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憲明
(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中學)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
馬憲明
(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語文教學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教學,同時,語文教學中所滲透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更是如此。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從閱讀中收獲知識。立足于實際,從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出發,分析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對策。
初中;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
對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出臺與實施,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更加明確,特別是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但是,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對閱讀教學起到的作用認識不足,這就對推進語文閱讀教學造成了極大的障礙。下面筆者從兩個方面分別闡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1.閱讀觀念落后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突出。閱讀教學最終還是側重于教師的“教”,比如,在拿到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給學生的閱讀時間僅僅夠學生看一遍文章而已,學生根本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形成自己的想法,更有甚者,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后,教師還是按照標準的答案進行講解,忽視了學生的觀點。
2.按照課文的教學方式講解閱讀教學
在給學生補充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按照課文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比如,教師會給學生提出以下幾個問題:“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以及“這篇文章的寫作技巧、寫作特點是什么?”等等。這樣的教學方式會極大地打擊學生的閱讀自信心,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思考這些問題上,從而磨滅了閱讀的興趣和閱讀本身帶來的快樂。
3.學生的閱讀量少
不得不說,初中階段的學生過分追求卷面成績,導致自己的課外閱讀時間一再被壓縮,甚至根本沒有課外閱讀的機會和時間。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水平就很難提高。最后造成學生目光短淺,對問題的分析不全面,對課文中情感的描寫感到麻木,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1.改變教學觀念
為了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當成是課堂的主體,將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剛開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可能會出現明明知道文章想要表達一些什么,但是自己想不出來如何進行描述的現象。這是由于學生的閱讀量不夠導致的,教師在遇到這類問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并拿出一部分時間,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2.給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沉浸在深度閱讀中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悅的閱讀環境,讓學生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漸漸地進入深度閱讀狀態。這就要求教師要適當地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閱讀。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節課,教師在上課時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內心變化,通過自己的分析,試著解讀作者心理變化的原因。在學生閱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中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地位,不能強硬地給學生灌輸所謂的標準答案、中心思想等等,而是適當引導學生獲得對文章的情感體驗,進而發展自己的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3.適當擴充學生的閱讀量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驟然變大,課外閱讀的時間被無情地壓縮,甚至降低為零。學生將自己的目光聚焦在試卷成績上,逐漸開始忽視自己本身的閱讀體驗,并且學生的思維漸漸被標準答案所束縛。教師在意識到學生的這種心態和思維變化之后,要在平常的課堂學習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并且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這種閱讀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最主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選擇權,讓學生自己決定閱讀的種類和閱讀的內容,同時,教師也要嚴格要求學生不可以利用閱讀時間補作業。
總之,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要及時調整或者轉變我們的教學思維,將學生當成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想象,并且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給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悅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可以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閱讀,就能夠改善目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1]謝華玲.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初探[J].新課程(教研版),2008(6).
[2]許先江.談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2).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