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華
(宜春學院體育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
健身運動對老年人紅細胞變形能力及膽固醇水平的影響
張月華
(宜春學院體育學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目的探討健身運動對65歲以上老年人膽固醇水平與紅細胞變形(RCD)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65歲的60例老年男性,平均分為太極組、長跑組及對照組,對三組最大攝氧量(VO2max)、RCD、紅細胞膽固醇(E-CH)及血漿總膽固醇(TC)水平進行測定。結果運動后,太極組與長跑組血清丙二醛(E-MDA)、E-CH、紅細胞濾過指數(IF)及TC水平均得到明顯改善,對照組各項指標改善不明顯,長跑組具有良好的一次性強度運動適應性,不會降低其RCD能力;在老年人RCD功能改善方面,長跑組較其他兩組有較好的改善效果(P<0.05)。E-MDA和E-CH、IF存在一定相關性,然而三組在安靜情況下的E-MDA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結論適當的健身運動有助于改善老年人E-CH與IF,對老年人血液微循環的改善有很大幫助,對預防老年性疾病也極為有利。長期適當運動健身有助于改善老年人運動耐受力,消除或者減輕其對RCD的影響,而在RCD能力改善上,長跑鍛煉效果明顯優于太極劍與太極拳。
〔關鍵詞〕健身運動;紅細胞變形能力;膽固醇
第一作者:張月華(1978-),男,碩士,講師,主要從事運動醫學研究。
目前,老年人健康問題成為對中國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制約的一個重要問題〔1〕。臨床研究發現〔2〕,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病和患者脂質紊亂、紅細胞變形(RCD)功能異常等密切相關。關于長期健身運動對紅細胞膽固醇(E-CH)與RCD能力影響的研究比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健身運動對65歲以上老年人膽固醇與RCD能力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65歲的60例老年男性的臨床資料,年齡66~73〔平均(69.0±1.5)〕歲,分為太極組20例,年齡66~71〔平均(68.5±0.5)〕歲,患者長期練太極劍與太極拳,運動年限均超過6年,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這些研究對象均堅持在每日晨起鍛煉,且保證每次鍛煉1 h左右;長跑組20例,年齡67~70〔平均(68.5±0.2)〕歲,運動頻率均超過5次/w,且每次運動1 h左右;對照組20例,年齡66~71〔平均(68.8±1.0)〕歲,沒有任何形式的健身運動。研究對象身體均基本健康,通過體檢與調查沒有發現對待測指標產生影響的疾病。三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①測定最大攝氧量(VO2max):通過MONARK818單車實施負荷遞增運動試驗測定VO2max。保證所有研究對象在參加測定前1 d充分休息,單車運動起始功率設定為40 W,每次蹬車約3 min;單車運動遞增功率設定為20 W,保持持續蹬車狀態,中間避免休息,運動到研究對象最大功率。依照最大功率將70%VO2max與VO2max換算出來。②測定RCD:核孔濾篩法測定,以Koutscuis的紅細胞濾過指數(IF)當作RCD能力指標,對生理鹽水洗滌離心后所得壓實紅細胞進行選取,并將其配置成具有大約5%壓積的紅細胞懸濁液,通過DXC-300A紅細胞變形儀(上海醫科大學儀器廠生產)測定所有研究對象IF,由中國上海醫科大學儀器生產公司提供核孔濾膜。③測定E-CH:采用膽固醇酶聯試劑測定法,選取0.5 ml生理鹽水洗滌離心壓實后的紅細胞,同時加入新鮮的等量雙蒸水,均勻混合后,保證細胞徹底溶血,在試管中放置0.1 ml的紅細胞溶血液,通過漩渦混合器振蕩過程中,點滴加2.4 ml異丙醇,對其進行2 min的振蕩抽提,3 000 r/min離心5 min,最終獲取的上清液就是E-CH抽提液。通過相同方式制備生理鹽水與膽固醇抽提液,最后對比分析抽提液。由北京中生生物公司提供膽固醇測試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生產提供氰化高鐵血紅蛋白稀釋液。④測定血漿總膽固醇(TC):采用CHOD-PAP法測定,由北京中生生物公司生產提供試劑盒。⑤通過比色法測定血清丙二醛(E-MDA),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生產提供測試盒。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
2結果
