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寶
(龍海市港尾中學)
高中信息技術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孫淑寶
(龍海市港尾中學)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是一門實用性的技能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
1.學生缺乏積極性
由于中國教育制度的影響,眾多學生和家長都以高考科目作為學生學習重點的風向標,僅將學習成績的提高放在首位,而對于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缺乏基本的重視,這種想法造成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懈怠,許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毫無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這種情況使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遇到了巨大的阻礙,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學生在信息技術理論和實踐上的掌握,也不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2.教學方式過于僵化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授課過于僵化,僅僅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機械化的講授,缺乏有機的、靈活的變通,在教學方式上依然采取以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式的教學,缺乏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和交流,使得學生即使對信息技術感興趣,也因為這種無聊的教學方式而產生厭煩,這樣既不利于教師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評估方式有待改進
高中信息技術課中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因還有評估方式的固化,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評估僅僅通過信息技術測試的方式,而有的學生由于心理素質等原因,偶爾會出現考試失利等情況,僅僅通過測評結果來評價學生,就顯得過于單一和死板,這種單一的評估結果所帶來的后果,就是學生單一化的思維和學習方式,這是極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
1.啟發式教學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的目的是教授學生學科知識,但是還要注意知識傳遞的方式和方法,我認為啟發式教學是特別容易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向答案的方向思考,而不是平鋪直敘地告訴學生答案,在這一過程當中,不斷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從而在思維的引導下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Word表格如何插入圖片這一部分,我在教會學生如何插入文本框之后,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插入圖片的相應方式和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舉一反三、鞏固學過的知識點,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拓寬思路,有的學生甚至能自己發現一些簡單高效的快捷鍵方式,足以見得這種教學方式所帶來的效果。
2.討論式教學
討論式教學就是就某一問題的某種觀點,或者如何解決某一問題進行探討,通過一種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各種思想進行碰撞,從而產生一些高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討論的過程中,由于沒有任何教師所給予的限制,學生會盡情地進行思維的創新和發散,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3.小組式教學
小組式教學就是通過幾個水平各不相同,能力相互補充的學生所組成的小組,讓其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成員各自的能力有所不同,對于失誤的看法和解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同樣是對于Excel表格進行顏色填充,有的學生可能按照步驟,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師所教的方式來做填充,有的學生可能會選擇格式刷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這樣就既讓學生相互學習了解,又學會了用創新的思維和方式來解決同樣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4.探索式教學
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我會在學習過程當中不斷鼓勵學生解決問題,進行探索式學習,讓學生自己摸索著尋找相應的學習方法,例如,我會給學生一個案例,讓學生在表格中挑選出大于二十歲的男客戶,但是,學生對此并不知道如何操作,那么我就會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猜測進行相關的探索,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開發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5.靈活式評估
為了能夠改善學生對信息課堂的印象,筆者認為應該對信息課堂的評估進行觀念和方法上的改革,摒棄單一的教學評估,采取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考量,不斷發現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優點和長處,鼓勵學生所做出的創新做法,在觀念上樹立以良好的溝通和反饋為評估目的的觀念,從而不斷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高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極具實踐意義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仍然有很多學生,老師以及家長,甚至是學校對這門課程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了一系列問題。因此,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信息技術的教育工作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1]李建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5(17).
[2]王克勝.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技術教育,2007(3):38-39.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