活動和營養支持后,達到以下標準時即可出院:①體溫正常,各項生命體征值都在正常水平內,并且處在穩定的狀態。②患者已經沒有強烈的疼痛感。③患者可以良好地活動,在活動中無其他障礙。④消化道功能恢復正常,不要再給予營養支持。⑤經過醫生診斷后已無大礙[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發生率、再入院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發生率及再入院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s,n(%)]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s,n(%)]
注:兩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萬元) 并發癥發生率 再入院率對照組 5 16.35±2.24 3.64±0.57 2(40.00) 2(40.00)實驗組 5 9.73±2.26 2.43±0.44 0 0
快速康復理念在2001年首次被提出,其英文縮寫為FTS,是指在患者圍手術期對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再改良并且優化圍術期處理,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主要針對三個方面,術前指導、術中麻醉、術后護理。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患者的健康,促進患者康復,并且降低圍手術期的不良反應,不是簡單的讓患者早日出院。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意義不僅在于減少了治療費用,更確保了給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通過減少并發癥以及改善預后情況的方式來提高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3]。
快速康復外科實驗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4],但在應用中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快速康復外科技術沒有統一的實施標準,也沒有規定的臨床路徑。它需要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給予不同的處理方法,遵循機體的個體化,實施相應的護理方法。②快速康復外科中的“快速”不僅是指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并且還包括了讓患者的心理狀態、身體健康、適應能力也得到快速康復。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的同時,還需要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幾率,降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讓患者得到高質量的治療。③臨床醫生應該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對待快速康復,并且要對患者進行評估,并且權衡該項技術的利弊,盡量付出較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利益。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快速康復,不合適的患者不勉強使用。④快速康復作為新時代臨床上的一種新理念,對其探究還有待發展,臨床上仍需要大量的醫學實驗對其進行循證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采用了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發生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1]鐘就娣,辛明珠,孔麗麗,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術前免灌腸的應用.護士進修雜志,2010,25(5):443-444.
[2]馬磊,王立鳳,丁克,等.快速康復外科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應的影響.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4(12):1223-1226.
[3]程黎陽,謝正勇,戴觀榮,等.快速康復外科應用于胃腸手術的安全性評估及個體化原則.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14-17.
[4]江志偉,李寧,黎介壽,等.快速康復外科的概念及臨床意義.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7,27(2):131-1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222
2015-09-24]
523945 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