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福建省平潭縣第三中學)
農村高中古詩文審美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陳杰
(福建省平潭縣第三中學)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古詩文是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內容,學生之所以認為文言文是難點內容,是因為古詩文同現代漢語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提出初中語文文言文有效教學的策略。
農村高中;古詩文;審美教學
古詩文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學習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古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節操,以及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等優良道德品質,因此,在高中古詩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的、積極健康的發展。
(一)教師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
雖然新課程標準不斷地深入到高中教學當中,但是,在高中古詩文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課堂中,老師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并且讓學生大量地默寫古詩,缺乏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而且教師沒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施教學,不能帶領學生有效地理解古詩文的含義,無法調動學生學習古詩文的積極性。
2.傳統觀念嚴重
由于長期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為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這樣就會使老師產生偏見的心理。在課堂上,老師只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互動,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采取不理睬的態度,只要他們不影響課堂紀律,老師一般不會關注學習差的學生的課堂表現,這樣就忽視了對全體學生綜合能力的認識,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同時也違背了新課程教學理念,影響了新時期的高中教育改革。
(二)學生存在的問題
學生是學習知識的主體,但是,目前的農村高中學生在古詩文學習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農村學生接受古詩文化的熏陶比較少,閱讀障礙大,學習古詩文的興趣不高,這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以后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缺乏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古詩文在語文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我們現代語言有所差別,所以,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古詩文的理解不深,并且對古代文化沒有深入的了解,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古詩文中的疑惑頻頻出現,而且得不到及時的解決,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覺古詩文學習是復雜難懂的,喪失了學習古詩文的興趣,造成學生的偏科現象嚴重。
2.自主學習古詩文能力差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古詩文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教學當中,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造成了學生學習古詩文能力差的現象。一方面,因為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比較低,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少把時間花在古詩文的學習上,對古詩文的學習沒有足夠重視起來,只是學而不用;另一方面,有些學生對于古詩文的學習確實非常積極,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方式偏離了古詩文學習的目的,不能發現古詩文優美的特點,導致出現大量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一)激發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
由于古詩文與現代漢語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有很大的差異,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大部分高中學生在學習古詩文的時候沒有高昂的興趣,對古詩文的學習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因此,在高中的古詩文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學到更多知識,老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古詩文的博大精深,產生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古詩文的學習中,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學習《離騷》這一古詩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講解屈原的事跡,讓學生對屈原產生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恰當的時機進入古詩文教學中。
(二)轉變傳統古詩文的教學模式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傳統的古詩文教學課堂一直是老師逐字逐句地講解,然后讓學生背誦,這樣就會讓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課堂變得枯燥乏味,課堂效率也變得極低,也不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文言文學習方法。對此,老師需要對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不斷地創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主提高古詩文的審美能力。
例如,學習《歸園田居》時,可以利用農村這一資源,而不是乏味地待在課堂,讓學生體會勞作的辛苦,然后再誦讀此詩,通過田園風光讓學生領會作者的意境,達到教學目標的審美要求。
(三)采用多媒體實施古詩文教學
傳統的黑板板書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影響語文古詩文教學改革的進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老師需要積極采用多媒體實施教學,設計高效的教學課件,幫助學生高效地學習古詩文,發現古詩文中存在的各種美。
例如,在學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生動地朗讀其中的片段,引發學生產生心靈共鳴,從而產生審美興趣,拉近與詩人的距離,感受詩人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情懷。
總之,古詩文是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創新古詩文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斷提高自己語言能力的同時,不斷發展審美能力。
[1]侯曉田.提高古詩文教學效能的新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13)
[2]林潤之.中學古詩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柳州師專學報,2000(2).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