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因工程下不同養老模式的適老化設計研究
石園吳海平張智勇梁廣文趙俊1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關鍵詞〕人因工程;不同養老模式;居住環境;設施用品;適老化設計
1香港大學工業工程與制造系統工程系
第一作者:石園(1982-),女,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
當前居住環境和產品設施的設計,主要是面向身體功能正常、行動靈活的成年人。隨著老年人口數量逐年增加,老年群體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穩定,“適老化設計”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斑m老化設計”顧名思義是適合老年人的設計,強調老年人身處的環境、所用的設備、用品等設計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國外適老化設計研究起步早,已形成相應的系統和標準。美國通用設計中心制定的《通用住宅設計》(2004)〔1〕,日本的《應對長壽社會的住宅設計指南》(1995),在實際應用中處處體現出人性關懷。我國國情以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都與國外有所不同,對國外的標準不能直接借用。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國內學者對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適老化設計也展開了大量的研究。杜鵬〔2〕對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了綜合分析。胡宏偉等〔3〕對老年人心理癥狀和影響因素展開研究。周燕珉等〔4〕對居住區戶外環境進行適老化研究,王燕〔5〕探討了居家養老模式下視覺環境的適老化。這些研究在實際中對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有積極指導意義。
考慮到我國存在著多種養老模式,不同養老模式特點不同,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及其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有所區別。因此,本文分別對我國主要的三種養老模式——家庭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6〕,提出針對性的適老化設計建議,使居住環境和設施用品的設計能夠滿足老年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以廣州市慈恩護老院適老化設計的改善為實例,展現基于人因工程在適老化設計中的應用,以實現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目標。
1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1.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7〕。老年人生理狀況的差別會導致老年人選擇不同的養老模式。通常年齡較低、健康狀況較好的老年人傾向選擇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年齡較高和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人傾向選擇機構養老〔8〕。因此,不同養老模式適老化設計應結合老年人自身生理特征的實際情況,才能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在適老化設計中,老年人人體尺寸是確定老年人活動空間尺寸和設施產品尺寸范圍的基礎。老年人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男性老年人的身高比年輕時降低2.5%~3%,女性老年人身高縮減最大可達到6%。目前,我國大部分老年人人體測量數據缺乏代表性〔9〕?;诖耍鶕夏耆松砀呓档吐?,參照GB1000-19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推算出我國老年人人體模型的基本尺寸,為適老化設計提供依據。見表1。

表1 老年人人體主要尺寸〔中位數(5%~95%)mm〕
