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平
(定州市明月店鎮吳咬村小學 河北定州 073000)
培養學生誦讀經典古詩詞,共同啟迪智慧人生
劉彩平
(定州市明月店鎮吳咬村小學 河北定州 073000)
由于受外來文化、網絡文化等所謂的流行文化的影響,不少孩子在文化素養方面營養不良,古典文化可以凈化學生心靈。教師在培養學生誦讀古詩詞時,從創造學習古詩詞氛圍,利用古詩詞內容激發興趣,重視朗讀訓練,補充拓展資料,誘導學生在寫作中運用古詩詞等幾個方面,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啟迪孩子美好心靈。
經典古詩詞 興趣 凈化心靈
隨著社會發展,外來文化、網絡文化等所謂的流行文化對孩子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孩子在文化素養方面,表現出嚴重的營養不良,還不同程度出現浮躁、自私、好逸惡勞等不良心態,不能不讓人擔憂,這就需要學校、社會來凈化學生的心靈。
中華民族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內容博大精深,流傳的國學經典浩如煙海,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個中國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而傳統文化中的古詩詞更以得當的用詞,抑揚頓挫的節奏,優美的意境,傷懷或喜悅的情感,吸引著古文化愛好者,同時它也是培養中小學生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的情懷,凈化學生靈魂的最佳載體之一。
經典古詩文的作者生活年代離我們現代時間久遠,并且意境幽深,朗讀時還需要技巧……所以對年幼的小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這就需要在教授古詩詞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魯迅先生說:“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可見興趣是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那么如何在孩子中激發他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呢?我從以下幾點做起: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要想學生對那艱澀的古詩文感興趣就要從作者入手。在教室中張貼先賢畫像,并讓學生查找作者生活經歷,主要作品等,越了解這些先賢,越能激發學生對他們產生愛戴和崇敬之情。我還讓學生書寫自己喜歡的名句,掛于先賢畫像下面,讓學生對作者及詩句有更深的了解。漫步教室,上有先賢用睿智的目光注視著我們,下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名句,縈繞在耳畔,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時時駐于學生心房,讓學生時時倘徉于古詩文之園。
古詩詞內容本身就意境深遠,有些詩詞更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把抽象凝練的語言化為栩栩如生的畫面,這些刺激感官的素材,往往對激勵學生學習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詩中,詩人對六月西湖景致進了極力渲染,表達了贊嘆之情,教學時引導學生把握文意之后展開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并用畫筆畫下來,一張張鮮綠的荷葉,疊疊翠翠,一朵朵粉紅色的荷花迎風怒放,讓我們置身于荷葉荷花的海洋中,更有利于學生體會古詩詞意境及感情。而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一詩中,學生們畫紙上出現的裊裊炊煙,鮮艷火紅的楓葉,高峻的山峰,一條石頭小徑蜿蜒著伸向遠方…..讓我們仿佛走進大山之中,努力去探索……讓學生拿起畫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形象更真切了解文意,和作者產生思想感情的共鳴。
事實證明,音樂是最直接調動情感的方式之一,音樂家把一些古詩詞譜曲,使其成為千古絕唱。教學中,把復雜多變的情感與悅耳動聽的韻律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精妙。在學習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春曉》時,我利用多媒體技術,把詩詞內容利用歌曲的形式表現出來,聽著動聽的音樂,一張張畫面在我們眼前飄過,讓我們仿佛看到春日里鳥語花香,而一夜春雨,片片花瓣散落一地,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音樂更能喚起我們的想象力,不在是生硬的講解,而是輕松欣賞,學生怎能不產生興趣呢?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的,朗誦可以使初學學生對古詩詞的韻律美和意境美產生喜愛之情,可見朗讀背誦對于學習古詩詞很重要。在古詩詞學習中,朗讀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而古詩詞朗讀有一定技巧,要讀的抑揚頓挫,讀出古詩詞的情意韻味,要強調重音節奏……教師要在課堂中給學生講解朗讀方法,并且讓學生熟練掌握,學生就能體會古詩詞的韻律美。
舉行朗讀比賽更是檢驗朗讀效果的最佳途徑,升華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比賽前摩拳擦掌,書聲瑯瑯,營造出一個具有緊張、競爭的學習氛圍,再加上學生本身的模仿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學習興趣產生了。
優美的古詩詞與作者所處時代,生活經歷,文化底蘊密切相關,采用多媒體手段提供的時代背景資料,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現當時的歷史狀況,社會動態,為教學傳遞信息,鋪墊知識,方便學生更好的貼近作者,理解作者。在教授《明月幾時有》一文中,我把蘇軾被貶,抑郁不得志,與弟弟子由長久分離,思念親人等資料,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來,學生更能體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缺憾,”也會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詩句中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老師還可在課堂上講述名人軼事,蘇軾的妹妹蘇小妹嘲笑哥哥臉長的詩句“去年一滴相思淚,今日方流到腮邊。”讓學生忍俊不禁,而李白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又讓學生感嘆古人的持之以恒,對李白不禁肅然起敬。
古詩詞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意境存高遠,如果把這樣的內容,這樣的情感運用到現代寫作中,可以使寫作錦上添花,提高學生的成就感。例如想表達思鄉之情,我引導學生運用李白《靜夜思》中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雖短短的十個字,但是一位遙望明月,思念家鄉的游子就躍然紙上,而在表達同學之間深情厚誼時,我又引導學生運用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詩句,利用夸張手法,描繪了一對友人之間的真摯感情。這些精煉的詩句,可以在文章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覺得文章內容充實了,語言優美了,主題深刻了,可以讓學生產生很高的成就感,學習興趣就更濃了。
經典古詩文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精萃,他能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使我們的心胸更開闊,頭腦更清晰,心靈更美好……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讓學生喜歡誦讀經典古詩詞,去啟迪他們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