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丹陽市竇莊中心小學(212300) 胡亞棟
語文作業設計創新策略探究
江蘇丹陽市竇莊中心小學(212300) 胡亞棟
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需要較好的創新,以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應將探究教學與作業設計相結合,將生活化內容引入作業設計中,改變作業設計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語文作業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創新策略
蘇教版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要求作業題目和形式同教學內容有著較高的關聯性,并且應當深入生活,利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些因素,促使學生在完成語文作業的過程中產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因而教師在語文作業設計中,應當打破傳統的教學思維,創新作業設計模式和內容,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主動思考。
所謂探究教學,也就是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以探究目標為導向,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探究教學與作業設計的結合,便是將探究教學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引入作業設計中,以探究任務作為作業設計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布置生硬的語文知識練習內容。
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依據課外閱讀教學書目設置探究任務。以課外篇目《草房子》為例,由于《草房子》是一篇長篇小說,教師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片段作為作業設計內容,讓學生在閱讀中根據教師布置的探究任務來進行自主學習。《草房子》的主人公桑桑經歷了很多苦難,在這一過程中桑桑也收獲了很多人生感悟,苦難歷程便是桑桑的成長歷程。教師可以根據《草房子》中主人公的這一特點,布置相應的探究任務:“請你們在課下閱讀這一段內容,想一想主人公桑桑在面對困難挫折時所產生的心理反應是什么?又是什么給了桑桑堅強的動力?從你們自己的角度來設想,如果你們是桑桑,面對這樣的挫折,你們會怎樣做,把你們的所想寫下來。”
在作業設計中引入生活化內容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學生熟知的,也是他們能夠形象理解的。因而,引入生活化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去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完成語文作業。
例如,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可以布置同《西游記》相關的語文作業:“同學們,大家肯定對《西游記》非常熟悉了,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動畫片,相信你們都看了很多遍,也對其中的一些情節倒背如流。今天我們的家庭作業就是觀看《西游記》,可以是電視劇,也可以是動畫片,只要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形式就好。你們可以觀看其中的任何一個片段,觀看完后,將你們對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任何人物形象的感想寫下來。”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下一階段的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西游記》原著,對比學生觀看的視頻,讓學生自主總結《西游記》原著和電視劇、動畫片的不同,培養學生對于閱讀《西游記》原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仍舊以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為主,教師布置相關的作業題目,學生根據掌握的語文知識進行解答,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便是鞏固和練習學生已學到的知識。這一過程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而教師在作業設計中,應當積極改變傳統的設計模式,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背誦和默寫古詩《楓橋夜泊》時,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便是讓學生抄寫多遍,通過反復記憶的方法來背誦。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改變作業設計模式,不對學生的抄寫提任何要求,而是以小組競賽或者班級古詩比賽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古詩內容。教師還可以進行古詩講解比賽,不限制講解的觀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發揮。如在古詩比賽中對張繼創作《楓橋夜泊》的背景、心情等進行多個方面的解讀。這樣就能促使學生在課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該古詩的內容,了解古詩創作的背景和作者背景。這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結合當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情況來看,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進行創新,通過新的作業形式和內容可以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作業的有效性。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進行創新,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探究教學與作業設計進行較好的融合,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內容,并且改變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就能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實踐意義,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語文作業,提高教學質量。
[1] 馬興喜.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理念、原則和策略[J].學周刊,2013(1).
[2] 回京彬.淺談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創新性[J].學周刊,2013(2).
[3] 徐雅鋒.“零作業”背后的思考——探究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J].基礎教育研究,2011(5).
(責編劉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6)1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