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卿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60)
我國高校創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梁 卿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60)
高職教育是21世紀我國人才資源結構和教育結構調整時必須考慮的一種重要教育形式,要發展高職教育就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和人才觀念,深化教育改革,積極構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的發展取決于人才培養模式是否具有特色,培養出的人才能否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本文首先敘述了高職人才培養的基本過程,重點討論了目前適用的訂單式培養機制。
高職教育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部教高[2000]2號文件,明確定位了我國三年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應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用人標準為目標,著力培養以人為本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技能,確立終身學習技能的理念,迅速與國際職業技術教育接軌。要強化高職育人過程教育,突出各專業人才的培養特色,積極爭取走產學研合作道路及“訂單”式發展模式,從促進高職學生畢業即實現就業的角度來考慮各具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1]
1.高職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機制
高職教育的“訂單式”培養是指用人單位與培養單位簽訂用人協議,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充分利用雙方的有利資源,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實現預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最后由用人單位按照協議約定安排學生就業的合作辦學模式。其主要內涵體現在以下方面。[2]
首先,在人才的整個培養過程中,要求校企雙方的共同參與。其次,“訂單式”培養模式涉及三個主體,即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主體在主觀意愿上的一致性是達成合作培養的基礎。
(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該模式本身設計思路來看,它加強了校企之間的緊密合作,就業導向明確,企業參與程度深,能極大地調動學校、學生和企業的積極性,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實現學校、用人單位與學生的“共贏”,是一種產學結合的“高層次形式”。
其次“訂單式”的形式問題。學校希望企業提早訂單,但企業的人才需求時刻在變化。校企雙方必須建立一種緊密的一體化的聯絡機制,在下“訂單”時間、人才層次、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等方面形成雙方認可的可行計劃。另外,在招生、學制、專業設置、學費收取等重大問題上,教育主管部門應征求廣大高職院校意見。另外還有師資培養、資源共享、質量保障等方面更加深層次的合作機制,這些也是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機制的建立
第一,建立對“訂單式”人才培養合作企業的調研論證機制,克服確立“訂單”關系中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學校在確立“訂單式”培養項目時起碼面臨著兩個方面的信息需求:一是學校對社會上具有合作愿望企業的整體市場情況需要了解;二是學校對具有合作愿望的企業本身情況需要了解。這些調研論證工作應重點圍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企業的發展潛力,其衡量標準應以其是否為當地經濟發展中的主導產業為主,圍繞地方經濟主導產業設立的企業往往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二是企業的經營能力和風險,其衡量標準主要是企業家才能,包括市場開拓能力、資金運作的決策能力和風險化解能力等;三是企業合作的主要動機和出發點,應選擇真正具有人才培養需求愿望而不是急功近利、只求獲取廉價勞動力的企業。
第二,加強校企合作,實施“定制式”培養。在“定制式”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及時了解區域經濟中機電行業的發展趨勢,充分考慮本行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在仔細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本行業中的多個企事業單位為合作伙伴,與其建立較穩定的實習與就業的關系,接收并分析企事業單位提供的專業人才需求信息,聘請行業領域的專家、企事業單位的技術骨干和相關的業務人員以兼職教師的形式加入到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課程體系的修訂、教學內容的調整及實踐教學等工作中來,使培養的專業人才能更好地滿足行業的需要,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
第三,加強專業建設和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訂單式的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由企業和學院共同完成。每個專業都有專業指導小組,其成員主要由企業和學院的相關專家組成,為學院提供市場需求預測、人才需求和技術發展信息,直接參與人才培養模式的論證、專業教學計劃的開發工作,直接或間接參與各專業教學計劃的組織、實施、檢查和調整,指導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和教材建設。
第四,加強實驗實訓教學加強實驗實訓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實驗實訓設施的投入,對實驗實訓場地進行一定的規劃和建設,與企業共同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第五,教學過程當中,大力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有機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統性,將原來的課程同與之相配套的實訓課題組合成教學模塊,一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由若干個模塊組成?!敖?、學、做”一體化在教學過程當中的運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體驗職業氛圍。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校為實現其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它主要包括專業沒置、課程模式、教學設計、教育方祛、師資隊伍組成、培養途徑與特色、實踐教學等構成要素。同一類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養模式,但具體到某一種模式,必然有其獨特的構架。高等職業教育要真正與普通高等教育齊頭并進.必須構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有鮮明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1]劉曉歡,郭沙,彭振宇.“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征及其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4(25):21-23.
[2]郭長華,劉建銘.對高職高專教育“訂單培養”的理性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