1.2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老年人心理問題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和研究。國內外學者主要是從情緒和性格方面來研究老年人心理問題,一般認為老年人容易出現孤獨、焦慮、抑郁以及敏感多疑等癥狀,而引發此類癥狀的因素主要來源于主觀認知,如滿意度和幸福感,及客觀影響,如年齡、性別、經濟狀況等〔10〕。不同養老方式對老年人心理健康也有影響。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好于機構養老模式〔11〕。在老年人心理問題治療上,一般采用人為干預老年人心理的方法〔12〕,但大部分老年人對心理治療比較敏感和抗拒,心理治療的成本也較高,所以有效解決老年人心理問題的方法還有待探索。正確反映和評價老年人內部心理狀況對其心理治療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工具是 “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MUNSH由24個條目組成:反映正性情感(PA)和負性情感(NA)各5條,反映正性體驗(PE)和負性體驗(NE)各7條,用總的幸福度=PA-NA+PE-NE來反映老年人的心理狀況。
在適老化設計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視。從人因工程學角度考慮,照明環境、色彩環境、溫度氣候環境等對老年人的心理情緒會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研究表明,明亮的照明和色彩環境能提高MUNSH中PA和PE的得分。所以,考慮環境與老年人心理的相互作用,通過環境適老化設計的方法,可在日常生活中以較低的成本、有效地調節老年人的心理情緒。
2不同養老模式中的適老化設計
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是我國現階段主要的養老模式。三種養老模式既有相似之處又各有特點,進而在適老化設計上存在相似和不同之處。本節結合人因工程學理論對不同養老模式提出針對性的適老化設計建議。
2.1家庭養老家庭養老是指老年人在家里與老伴、子女等家人共同生活的養老方式。家庭養老中老年人的活動范圍一般局限在家中。家中的居住空間和設施布局,以及環境(照明、色彩等環境)與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其適老化設計尤為重要。
2.1.1居住空間和設施布局的適老化設計家庭居住空間和設施布局的適老化設計主要從安全性和便利性兩個方面來考慮。
安全性設計是為防止老年人發生意外。老年人容易在衛生間摔倒,或者上廁所時突發疾病。因此,建議家中衛生間選擇防滑建筑材料,并安裝通風設備,及時干燥地面,防止老年人滑到;家中家具等生活用品要避免擺放過滿,避免出現尖銳角、突出物等,防止老年人被絆倒或碰傷;老年人的臥室盡可能地靠近衛生間,以降低老年人夜間上廁所時摔倒的可能性。將衛生間里的蹲式便器改成坐式便器,減少老年人腿部承受的壓力;在便器旁邊安裝扶手、放置藥物的小空格及報警器,以便老年人用力過猛而引發冠心病、心臟病等疾病時能及時服藥或通知他人。供水設備、電器設備等不僅要考慮其操作的簡單性,還要有安全報警系統,防止老年人忘記控制設備而發生意外。考慮到老年人消防意識薄弱、感知能力下降等因素,建議家中安裝煙火報警器或聲光一體的警報裝置、有觸感的震動裝置等,及時將火災災情通知老人。家中的滅火設備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使用特征,方便老年人使用。
在安全性的基礎上再考慮便利性。便利性與否主要體現在家庭設施用品的操縱是否方便和舒適宜人。根據設備及用具的高度與身高的關系(表2),可確定家中常用設施用品的適老化高度。其中下限值以老年男性的平均身高為依據,上限值以老年女性的評價身高為依據。所以,家庭中儲物柜高度應該在610~1 831 mm,方便老年人存儲物品;洗臉盤適老化高度為669 mm,廚房灶臺適老化高度為793 mm等。

表2 設備及用具的高度與身高的關系〔13〕
2.1.2家庭環境的適老化設計家庭環境的適老化設計從與老年人相互作用較強的照明環境和色彩環境展開討論。
家中的照明系統考慮實用性和老年人的舒適感。老年人視力下降,眼睛對光線質量的要求增高,且對眩光敏感。因此,一個適度明亮的照明環境對老年人非常重要。以民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J133-90(表3)為參考,適老化設計宜采用高照度。其中,臥室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起居場所,建議采用平均照度不超過50 lx的照明系統,營造一個光線柔和的環境,以助睡眠;結合老年人在臥室讀書看報的習慣,可在讀書看報的位置增加局部照明,建議書桌平均照度為300 lx以上,床頭燈平均照度為150 lx以上。對于與其他親人共用的生活場所——餐廳,廚房、衛生間等的照明系統可結合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設計。見表3。

表3 居住建筑的照度標準〔14〕
家中色彩環境考慮對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色彩是物體進入視覺的重要媒介,給人帶來輕重、遠近等物理感,建議結合設施用品的用途和色彩的物理感進行適老化設計,避免帶給老年人不適感。同時,老年人的辨色能力下降,建議避免生活用品、裝放藥物的器具等采用相似色系,防止老年人發生吃錯藥等危險。另一方面,色彩還能引起人的情緒變化。例如,暖色系的紅色、橙色給人以興奮感,冷色系的藍色、紫色讓人冷靜等。老年人喜歡回憶往事,偏向古樸、沉著、平和的顏色,建議家中裝飾要以柔和的色彩為主,以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但在關鍵的地方要以明亮的顏色形成對比,避免過于沉著暗淡的顏色導致消極的情緒。
