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宇
(吉林省敦化市高級中學)
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淺析
寧宇
(吉林省敦化市高級中學)
作為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愿意看到學生對于自己的觀點或建議能夠積極聽取、樂于采納。同時熱愛自己所任教的學科,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該學科,這些就涉及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提高。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科知識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將學習轉化為自己成長進步的內驅力,就會對學科知識的學習產生事半功倍的促進效果,甚至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會產生深遠的意義和影響。作為一名高中生物老師,一直以來,我始終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嘗試了一些方法,做出了一些積極的探索,現總結梳理如下:
問題是思索的方向,是探尋的目標。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及認知水平,巧妙地設計問題情境,不僅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點燃學習熱情,從而使課堂教學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時,我采用形象的比喻導入新課:現代社會,隨著工業生產技術的日益發展,人們幾乎每一天都在進行著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其實在自然界中,這種生產與消費過程由來已久——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就像“產品的生產”過程,而綠葉恰好是這一生產線所在的“工廠”,富含葉綠體的細胞好比“生產車間”,葉綠體本身就是“機器”,葉綠素則是能量轉換的“發動機”,二氧化碳和水就是生產“原料”,氧和有機物則是生產的終端“產品”,光能則是使機器正常運轉的“動力”。具體這一生產轉換過程是怎樣完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形象的比喻不僅使復雜的植物現象淺顯明了、通俗易懂,而且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為下面的學習鋪平道路。
知識來源與生活,更服務于生活。知識的學習更應該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脫離于學生生活實際的課堂教學無異于教“死書”,這樣的老師更是在“死教書”。教“死書”的做法不僅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喪失學習興趣,甚至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何談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提高?為此,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同時,作為一門研究廣泛的自然學科,高中生物與日常生活、農業生產、衛生保健、生態保護等方面的聯系也有著廣泛而深厚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用已有的生物理論知識解釋各種生命現象,創設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使學生感到科學的價值、知識的力量,從而激起探索生命奧秘的極大熱情。同時,教師也要啟發學生留意身邊的生活現象,培養他們注意觀察、探索知識的科學精神。例如,在學習“呼吸作用”時,可聯系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家庭制作甜酒,制作過程中,為什么總是先來“水”再來“酒”?從而引導學生探究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所需的條件。又如,在學習“生態系統的結構”時,可聯系生活中的實例,一些新聞報道中關于污水排放導致周邊湖泊藻類爆發,致使水草死亡及居民中毒的現象,從而探究食物鏈與營養級方面的問題等等。通過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而且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相對于教師干澀的講解,把一些生物學現象通過實驗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印象,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特別是分組實驗,更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使得學生在獲得生物知識的同時,全方面發展自己。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多媒體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新鮮的色彩畫面、鮮活的動畫形象、恰當的聲音切入,使得微觀的事物發展擴大化、宏觀的現象微觀可視化,隨心加速或放緩生物的發展演變過程,給予學生聲、光、圖等多種感官的刺激,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單一的描述講解。不僅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形象、直觀可視,而且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因此,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恰當引入多媒體教學。例如,在講述生物的基本特征時,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生物現象:怒放的花朵、飛舞的蜜蜂、清脆的鳥鳴相映成趣,學生很快就進入到了生機盎然的生物界。隨后跳轉展示金屬表面的銹、石頭表面的地衣、枯樹樁上的真菌三幅圖畫,請學生判斷是否是生物,并由此導入新課——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深入研究生物的基本特征。這樣的設計不僅自然過渡,巧妙切入主題,而且使得課堂教學充滿新意,激發和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全面提高了生物教學的效率。
[1]蔣衛娟.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2).
[2]盧永書.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讀天下,2016(7).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