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茹
(石家莊市裕華區大馬小學 河北石家莊 050031)
讓良好道德品質進駐孩子心田
賈 茹
(石家莊市裕華區大馬小學 河北石家莊 050031)
人之初,如玉璞,性與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為先……《新三字經》中的幾句話,揭示了一個教育孩子的道理,也說出了道德對于孩子一生成長的重要作用。道德就像一縷清風,能夠蕩滌孩子心中的塵滓;道德就像一泓清水,能夠照亮孩子的心靈;道德就像一個航標,能夠指引孩子一生的航程。
“紅領巾,胸前飄,小學生,進學校,天天上學不遲到,見到老師問聲好,見到同學說聲早,講文明來懂禮貌”。當孩子背起書包,走入學校大門的第一天,我們這些迎接新生的班主任可曾意識到,這些純潔如璞玉的孩子的心靈就要由我們這些教育者來塑造?如何讓他們保有兒童的天真、懂得做人的道理、成為合格的人,你準備好了嗎?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不僅要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活潑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在孩子的道德品質建設上,作為承擔教書育人職責的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會產品極大豐富、獨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如何立足實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學校乃至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責任。
小學的德育教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做人原則,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心。但是在教育方式上卻不能死搬硬套、硬性灌輸,而是要通過行之有效的學生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加以引導。
我們班內墻上有一排整齊的小樹,每棵小樹上都寫有一位學生的名字,樹冠上貼滿了小紅花。 在我們班,每個學生都會通過不同途徑獲得小紅花。比如,有的孩子歌唱得不好,但是舞跳得好;有的孩子舞跳得不好,但是字寫得好,只要有專長,就會獲得大家的肯定。我班還根據學校的要求,開展學生認養校園小樹、與貧困地區小學生結對子等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游戲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事,針對這點我在課上只要有機會我都會牢牢把握絕不放過。在一年級的課文中有很多的口語交際每個單元一篇,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機會。例如在第二冊中有一個“做文明小客人”的活動。我就采用了小組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在表演中讓孩子們判斷誰做的對,誰做的好,再進行評比出誰是文明小客人。緊接著讓學生明白要想與別人成為好朋友你就要與禮貌用語“謝謝、對不起、沒關系、請”交朋友。在此基礎上引出平時在哪些地方,哪些情況也要注意禮貌用語呢?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說了很多主要針對在學校里的時候有借圖書時要對圖書管理員說謝謝!當別人借東西給你的時候應該說“謝謝!”遇到老師時不管是認識還是不認識都應該和老師打招呼。老師給小朋友發書時要說謝謝!當你與別人相撞時要說“對不起”,等等。說過以后我再讓孩子們上來情境表演,從而加深了認識明確了禮貌用語的魔力。我還進一步引導孩子說一說在上廁所人多時和喝水人多時該怎么辦?進一步讓孩子明確排隊遵守紀律的重要性。也對孩子們提出爭做一名人見人愛的文明小標兵。這些做法在低年級身上有明顯的作用。
目前在小學生德育教育方面,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脫節。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上,如果處理不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學生一周5天里在學校受到的教育,就會被在周末2天里從家庭和社會受到的影響相抵消,出現5+2=0的結果。
我們的學校教育的成功和失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品德好壞很大的因素在家長自身的品德的影響。我通過開學的簡單了解就發現凡是家長親自帶來報名的孩子,家長對孩子都很重視。凡是爺爺、奶奶帶來的孩子首先是不規矩,沒有控制能力。這主要是與父母親在一塊的時間較少,經常跟著爺爺、奶奶的結果。通過以上的情況我就充分利用與家長交流的平臺---校訊通,每天都要求孩子在家幫家長做一件家務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知道我也是家中的一份子應該為家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在禮拜天我會建議家長讓孩子來進行角色的轉化,讓孩子們來為家里買菜、洗菜、燒飯、洗碗、掃地、拖地等一系列的活,讓孩子做一天的家長,進一步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辛苦和不易,再讓孩子說說自己一天的感受并寫下來。很多孩子在日記中寫到“我干了一天的活真是累死了,真不知道做大人這么累,我還是不要長大了!”“我真的要謝謝爸爸、媽媽他們每天都那么辛苦。”“我以后會好好地讀書的!”“我以后會多干些家務活讓媽媽舒服些。”是呀!只有讓孩子親身感受了他們才會感動。
我就從這些活動中發現很多以前調皮搗蛋、上課走神,欺負同學的孩子們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改變。比我在課堂上講十遍都管用。我再不定時地進行家訪,主要就是要家長與學校配合對孩子的一不好的習慣和行為進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導。
光有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的配合還是不夠的我覺得參與社會,把自己變成一個社會中的人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教育的宗旨首先是育人,如果你連最起碼的育人都沒有做好何談其他。于是我在重陽節等尊老愛老的傳統節日,帶領學生去看望退休的老教師、社區內的老人,讓孩子們為老人們表演節目,為老人們打掃衛生,幫老人們梳頭,再把帶來的禮物送給老人們,看到老人們笑得那么開心,孩子們也開心地笑了,他們從中感受到幫助人的快樂。
在學雷鋒日我帶領著孩子們清除社區內的墻上、住宅樓的電梯間小廣告,上街幫助殘疾人和老人過馬路,勸阻行人不要闖紅燈,把路上的垃圾隨手撿起,勸阻行人隨手丟垃圾等等一系列的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點微薄的力量,也讓孩子明白了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是我們十幾億的同胞拉起手來力量卻是無窮無盡的。我也一直告訴孩子們平時從小事做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你會覺的自己是個巨人,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樂的人。
在一年多的道德品質教育的過程中我聽的最多的家長跟我說的話就是“賈老師,我的孩子回去原來要說很多遍才上床睡覺,可現在他自己很早就睡了,早上還叫我們起床呢!”“我的孩子的衛生習慣好多了,知道講衛生了。”“我的孩子回家搶著幫我做家務呢!”“啊,我的孩子居然會說媽媽謝謝你,你辛苦了!”“我的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是啊!誰不希望自己的寶貝是既聰明又懂事的呢?讓我們都攜起手來,學校、家庭、社會一起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從頭開始,讓良好道德品質進駐孩子心田,為我們祖國美好、和諧的未來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使我們的教育永遠閃耀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