2.2機構養老機構養老是指老年人住進老年公寓、養老院等社會養老機構的養老方式。養老機構的居住空間和設施布局、環境等適老化設計與家庭養老的適老化設計相似。但相對家庭養老,機構養模式是一種集體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其中公共區域設施和環境的適老化設計要考慮集體生活方式的特點,以滿足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2.2.1無障礙設計機構養老中老年人整體年齡偏高,行動能力減弱,坡道、樓梯、通道等公共設施宜采取無障礙設計。
參考《建筑無障礙設計規范》中坡道設計規范(表4),養老機構中坡道的坡度一般在1∶12~1∶20之間,且寬度都要>1 m,并鋪設防滑的建筑材料。這既可保證乘坐輪椅的老年人的安全,減少他們的恐懼感,又可減少其他老年人的疲勞感。
養老機構中樓梯的設計,一方面要防止老年人攀爬樓梯而過于勞累,另一方面在火災發生時要便于老年人疏散。參考樓梯設計參數(表5),養老機構中公共樓梯的坡度宜設計為30°,相應的抬步高度和踏板深度分別為160 mm、280 mm。因為寬而矮的樓梯設計既便于老年人攀爬又便于老年人在火災發生時迅速逃離現場。同時,建議樓梯兩側要設計扶手,樓梯之間應設有寬大且具有座椅的中間休息平臺,方便老年人爬樓梯時可獲短暫的休息。

表4 坡道設計規范

表5 樓梯的設計參數〔13〕
養老機構中通道的適老化設計考慮通行的便利性。建議通道的寬度要以方便兩輛輪椅同時通過為佳,防止輪椅碰撞造成傷害。通道地面保持平整,方便輪椅通行。對于通道上的防火門,建議安裝火災探測器和設置自動悉放器,以此來保證平時防火門常開,便于老年人特別是坐輪椅老年人的通行,但在火災發生時,由探測器發出警報控制防火門自動關閉,起到有效防煙效果。
2.2.2標識系統設計標識系統是養老機構適老化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標識系統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空間的標識指示牌,二是老年人的個人信息牌。
老年人記憶力衰退,方向感降低,在養老機構中通行口數量多,視野較為封閉的區域,進行標識系統設計,可使老年人生活更便利。養老機構中標識系統設計要符合可視性、明確性、連續性等原則??梢曅灾笜俗R牌要在老年人的視野范圍內。從人因工程學的角度,在垂直平面內的視野,以標準視線水平0°為基準,最佳觀看展示物的視區在人眼高的正負30°的視覺范圍內??紤]乘坐輪椅老年人,建議設計兩個高度的指示牌,分別設在女性老年人立姿眼高和坐姿眼高的第5百分位數基準線上下30°范圍內。明確性和連續性指指示牌要指向要明確,而且要形成一個連續的指示系統??紤]老年人視力下降,建議標識牌采用清晰的配色,文字與背景色彩要有明顯對比,如黑和白,紫和白等。對于消防設備和疏散標識,應采用紅、黃等警示性的顏色,并且消防設備和疏散標識要設在明顯的位置,便于老年人在火災發生時進行滅火或有效疏散。文字推薦采用宋體和黑體,不宜采用草體和美術字體,文字大小要根據視距而定。人的一般視距范圍為500~700 mm,建議字體高度為2.5~3.5 cm,建議養老院中指示牌的文字高度取最大值。
老年人的個人信息牌便于其他人了解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目前,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個人信息牌一般只包括老年人的姓名,且只將信息牌固定在老年人的床位上。針對這種情況,建議養老院中老年人的個人信息牌添加老年人所講的語言,并設計成便于佩戴的樣式。這方便護工或志愿者在服務之前對老年人有基本的了解,能更好地與老年人溝通交流。
2.2.3環境的適老化設計機構養老中通風環境對老年人生活有重要影響作用。集居生活容易傳染疾病,良好的通風系統可以保證室內空氣的新鮮和潔凈程度,保證老年人的健康和舒適。室內空氣質量主要由溫度、相對濕度、空氣流速和新風量幾個指標共同決定(表6)。在容易滋生細菌的梅雨季節,開放空調的夏季,采暖的冬季等特殊季節,養老機構尤其要保證室內的空氣質量,防止老年人患上疾病并相互傳染。不同養老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采用增加保濕器或干燥等方法確??諝赓|量。

表6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主要控制指標〔13〕
2.3社區養老社區養老是指以社區為載體,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環境中,且可享受社區提供老年服務的養老模式。社區養老居住環境和設施用品的適老化設計與家庭養老及機構養老基本相似。所以,本節主要針對社區養老的老年服務,特別是老年健康服務的適老化設計提出建議。
