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友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第二高級中學)
學案導學高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羅友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第二高級中學)
高中物理的學習內容在初中基礎上難度提升很多,是大部分學生容易遇到困難的學科。為了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抓住物理課堂的導學部分,讓學生在課程開始就投入其中,這是較為有效的方法。具體探討“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高中物理;學案導學;社會實踐
高中階段,隨著學生對學科內容的深入學習,課程內容的難度也隨之加深。尤其是物理學科在這一階段學習的多為抽象的電場和磁場等內容,為了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探究式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學案導入的方式,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學框架。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老師作為課堂主導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以“自我探究”為主線的課堂學習活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種模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多以探索性的實驗為主,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進行學習成果的反饋。這是新課程標準提出之后,應用較為廣泛的新教學模式之一。
在現實的課堂實踐中,我們還存在哪些教學問題呢?如何充分利用“學案導學”這一教學環節更好地為探究模式下的物理教學課堂服務,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思考。
目前應用的教學學案主要是依據老師的教學進度、課本的實驗內容和拓展練習等內容編纂而成。但是課本中提供的課堂實驗數量有限,不能滿足我們的課堂練習要求,而且有些內容已經是既定理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具有限制性。因此,在教案中,我們應該開發一些比較容易操作的改良實驗,或者設置一些易于展示理解的實驗,以調動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1中“力的合成與分解”的相關內容時,學案的導入內容就可以借助我們生活中的實例了解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比如,可以借助電影《威力的巧克力工廠》這部電影中那部四通八達的神奇電梯作為導讀材料,以此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適當地舉一到兩例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總結發現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然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具有創新性的實驗設計。
再如,在學習人教版選修3-4“光的折射”內容時,老師就可以設計用一張不干膠紙進行光折射實驗的條件探究實驗。用光滑的一面與粗糙的一面做對比,然后讓學生先對自己的觀察結果進行總結,再與書面定律進行對比,發現自己想法的不足之處。
探究式教學模式鼓勵通過實驗體驗活動的形式進行教學,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實驗活動都能帶來高效的課堂學習效果,因此,在進行實驗活動設置時,我們應該遵循以下這些原則:
1.實驗的可操作性要高
在設置實驗時盡量選擇生活中容易獲得的材料作為實驗器材,或者是老師能夠提供的課堂實驗器材。這樣設計便于在課堂上進行操作展示,能夠及時進行課堂討論并且驗證猜想的正確性。我們再以“光的折射導學實驗設置”為例,使用不干膠紙正反面、光滑的黑版面和粗糙的墻面這些課堂中就能夠便于取材的物品,與泥土和光滑鋼板這樣的實驗器材相比在課堂中更容易展示。
2.實驗的設置要貼近生活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選修3-4“機械波”章節時,為了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橫波和縱波的形象,可以借助學生平時玩的跳繩和彩虹圈這些學生熟悉的內容進行導入,比直接讓學生了解電磁波、聲波要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3.注意實驗的總結積累
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我們寶貴的教學參考材料,因此,在課上,學生設計出的優秀實驗,老師應該進行詳細的整理和積累,對學案內的實驗案例進行定期的更新完善,從而讓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更良性健康地得到延續和發展。
雖然在探究模式教學中,我們提倡用實驗活動進行教學活動。但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還是以具體的理論學習為主。為了更好地訓練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就需要將課堂理論與平時的課堂實踐結合起來。
1.善于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課堂與現實的結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線學習模式發展迅速。老師應該在課下與學生分享一些相關的微課或者在線課堂內容讓學生觀看思考。將不能解決的內容帶入課堂進行討論,將自己的想法、觀點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2.盡量為學生提供參觀實物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體會身邊的物理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選修3-4的“傳感器”章節時,就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到電腦工廠流水線進行參觀,對晶體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和傳感器等內容有更直接的接觸,了解他們是以怎樣的形式、應用了哪些原理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服務。
[1]劉滌非.新課程背景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11.
[2]李鳳飛.“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