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梅
(重慶市第七十一中學 重慶 400030)
創建以生為本的語文課堂
陳慶梅
(重慶市第七十一中學 重慶 400030)
本論文探討了自沙坪壩區實施“學本式卓越課堂”教學探究以來我在語文教學上的嘗試與心得,在自學、互學、展學的小組合作課堂模式開展以來感受到的課堂活力與學生的進步,為進一步順利推行學本式卓越課堂研究積累經驗,進一步營造合作和諧的語文學習氛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 學本式卓越課堂 小組合作
盧梭說過:教育必須順著自然——也就是順其天性而為。這就是說要順應學生的實際和需求進行教學,課堂應呈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生態環境,而不應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正襟危坐地聽的沉寂局面。我區推行的學本式卓越課堂強調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認識、情感、興趣、動機和潛能的發揮,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我的語文教學在學本式卓越課堂改革的洪流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1]
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都必須受到老師的關愛,要面向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學生敢“動”,連最差的同學也敢于積極參與到學習小組的活動中,打破學霸獨霸課堂的局面。
課堂是師生互動和學生互動的過程,師生共同活動才平衡,教師獨霸課堂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是失衡。課堂是在教學中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理解、真誠交流,民主平等、寬松寬容,充滿活力,關系融洽、心情愉悅,誘發學生產生快樂情緒,引起學生產生相應情感,并把這種感情推移到整個語文學習活動中,在課堂上積極動起來,個個躍躍欲試,個個踴躍爭先,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2]
合作探究教學是多向交流和綜合交流的有機結合。合作探究教學一般以四至六人組為單位,采用小組互助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互動合作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取長補短,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合作等優良品質。[3]
幾年來,我們施行的小組合作探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成功嘗試,通過學生的自學、互學,展學,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小組的研討環節,他們把自學時的問題帶到小組合作的時候來討論、來共同解決,智慧的碰撞,互助的溫暖,彼此的提高,學生嘗到了甜頭,學生的小組合作真正調動了全體學生,真正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能力。能力強的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能提高他們概括、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能力稍弱些的學生也能彌補平時課堂上的不足,通過傾聽、動手、質疑,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真正弄懂當堂所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習的動力。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教育最注重以人教人。”我們的小組合作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和提供相互誘發、相互沖擊、相互補充的智慧碰撞機會,合作探究過程中的爭論和共鳴,會不斷產生學有主見、思有創意的亮點。
實際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很大程度來源于生活積累,來源于社會實踐活動,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各種參加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其積累知識、豐富知識。比如督促學生閱讀報刊,關注社會熱點,走出教室,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理解社會現象和知識,通過實踐獲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讓學生充分體驗。譬如首先精心設計導語,使學生“心動”?!靶膭印笔侵复騽訉W生的心,使他們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產生一種探索答案、奧妙的欲望。因為導語是課堂教學的“第一道工序”,猶如一把錘,恰當地敲到了點子上,就等于敲開了學生的心門,就能收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神奇功效。其次是創設問題情境,設計好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使學生“腦動”。無論是自學的問題還是課堂合作探究的問題都是激發學生思維的動力,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整合,學以致用,有利于保護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
可以說,通過親身探究獲得的知識是學生自己主動建構起來的,是學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比如八年級上的朱自清的《背影》就可輔以體驗?,F實生活中,父母或親人的關愛,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撫慰的話語,都體現著溫馨的愛,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帶著自己本真的感受去閱讀課文,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背影”所體現的父愛。父親在家境慘淡、顛沛流離的情況下執意要送已經成人的兒子上學,還步履蹣跚艱難地為兒子買橘子。這與許多家庭節衣縮食給買學習資料、與許多父母不辭辛勞接送孩子上學、噓寒問暖何等相似!
我們語文老師以學生為本,把文中的情景與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實情景“超級鏈接”起來,“背影”所傳達的父愛怎能不激起學生感情的浪花、產生強烈的共鳴呢?以生為本的卓越課堂模式的嘗試,讓更多的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充分體驗成功,感受到學習樂趣,這就是學本式卓越課堂蓬勃的生命力所在。
每一個人都有對成功的渴望。當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得到老師的肯定、贊許時,他們興高采烈,動力無限;反之,如果他們屢屢碰壁,則興致索然。成功,像一支興奮劑,讓學生保持強烈的求知欲望,激勵他們積極進取。
在課堂教學中,我設計一些由淺到難的問題,讓不同發展的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當學生學有所獲,取得進步時,我給予表揚、鼓勵。在卓越課堂探究的三年多時間里,每學期,我都要向同學們、家長們展示學生的優良習作、優秀作品,例如書法作品、手抄報、讀書筆記、學生的作文集等等,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學生從中得到心理上滿足,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在學生合作中進步、班級和諧發展。
把課堂還給學生,還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還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充滿智慧的挑戰,讓課堂成為成長的家園,那么,在語文課上,我們聽到的將是瑯瑯的讀書聲,看到的將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喜人景象,感受到的將是課堂旺盛的生命活力。
[1]胡曉風; 〈〈陶行知教育文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1-1出版
[2]劉家訪; 有效課堂管理行為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何英文;合作學習在薄弱中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