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強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初級中學)
英語有效寫作模式初探
周強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初級中學)
英語寫作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活動,既具有知識形態特點,又具有學習手段特征。傳統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認為寫作僅是一種鞏固和練習的手段,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模式。嘗試在寫作過程中實施教師教學策略維度建構、教師課堂介入、主題寫作提升等模式,提高寫作教學的實效性。
寫作教學策略;教師介入;主題寫作
普遍存在審題不清、布局不合理、表達不得體、詞匯匱乏、句型單一等多種問題。主要原因:(1)平時對寫作基本功進行的系統訓練較少,一般考前突擊訓練,或背幾篇范文;(2)在處理閱讀文章時缺乏對篇章結構的分析,也缺乏對一些與文章主題相關的詞匯和句型的輸入。
1.寫作和聽說相融合
把寫作作為強化聽說學習的輔助手段。可以滲透在兩個環節:(1)學生在聽說活動之前事先動筆寫出有關語言材料中需要識記的重點詞匯和句型,這樣對聽說內容的把握就會扎實得多。(2)學生在聽說之后把有關語言材料的支撐性知識,特別是關鍵詞匯、句型結構和主要內容寫出來,以此來提高聽說訓練的效果。
2.寫作與閱讀相融合
借助閱讀來鞏固寫作知識和技能。(1)精心分析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任務設計既要緊扣課文內容,又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設計的課堂活動要形式多樣,使學生想學、樂學。(2)任務設計要為寫作服務,應分析篇章結構,點撥寫作技巧,使學生注意到寫作的要點及其布局,注意相關詞匯、句型的適當輸入,為有效輸出打好基礎。(3)寫作主題要與所學內容相關或類似,要貼近學生生活,可以給出一些參考信息。完成寫作后及時給予反饋,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可采取的方式:一種是讀后寫結構分析。閱讀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文體結構和歸納主旨大意。另一種是讀后寫感想。閱讀后學生根據閱讀材料的主題思想,選擇認同或反駁作者的觀點,寫出感想,培養發散思維和思辨能力。閱讀訓練寫作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3.伙伴編輯策略
編輯伙伴可以讓四五個學生自由組合。在閱讀、修改和比較習作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共享優秀學習資源、改進低水平學習狀況的學習風氣。可采用活動:(1)寫前活動:討論寫作主題,制訂寫作計劃,搜集寫作信息,構思寫作內容;(2)寫中活動:檢查是否按照計劃要求進行寫作,是否表達了寫作主題,是否滿足了構思要求;(3)寫后活動:閱讀或者朗讀同伴的作文,指出存在的問題,如用詞、語法、句型、銜接手段以及邏輯結構等方面的問題。
教師的適時介入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優秀、高效地完成寫作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確定在哪些方面提供介入幫助?應以關注高水平信息為主。即如何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發展中心思想、組織文章結構等方面的問題。實行介入,可以選擇諸如如何確定文章內容要點、合理安排段落結構、增加方式的多樣性及如何恰當、豐富地運用詞匯等問題作為介入內容。一節課的介入點不宜過多,試圖在一節課中面面俱到只會讓課堂重新成為教師的講堂,讓學生重新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此外,還應把握介入的時機。在學生需要幫助時給予及時的指導比學生完成任務之后給予評價更有效。同時,寫作過程中的教師介入應采用學生的真實作文作為范例。學生的成功作文降低了其他學生獲得成功的難度,使學生更有信心達到教師預設的目標。而學生的失敗作文則能反映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使教師的介入更具有針對性。
以一定的話題為中心,以單元話題背景為依托,圍繞單元目標詞匯和語言結構展開的話題性寫作活動,是檢驗學生是否理解和內化單元目標知識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之一。設計主題寫作活動時把握幾個原則:(1)話題內容相關性原則。主題寫作要與單元話題緊密結合,使得每個學生能有語言依托和獨立思維空間。(2)趣味性原則。當興趣被激活時,寫作才有內驅力和創造力,才能發揮最佳水平,寫出好作文。(3)思維創新性原則。要體現獨立的思想、語言和風格,不被教材提供的語言素材所限制,注意培養發散性思維,培養語言的靈活運用及準確表達的能力。(4)方法多樣性原則。寫作不僅是在范文基礎上的模仿,還可以通過適合的單詞填空完成語句、連句成段、仿寫語段、選擇恰當詞匯完成短文、根據所給語料寫語段或短文等多種方式推進。
隨著課程標準對學生寫作技能要求的提高,每一位教師都在摸索寫作教學的有效辦法。如,開設專門的寫作課指導學生寫作,給學生提供寫作時間的保障,堅持不懈地寫、套用各種范例等。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效果。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如,寫作興趣、寫作愿望、成就感等。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不斷尋找方法和突破口,善于對課程資源進行挖掘,以順應不斷更新的課程要求,讓寫作成為鞏固和促進基礎語言學習、學生展現自我的有效途徑,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趙玉萍.中學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8).
[2]關世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意義、內容與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2).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