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鋼琴表演的視覺藝術
李姍姍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視覺藝術對于鋼琴表演的推動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視覺藝術的融合實現了鋼琴表演的審美價值、情感價值和文化價值,滿足了現代人多重的文化需求,更是對于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有積極的推動性作用。在表演細節中關注視覺、聽覺的融合,在音樂表達中感受傳統和現代的交流,深入的挖掘鋼琴表演藝術的發展可能性,體現鋼琴藝術的現實價值。基于此,本文就針對鋼琴表演的視覺藝術展開探析,旨在同行參考借鑒。
鋼琴表演 視覺藝術 價值
鋼琴表演即是聲音的演繹也是光與影的表演,聲音是鋼琴表演的基礎,而視覺對于聲音的影響不容忽視。例如在欣賞美術作品《清明上河圖》的時候,眼睛通過對于圖畫內容的觀察,仿佛聽到了集市中喧鬧的聲音;在看到人們跳廣場舞的照片時,那些特定的節奏和音樂就會浮現在耳邊。現代藝術表演應該是以“視、聽、想”三位一體的立體式表演,只有這三個方面相輔相成、密切配合,才能發揮藝術表演的最佳狀態,鋼琴表演尤是如此。為此,本文先介紹視覺藝術的概念及特點,進一步分析視覺藝術對鋼琴表演的影響,后探討視覺藝術對鋼琴表演的價值。[1]
1.視覺藝術的概念
視覺藝術的概念起源于六十年代中期的美國,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很多種不同的視覺藝術概念,而在現階段學術界對視覺藝術的概念做出了狹義和廣義之分:其中,狹義的視覺文化是指通過單純的視覺媒介傳播視覺信息所形成的一種形態文化。而廣義的視覺藝術是指通過視覺媒介和聽覺媒介共同傳播文化信息所形成的形態文化。一般情況下我們所采用都是廣義的視覺藝術概念,它以視覺因素為最基本的要素,比如電影、廣告、網絡視頻等都屬于廣義的視覺藝術范疇,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視覺藝術所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地擴展中。[2]
2.視覺藝術的時代特點
(1)視覺性文化已成為了社會文化的主導者,且隨著視覺文化所涉及領域的不斷擴展深刻地改變了許多傳統文化的藝術形態。
(2)視覺藝術傳播的過程中出現了圖片壓倒文字的現象,且視覺藝術與直觀的、快感的、感性的社會文化有著廣泛的內在聯系。
(3)隨著視覺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作用的不斷加強,人們開始不斷追求事物外在美,從而在社會生活中出現了過渡關注外觀形態的現象。[3]
(4)隨著視覺方面技術的不斷發展,人的視覺所觸及道德范圍不斷地延伸,導致了人們的可視性要求越來越高,從而導致了視覺新花樣層出不窮。
1.表演環境
在聽眾進人鋼琴表演者所表演的場所的時候,表演就已經開始了,表演環境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被觀眾所感知。表演環境在音樂廳、家庭聚會、學校教室、娛樂場所都會在表演之前就會給聽眾留下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是聽眾迎接表演的心理準備。并不是每一名聽眾都了解鋼琴作品,很多人無法僅憑名字區分奏鳴曲與進行曲,但是他們清楚不太可能在酒吧大廳聽到現場演奏的《命運交響曲》,也不太可能在音樂廳上聽到表演《菊次郎的夏天》。除此之外,表演環境的布景、燈光,以及鋼琴擺放的位置、數量以及座位的分布都會給鋼琴表演帶來不同的視覺與聽覺的交叉影響。例如,在演奏激昂的進行曲時,舞臺燈光應該清晰而明亮,在演奏抒情式的夜曲時,舞臺燈光又應該靜謐,這樣才能更符合演奏的特點,達到最好的演奏效果。
2.演奏者的表演特征
表演者在進行的表演的時候不但要注重聲音的處理,更不能忽視著裝、表情、肢體預言對于鋼琴表演的影響。恰當的著裝有利于對于作品的融人,表情與肢體語言則能傳達給聽眾除了聲音之外的信息,有利于聽眾更好的理解表演者所要診釋的內容。比如在演奏莫扎特的一些作品時,面帶俏皮的微笑,微微瞇著眼,上身伴隨著音樂去律動,這樣就會能將作品想要表達的意圖更為極致的展現在聽眾面前。上述兩點其實都是對于音樂作品本身的二度創作,它們和鋼琴表演技術關聯不大,卻是鋼琴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視覺表現的張力不能成為鋼琴表演技術欠缺的救命稻草,但是能為優秀的鋼琴表演錦上添花。
1.審美價值的實現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上來說,鋼琴表演的審美價值體現不僅僅體現在音樂的表達,整個舞臺整體的表演環境都被納入到審美呈現上。審美價值包含音樂的旋律美,更是體現在藝術呈現的美感上,實現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的完美融合能夠更好地實現鋼琴演出的表達。鋼琴表演的視覺呈現將審美價值從娛樂性帶入到感性思考的藝術層面,實現了對大眾審美價值的導向,更加關注鋼琴演奏的本身,更加關注現實的藝術需求。
2.情感價值的體現
鋼琴表演所要表現的是音樂的情緒,音樂中所要傳達的情感正是對大眾情感重要表現。鋼琴音樂的情感價值呈現需要通過視覺藝術來深化。鋼琴表演被加工和創作,實現了藝術作品的呈現,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由于鋼琴表演的大眾化程度的提升,人們的情感共鳴變成為了普遍的認知行為。由此所帶來的社會整體氛圍的營造更能體現文化的情感價值,通過鋼琴藝術的視覺呈現真實的抒發內心的情感,讓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更加的豐富,從而主動去探尋生活的美好,舒緩壓力,實現情緒的釋放。
3.文化價值的豐富
鋼琴藝術的創作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對于音樂藝術的文化傳承和創新需要實現具體化和生動化的展現。視覺藝術的滲透能夠實現鋼琴表演的形象化和生動化,充分的調動大眾的文化情感,主動去了解鋼琴表演這種藝術形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藝術欣賞角度。鋼琴藝術中視覺藝術的滲透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和促進,以更加適合大眾的文化形式去引導大眾的審美和情感取向,充分地實現鋼琴藝術的文化價值,將鋼琴藝術的表現形式豐富起來,可觀可感可聽,提升鋼琴藝術的發展空間,豐富大眾的藝術文化追求,碰撞出更多藝術的火花。
總之,視覺藝術的設計符合大眾的直觀感受,通過視覺的刺激為大眾帶來美的享受,鋼琴表演實現多重感官的調動,讓觀賞者能夠在視覺享受的同時聆聽更為豐富的音樂表現,感官的表現讓觀賞者感受到更多體驗,將鋼琴表演藝術的豐富情感充分的呈現出來。因此,注重深入地挖掘鋼琴表演中的創造性元素,發揮視覺藝術的優勢性對于大眾審美需求的滿足、情感認知的滿足和社會文化的推動都有尤為重要的價值。因此,本文探析鋼琴表演的視覺藝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苑麗娟.視覺文化傳播之理性思考[J].2016.
[2]金育紅《試論鋼琴表演技巧與藝術表現的關系》[J].2014
[3]李君.淺談高校音樂專業鋼琴教學中的能力導性[J].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