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平
(內(nèi)蒙古包頭市包鋼九中)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趙景平
(內(nèi)蒙古包頭市包鋼九中)
“有效教學”成為近幾年來教學中頻繁出現(xiàn)的詞匯,也逐漸成為新課標下教師追求的主要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會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也成為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過了一定的總結與思考,提出了三點進行語文教學的策略,為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初中語文;有效性;注重評價
語文是學生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它可以為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新課標的教學背景下,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進行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精心地設計課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真正做到“以生為本”,進而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
備課是教師在教學前的準備工作,高效的備課會使課堂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部分教師都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按照一定的模式將教案完成就是完成的備課,這樣的想法是極其不可取的。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也是模擬教學的過程,在備課時教師要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充分考慮進來,以便想好解決的措施。當然教師無法預測到所有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便在課堂上更好地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
例如,在備課《春》時,我就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了以多媒體播放音樂與古詩《春曉》《春夜喜雨》等來引入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對文章中的一些字詞有疑問,我便設計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這些生字詞,在學生熟悉了這些字詞后,我便組織學生進行聽寫,以檢測學生的預習成果與課上的學習效果。接下來,我便設計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內(nèi)容,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文中所描述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并設想出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解答。最后我設計讓學生通過仿寫的方式來體會文中詞句的優(yōu)美,并讓學生在課下搜集與春有關的詩句,從而使得整節(jié)課的教學真實而有效。
師生的及時互動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關鍵。大部分教師在上課時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都會自己主動地為學生講解課文的內(nèi)容,使得學生缺少思考的時間,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有效地利用了課堂的時間,但是長此以往,卻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平臺,與學生及時地進行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使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計接下來的教學內(nèi)容,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時,我便主要以設疑提問的方式來讓學生思考,從而學習這篇課文。在學生閱讀了一遍課文后,我便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鍛煉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也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果)然后,我讓學生精讀細讀課文,并設計這樣的問題:“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當時的“我”是怎么想的?后來,“我”又是怎樣脫險的?脫險后“我”有什么感覺?這樣的問題設計使得學生都十分用心地讀課文,并在閱讀中思考。然后,在提問的過程中我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完善,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高漲。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每一位學生都充分地動腦思考,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獲。
課堂的總結與評價也是一節(jié)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從多個方面仔細衡量,并要以鼓勵為主,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在總結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預習情況、課堂互動情況、隨堂檢測等方面來綜合考量,給學生提出中肯的評價,讓學生的努力能夠有所收獲,進而激勵學生更加用心地學習。
例如,在教學《智取生辰綱》后,我便根據(jù)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進行歸納總結,并將課文的脈絡為學生梳理清楚,然后我對那些積極回答問題并且課堂檢測完成的較好的學生都給予了表揚,讓其他學生都以此為標桿;對于表現(xiàn)稍差的學生,我讓他們繼續(xù)努力,爭取在下次課上有更好的表現(xiàn),從而激勵學生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接下來,我還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收獲與不足,使其在清晰的自我評價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也根據(jù)學生的自我剖析來設計接下來的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yè)任務,從而使得課堂教學的過程得以完善,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保證。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注重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其積極地思考問題。我們還要在課堂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找到適合學生的恰當?shù)慕虒W方法,為其能力的提高與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吳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蔡紅俠.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