目前,我國社區養老模式發展不完善,社區提供的老年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服務項目單一化。建議我國在未來的社區老年服務建設中,社區老年服務體現出高效率、高質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服務準確及時、反應速度快、服務頻率高、服務成本低等多個方面;提供的老年服務項目涵蓋生活、健康和文化娛樂等三大部分,同時滿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其中,老年健康服務是社區養老的基礎,建議其發展借鑒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經驗。通過高科技設施設備,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老年人的各種生理數據,經傳感器傳輸到數據處理中心處理后,再反饋給老年人及其家人。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進行跟蹤監測,可及時發現老年人身體狀況的變化,便于對疾病的及時治療。這種基于物聯網的老年健康服務項目具有效率高、人力成本低、干擾少、智能程度高等優點,是未來社區老年健康服務的一個發展方向。考慮我國實際國情,雖不能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物聯網等高科技,但可在某些社區進行試點探索經驗,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3慈恩護老院適老化設計的改善
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模式中老年人具有個性化,其適老化設計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難以形成標準化。相對的,我國各地養老機構的適老化設計大同小異,將其標準化后,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本節通過對慈恩護老院的調查,根據院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機構養老模式的特點、華南地區的氣候條件,對其部分適老化設計進行改善,使其更加符合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為其他地區養老機構的適老化設計提供了思路。
3.1慈恩護老院的基本情況慈恩護老院位于廣州市花都區,是由花都區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開辦的民辦非企業社會養老福利機構。全院占地約6 000 m2,床位201張,軟硬件設施齊全,配有多功能活動室、醫療室、康復室。慈恩護老院主要為社會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癡呆護理、臨時托管和臨終關懷等綜合性養老服務。慈恩護老院中老年人可根據身體狀況和自理能力分為5個等級,見表7。

表7 慈恩護老院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分級
3.2適老化設計改善總體而言,慈恩護老院居住空間和設施布局的適老化設計整體上已符合安全性和便利性原則。第一,院內在所有通行設施如過道,樓梯及電梯內都設置了扶手。樓道和樓梯的寬度以及電梯的面積大小都充分考慮了人因工程學的設計要求,滿足不同情況的使用需求。第二,院內標識系統較為完善,樓道樓梯的警示標志,指引標識都比較齊全。第三,院內功能分區較為多樣化,基礎設施完善。院內的睡房,飯廳,洗浴區,休閑室及禱告室區分明確,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此外院內配置了電視機,空調,健身器材等各種基礎設施來滿足不同老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當然也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如下文所提及的一切具體的方面,以為老人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3.2.1居住空間和設施布局的改善具體地,首先在浴室的安全性和衛浴間的便利性上需要改進。浴室是老年人摔倒事故多發生地,華南地區的老年人習慣每天洗澡,所以,助浴設備的設計對老年人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對身體狀況較差的老年人。慈恩護老院的浴室已在單側墻上設置了扶手,但扶手偏小。因此,建議在另一側墻上也設置扶手或者將現有扶手改裝為L型扶手,并在淋浴花灑的下方也設置與地面垂直的扶手。這樣方便老年人在淋浴時候進行攙扶,保證老年人的安全。
由于院內的衛浴間都采用開放式設計,衛浴間與臥室相連的門也是常開式的。這不便于老年人擁有隱私空間,建議在衛浴間設置防水布簾,一方面可以起到保護隱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過多的水濺到浴室外,發生滑到事故;在臥室與衛浴間相連接的地方設置自動關閉的門或者掛上布簾,避免兩個地方的空氣直接相連,改善微氣候環境。
3.2.2環境的改善通過調查發現,慈恩護老院在微氣候、空氣、色彩、照明等各項環境方面都考慮與照顧到老人們的身心需要。但護老院照明系統的設計也存在一定改進的空間。臥室燈光配置偏少,夜晚及陰暗天氣時室內光線偏暗。
