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軍
(云南省昌寧縣珠街彝族鄉中心學校 云南昌寧 678114)
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
張子軍
(云南省昌寧縣珠街彝族鄉中心學校 云南昌寧 678114)
新課改的要求,帶動了分層教學理念的發展,但實踐經驗相對較少。本文從苗族農村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方法的實施進行研究,針對相關問題作出了分析,對分層教學實施的經驗進行總結,為以后此問題的探討提供參考與借鑒。
小學數學 分層教學 策略分析
新時代的發展促使了新教育理念的產生,新教育理念的產生帶動了教學模式的改革,這是當下發展的必然趨勢。小學教學是教育的基礎階段,要讓孩子從基礎開始不形成落差,必須重視這一階段的學習。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理念的出現,迎合了當下發展的需求。它以從實際出發,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勢,贏得了當下教育從事者的廣泛關注。以下就對苗族農村教學中,此教學方法的實施進行了分析。[1]
在苗族農村教學中,對小學數學實施分層教學。首先,依據個性差異進行分析,形成因素有多種,遺傳、家庭、社會環境都會對個性造成影響。每個學生數學學習的理解、感悟能力都不一樣,興趣點也不同,學習能力也就不同,最終在數學學習中自然而然有了優劣之分。有的學生可以自己領悟知識的重點,這種學生占少數,但受紀律的束縛,時刻注重課堂,浪費了培養他們的許多時間;而有些學生相對糊涂,不能將知識完全消化。所以課堂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傳統的一刀切模式是堅決不適合當下課堂教學的,只會讓課堂效率變得越來越低,這樣的環境下,分層教學的實施就變得尤其重要。[2]
以學生所學知識為基礎,從學習能力出發,將全班學生分層。教師對相關分層做好記錄,學生分為不同的等級。對于分層結果不得公開讓學生知道,否則會助長優等生的傲氣,挫傷后進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學生有不同的等級之分這樣對學生的教育更有針對性,讓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苗族農村教學方法的改進對小學數學采用分層教學首先必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到一定的了解,才能將學生做到合理的分層。
苗族農村教學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轉變,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學習實際,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從低到高分層次制定不同目標。學生已經完成的目標做好標記。潛在發展還未達成的目標必須通過引導最終完成。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可以進行轉化,一個層次目標的達成就可以向更高層次沖刺。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達到目標時,教師必須對之前的分層統計進行調整,為新的組成制定新的目標。
教學方式的分層在分層教育中是最核心的存在,是分層教學最終目標達到的關鍵。以學生理解能力為參考標準,針對性的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保持方式的靈活性,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完成書本知識的同時,主動探究知識,通過自學與增加課題難度來培養學生促使其進步;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鼓勵他們對問題進行探究,主動靠近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吸收好的學習方法,便于自己的學習成績得到提升;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要以啟迪引導為主,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讓他們感受學習的樂趣,幫助他們學習新知識。
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設計不同層次問題。太難的不是所有學生都答得上,太簡單,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給不同層次的學習難易相當的問題,合理配置他們的思考時間,最終得出問題答案。結合學生的個性,讓問題變得有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想象力好的學生就給予猜測性的問題,相對靦腆的學生就給予書上能輕易找到答案的問題,成績偏差的同學從基礎出發進行提問。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層次的作業。從基礎到技術能力,從必須完成到選擇完成再到補充完成,分出層次,既能讓高層級別的同學挑戰更難的題目也照顧到低層級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充分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生對于作業的選擇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自由發揮,這樣減輕了學生因學習而造成的過度疲勞,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著學生的整體發展。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與情感變化,對學生的評價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以人文關懷為基準,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給予贊賞與鼓勵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利用幽默帶有鼓勵的批評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之,在苗族農村教學中,實施小學數學分層教育,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出發,了解學生,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種方法讓分層教學順利進行開來。小學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啟蒙時期,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的階段。所以教育從業者必須將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來思考,發掘適用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為學生以后的學習鋪平道路。盡管小學的學習教育不能決定學生的一生,但是基礎是最關鍵的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用合理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做出客觀的人文評價,將分層教育貫徹實施,從整體上讓學生獲得進步。
[1]范琳琳.論小學低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2014(03)
[2]劉亞蘭.談小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湖南教育(教育綜合).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