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梅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福清德旺中學)
生活化的物理教學
陳云梅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福清德旺中學)
物理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物理教學要圍繞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設計,并結合身邊事例,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化的教學,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而且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化;物理教學;學生生活
物理課程基本理念:物理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探索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并將其應用于實踐,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這種理念就是指導我們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從生活中學物理,再將物理知識服務于社會。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知識都源于生活,并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推動著社會進步與發展??梢?,物理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聯系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展開教學,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專注投入到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而且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脫離生活的物理教學只能是紙上談兵,空洞無物,猶如無根的浮萍,隨波逐流,茫然無用。那么,教師應如何做到生活化的物理教學?
物理教學需要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目的。為此,課堂知識設計就必須圍繞學生生活實際展開。通過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個人知識層次、生活瑣事等,才能有的放矢,設計出貼近學生生活,符合本班學生認知特點的教案,為學生輕松掌握物理學知識并運用于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節課時,先請一位學生通過一個漏斗向上吹乒乓球,發現乒乓球只會原地打轉,卻不會飛離漏斗,大家覺得不可思議。于是,我提議,“是不是肺活量不夠大?我們改用肺活量大的東西來試一試”。接著出示電吹風,用電吹風向上吹乒乓球,發現乒乓球還是穩如泰山,這是為什么呢?從而引入課題,并進行解釋:這是由于乒乓球的上方空氣流速度大,壓強小,乒乓球的下方則相反,空氣流速小,壓強大,這樣在乒乓球的上下方產生了向上的壓力差,把乒乓球托住。接著進行學生實驗:每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兩張紙,并往紙中間吹氣,發現紙張互相靠攏,提問學生并解釋這一現象。接著進行演示實驗:用針筒往紙船中間噴水,發現紙船相互靠攏,說明“液體的流速大,壓強小”,補充說明流體包括液體與氣體。最后再用一個小實驗進行鞏固,課前叫學生準備一張撲克牌,沿長的一邊對折,然后使凹進去的部分面朝下,用嘴往凹進去的空間吹氣,看看撲克牌是否會被吹翻?實驗發現撲克牌不但沒被吹翻,還牢牢的“站立”在那里,這是為什么?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現象,學生自然是對答如流。課堂內容圍繞學生實際設計,實驗就地取材,不僅引起學生興趣,更將知識說得通俗易懂。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外部刺激喚起主體的情感活動時,就更容易成為注意的中心,從而強化理解和記憶?!敝袑W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心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如成人穩定,很容易萌生倦怠,甚至厭煩的情緒,從而影響學習的再持續過程以及學習的最終結果。而熟悉的、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恰恰可以消除學生倦怠厭學的情緒,刺激學生的大腦思考,喚起主體的情感活動,激發學生對已有知識、生活經驗的回憶,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
一個國王給了金匠一些純金并讓他制作一頂皇冠,但是當國王拿到這頂皇冠時,總懷疑金匠偷了他的金。于是,國王向阿基米德求助。他請阿基米德想一種方法在不毀壞皇冠的情況下,驗證皇冠到底是不是純金的。阿基米德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但是卻始終想不出解決的辦法。有一天,他去洗澡,剛躺進盛滿溫水的浴盆時,水便漫溢出來,而他感到自己的身體在微微上浮。這個現象使阿基米德想到了一個辦法來驗證皇冠是否是純金的。他把王冠放到盛滿水的盆中,量出溢出的水,再把同樣重量的純金放到盛滿水的盆中,但溢出的水比剛才溢出的水少,于是,他得出金匠在王冠中摻了銀子。由此,他發現了阿基米德原理。因此,一節新課,教師若能以學生經歷過的趣題、趣事等生活實例作為引例導入,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情緒高漲地進入新知學習準備狀態,并喚起潛在的有意注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物理學科具有嚴謹抽象的一面,如果教師只對知識點進行機械講解,學生只會按部就班,學科文化中原本蘊涵的多姿多彩、人性化的一面往往就被掩蓋掉了,課堂就顯得死氣沉沉。教師應該巧借學生身邊的物理因素,創設充滿懸疑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帶著好奇心,趣味十足地進行思索與探究。
講解“空氣的力量”時,先在較軟的礦泉水瓶里倒入適量的開水,擰緊瓶蓋,并進行搖晃,接著倒掉水擰緊瓶蓋,就會發現瓶子發生了形變,這樣設置懸疑,激發學生求知欲。又如“物態變化”這一章中很多的例子都與生活密不可分。比如,炎熱的夏天,大家都非常喜歡吃冰棒,那為什么吃冰棒會讓我們感覺到涼快呢(熔化吸熱)?戴著眼鏡,從寒冷的室外到溫暖的室內,眼鏡上會蒙上白霧(氣體的液化現象)?這樣充滿懸疑的現象,不僅將抽象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還將學習過程變得豐富多彩、輕松活躍。
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七年級上冊所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運用建立數學模型的方式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質概念和具體解法。如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將求出的x值直接代入原方程中可驗證結果正確與否,這一方法同樣適用于解二元一次方程。而二元一次方程中面對“x2+6x=-4”這樣不規則的式子,學生也可以調用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項”法來完成最終的配方解答。由此可見,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加強情感教育,讓中下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有效激發
除了從數學思維和學習方法上對中下生加強指導之外,教師也應該加強對中下生的情感教育,有意識地提高中下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他們遇到困難時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良好品質。其次,教師也可以從言傳身教的角度,和中下生建立較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感受教師關懷和情感熏陶的過程中逐漸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真正從內心認可數學學習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下學生自身的無限潛能,在一個較為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中得到充分激發。
例如,在開展“測量距離”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中下學生和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分到同一組,通過“一帶一”的方式來降低中下學生的學習難度并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而正式進行測量活動之前,教師可以給中下學生提供更多表達個人想法的機會。如讓他們代表小組同學說一說本組成員制定了哪些測量方案,評價一下哪種方案最好等?;蛘呓o中下學生分配相應的小組職務,讓他們負責記錄數據和實驗活動的情況等。這樣可以保證中下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自身所具有的價值,進而增強他們的自我認同感。此外,教師也可以從評價的角度給予中下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肯定。尤其是對那些平時看起來很努力,但學習成績一直難以提高的學生,教師不僅要指出其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問題,還應該積極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指出學生繪制幾何圖形的能力很強,沒有一點錯誤;或者告訴學生方程列得很正確,只是把題目的意思理解錯了等。這些正面暗示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緩解消極沮喪的情緒,甚至還能提高學生進一步參與練習的積極性。
基于新課程理念和初中數學中下生的學習情況,筆者認為教師在推動中下生轉化的過程中,應該從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加強情感教學等角度,開展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讓更多的中下生能夠發掘自身的價值、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1]包能干.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1(22).
[2]安莊.淺談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10).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