2.1運動前后各組E-MDA、E-CH、IF及TC水平比較運動后,太極組與長跑組E-MDA、E-CH、IF及TC水平均得到明顯改善,對照組各項指標改善不明顯。長跑組具有良好的一次性強度運動適應性,不會降低其RCD能力。在老年人RCD功能改善方面,長跑組較其他兩組具有較好的改善效果(P<0.05)。見表1。

表1 運動前后各組E-MDA、E-CH、
2.2IF和E-MDA及E-CH的相關性分析運動后E-MDA和E-CH、IF存在一定相關性(均P<0.05),然而三組在安靜情況下的E-MDA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
2.3E-CH和TC、E-MDA的相關性分析運動前E-CH和TC、E-MDA呈正相關(r=0.38,0.36,P<0.05),運動后亦呈正相關(r=0.44,0.37,P<0.05)。
3討論
血液流變學的重要指標之一是RCD,人體RCD能力有助于血液循環中紅細胞通過小于自身直徑的微血管,確保微循環能夠實現有效關注,對避免形成血栓與動脈硬化極具重要價值,養成運動健身習慣對RCD具有有效改善作用〔3〕。本研究結果發現,老年人從事強度適中的健身運動,有助于增強肌體適應度,有效改善RCD,同時也有助于提升紅細胞對運動的耐受力,而長期堅持長跑老年人的RCD改善和其長時間運動健身降低機體E-CH存在密切相關性。本研究結果表明,運動會有大量CO2產生,同時也會消耗掉更多的O2,增加紅細胞在供氧與CO2運輸過程中的ATP消耗,導致ATP再合成明顯不足,由此就會降低ATP濃度,對ATP酶活性產生影響,紅細胞內部Ca2+、Na+濃度上升,破壞紅細胞離子跨膜梯度,導致RCD降低〔4〕。因條件有限,本研究僅對E-CH水平進行了測定,沒有對人體紅細胞磷脂水平進行測定,不能對運動影響紅細胞膜脂質比例進行直接觀察,然而,與其他研究結果相結合可知,長期健身運動能夠通過對脂質代謝酶活性產生影響的方式對脂蛋白與血漿脂質代謝狀況予以改善,從而降低E-CH比值與E-CH水平。
相關研究發現〔5〕,運動健身有助于降低機體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HDL),提升HDL水平,因為長期運動會對有關脂質代謝的酶含量與活性產生影響,從而有效改善人體血漿脂質代謝,使得老年人機體E-CH水平下降。本研究結果可能是運動強度不足引發過氧化反應過于劇烈所致,而IF上升和脂質過氧化不存在相關性〔6〕。此外,本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日常運動強度和機體適應性具有密切相關性。本研究中,太極組E-CH、IF改善效果明顯低于長跑組,其原因一方面和運動強度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鍛煉年限存在相關性。運動時間長短同樣會對脂質代謝產生影響,每次適當加大運動量,運動時間越久,越能顯著改善人體血脂水平。
綜上所述,適當的健身運動有助于改善老年人E-CH與IF,對老年人血液微循環的改善有很大幫助,對預防老年性疾病也極為有利,長期適當運動健身有助于改善老年人運動耐受力,消除或者減輕其對RCD的影響,而在RCD能力改善上,長跑鍛煉效果明顯優于太極劍與太極拳。
4參考文獻
1周雁林,劉長琦.健身運動對老年人紅細胞變形能力及膽固醇改善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929-30.
2鐵英.健身運動對老年人的紅細胞變形能力及其膽固醇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9;28(10):843-4.
3董密,鐵英.吉林省老年冬泳鍛煉者紅細胞膽固醇及其變形能力的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33(1):104-5.
4王召友,李古強,袁玉萍.健身走運動對老年人血脂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9;12(5):486-8.
5楊芝春.非對稱二甲基精氨酸(ADMA)對糖尿病紅細胞變形能力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D〕.長沙: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104-5.
6Carroll JF,Convertino VA,Wood Ce,etal.Effects of training on blood volume and plasma hormone and concentrations in the elderly〔J〕.Med Sci Sports Exer,1995;27(1):79-84.
〔2015-08-10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4-0894-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4.059
·運動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