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獻梅
(江蘇省新沂市鐘吾中學)
關注學生主體地位,創設自主學習模式
魏獻梅
(江蘇省新沂市鐘吾中學)
在初中生物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而且還承擔著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責任。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唯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品學兼優的杰出人才,并為學生日后生活與發展鋪平道路。初中生物一定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教學思想,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進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主要針對初中生物教學模式做了如下分析。
初中生物;創新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逐步推行要求初中生物教學亦需打破傳統教學思路,采用先進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使課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在此過程中豐富學生知識,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從而以科學的發展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首先,需要接受先進教學思想與理念的指導。在先進教育理念與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教師才能不斷充實自身,進而不斷提高教學成效。初中生物教師也要打破傳統的生物教學理念,充分調動自身的創新積極性,解放思想并融入新的教學理念中。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思路,秉承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努力創新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本,即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傳統課堂教學均采用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被動接受教育模式,在此過程中,教師雖然沒有懈怠,并且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向學生灌輸知識,但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感覺學習特別累,而且教師在辛苦之余也未收獲應有的成效,這樣的結果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時間一久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以致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思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新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模式由單向傳輸知識轉變為雙向互動交流模式,這樣,不僅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距離,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還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而非一味地灌輸。
其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也應該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要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思路還應從學生做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不僅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還能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培養這方面的素質,帶領學生以多方面、多角度考慮問題,以此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再次,現代社會在不斷發展,我國也已步入信息化時代,教師應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與進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運用教學技巧,將個性化教學融入教學技巧中,以靈活的方式進行生物教學,此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使其情感與個性化思維方式相結合,在引導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使其能將生物知識點與教學多樣性進行有機結合,并將生物教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生物理性思考與微觀生物知識相結合,從而形成完整的個體能力。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教學或直接將生物課堂設置在校外,讓學生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并從中感知生物的力量。例如,在進行“細胞”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由人們日常經常接觸的食物入手,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向學生講述細胞的構成等相關內容,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并在此過程中,加深學生印象,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有個體差異性,教師不但要重視這種差異而且可以加以利用,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自主發現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掌握生物的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應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與總結知識,而不是傳統式的“灌輸”。教師只需在最后階段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評價便能收到很好的成效。經實踐證明,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能極大活躍課堂氣氛,在此氛圍中更利于學生理解與記憶,也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著極大的幫助,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了如下教學情境:有關“細胞核是生命活動控制中心”的相關內容,即世界第一頭克隆羊“多利”的誕生過程,以及誕生后社會所產生的各種爭議等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在學生面前,隨后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從以上視頻中發現了怎樣的問題?”問題一經提出便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并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部分學生疑惑“克隆羊明明為C羊所生,為什么卻和B羊如此神似呢?”部分學生提出“三頭羊都與克隆羊有著密切的關聯,到底誰才是它的媽媽呢?”就這樣,學生在發現問題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積極的求知欲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本堂課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需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新知識的探索,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與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并學會如何將自身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康云暉.淺談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樹立學生主體地位[J].教育,2015(9):127.
[2]阿卜杜穆塔力普·庫爾班.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5):131-13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