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煥 王 健
(唐山勞動技師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
談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基礎課中的應用
劉煥煥 王 健
(唐山勞動技師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體現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價值取向。如何在《機械基礎》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已成為任課教師日益關注的問題。本文詳細闡述了工程項目教學法及其在機械基礎課中的實際應用,對改革傳統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具有現實意義。
項目教學法“機械基礎”教學 應用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突破了傳統的辦學模式,改革了專業結構和課程體系,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適應市場經濟的挑戰。培養目標一般定位為培養“生產一線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中、初級專門人才”,中等專業學校就是培養高素質的專門技術人才的基地,肩負著向特定的行業和崗位培養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機械基礎”作為職高機電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項目教學法以它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成為任課教師日益關注的問題。
我國傳統中專教育模式的教學目標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以“知識為本位”,強調學科知識的科學性與系統性,教學上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強調記憶,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強調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即所謂“三中心”,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忽視了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在教學方法上常采用“滿堂灌”,教學進度上齊步走,這與當今社會強調實用技能,強調知識創新等素質教育不能同步,因而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改革傳統教育模式迫在眉睫。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多地傾向于采用“基于工程背景的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社會能力及其他關鍵能力。工程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相對完整的工程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行為引導教學法中的一種。在這里,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應該滿足以下條件:該工作過程用于學習一定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或現實商業經營活動有直接關系;學生有獨立制訂計劃并實施的機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項目工作具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1]
1.問題引導
教師首先提出實施該項目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并以這些問題為線索展開教學。比如在實施“內燃機配氣機構的安裝調試”時,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引導教學:生活中哪些場合用到凸輪機構?什么是凸輪?什么是凸輪機構?從動件的運動規律由哪個核心構件來控制?圍繞這四個問題展開教學。首先分析大家比較熟悉的縫紉機機頭的工作原理,并以一些手剪凸輪紙片示例什么是凸輪,讓學生有個感性認識;其次點明含有凸輪的機構叫凸輪機構,并以模型展示,以此產生直覺效果。接著進一步點明凸輪是具有控制從動件運動規律的曲線輪廓的構件。依此定義又可回答第四個問題,即凸輪的曲線輪廓決定了從動件的運動規律。然后又提出在已知從動件運動規律的條件下,凸輪的輪廓曲線又是怎樣的呢?這就自然引入了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問題了,所以對于內燃機配氣機構的配氣原理就自然產生了。這種教學模式,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任務分配
任務一:零件、設備和工具的選擇,列出明細表格;任務二:分析常見凸輪的形式及從動件的運動規律;任務三:根據從動件的運動規律加工出凸輪的曲線輪廓;任務四:按要求安裝、調試各零件;任務五:測試從動件的運動規律是否符合要求;任務六:比較、總結。
3.分組實施
班級36人可以分成A、B、C三個項目組每組12人,每組確定一個項目負責人,采用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在項目負責人的指揮下對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將任務分配到人,以2人為一個任務的完成單位。實踐證明分組的原則、組員的搭配、工作的分工、成員的數量等等直接影響著組員的學習。如:成績好的負責“一對一”輔導成績差的;觀察能力強的負責材料的選擇;分析能力強的負責整體規劃、凸輪機構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應用;善于口頭表達的負責聯系工作;成績好的與成績差的搭配;性格內向的與外向的搭配等。采取互補方式進行搭配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且組員分工要明確,防止出現依賴思想。[2]
4.評價總結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愿望。”所以當學生完成了具體的項目后,就對他們的設計成果進行展示,以鼓勵創新。首先,由大家一起來評論各自的優點,并由本組同學來分析其實施過程。然后,其他組的學生可進行質疑,或提出改進措施。這個階段是學生最興奮也最體現學生智慧與學習成效的時期,他們往往會提出一大堆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使大家豁然開朗。當然,也有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的時候,這就需要老師進行實時控制,將討論導入主要矛盾方面,使課堂在有序的軌道上進行。最后,由教師總評,著重闡明可學習和借鑒之處,附帶點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大家參考。[3]
工程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相對完整的工程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及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評估計劃的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時可促進教師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項目教學的應用推廣并非一帆風順,還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必須在實踐中大力探索。
[1]董玉梅.行為引導式教學法.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13,3.
[2]呂海鷗.機械基礎.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2.
[3]楊可楨等主編.機械設計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