老年人視力衰退,不夠明亮的環境不僅會讓其看不清事物,還會影響其心情。因此,建議臥室內再增加一個燈管,并重新設置燈管安放的位置,使臥室的整體照度達到50lx左右,照度也更平均;另外,在床頭位置添加臺燈作為局部照明,方便老年人讀書看報。
衛浴間是由幾個小浴室組成,但只在小浴室外安裝一根燈管和一盞燈泡,外部的光源很難照射到小浴室內,造成浴室環境昏暗。這會增大老年人在淋浴時發生意外的概率。因此,建議分別在每個小浴室中增加一個燈泡,以保證浴室的亮度。
3.2.3無障礙設計與標識系統的改善慈恩護老院公共區域已采用無障礙設計,方便老年人通行。但由于屬廠房改建,樓梯相對過長,老年人爬樓梯容易疲勞。建議在院內走廊樓梯口處進行標識系統的設計。此外,老年人個人信息牌是便攜式的,佩戴在老年人的衣服上,但只包含老年人的名字,信息較單一。建議增加老年人所說語言的信息,方便安排合適的護工為其服務,便于溝通,提高老年人的歸屬感與滿意度。
4結論
從人因工程學的視角分析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特征,及內外在環境對其的影響,并探索出改善適老化設計的有效方案;基于此,從居住環境、設施布局、適老系統等方面針對性地提出了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模式下的適老化措施;并以廣州市花都區慈恩護老院為例進行適老化設計的改善,為優化養老生活質量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5參考文獻
1NC State University.Universal Design in House 〔M〕.Raleigh:The 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2004:13-9.
2杜鵬.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3;6:3-9.
3胡宏偉,串紅麗,楊帆,等.我國老年人心理癥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6):145-52.
4周燕珉,劉佳燕.居住區戶外環境的適老化設計〔J〕.建筑學報,2013;3:60-4.
5王燕.居家養老模式下適老化視覺環境設計研究〔J〕.大舞臺,2012;10:169-70.
6李洪心,李巍.國內外養老模式研究〔J〕.經濟與管理,2012;12:18-22.
7曾憲新.我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的綜合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0;5:80-5.
8翟德華,陶立群.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選擇決策模型理論研究〔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5;S1:62-4.
9胡海滔.老年人的人體測量〔D〕.北京: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5.
10吳振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內涵、評估和研究概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23(12):799-800.
11呂林,楊建輝,呂牧軒.不同養老模式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影響調查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23(17):3343-4.
12劉碧英.老年人心理特點與心理保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12(3):373-4,372.
13郭伏,錢省三.人因工程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3:262-3.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S〕.1999-03-01.
〔2015-07-11修回〕
(編輯袁左鳴)
通訊作者:吳海平(1992-),女,在讀碩士,主要從事服務供應鏈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2BGL02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5YJC6301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2014ZLTSPY07,2015QNXM17)
〔中圖分類號〕R12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4-0987-05;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4.109
·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