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茵
(煙臺工貿技師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0)
活動激趣法在職業院校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吳 茵
(煙臺工貿技師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0)
作為公共基礎課程,語文是職業學校的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而從職業學校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上來看,開展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將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有必要對活動激趣法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問題展開分析,從而更好地促進職業語文教育的發展。本文筆者將活動激趣法在職業院校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嘗試,取得良好效果。
活動激趣法 職業院校 語文教學 運用
語文是職業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長期以來,不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的是對課文的分析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而忽視了學生學習語文與運用語文之間的聯系,導致語文課堂走向封閉和僵化。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強調“一切語文從實踐去學習比用規定學習來得容易”;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一切教育教學的影響,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才能生效。事實也表明,豐富多彩的活動適合職業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濃厚的興趣可以使學生的各種感官保持活躍狀態,所以能夠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接受教學信息。而語文學科是職業學校的基礎文化課程,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來看,職業學校的很多學生都存在著語文基礎能力差和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問題。同時,結合職業學校的特點,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又需要進行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以便使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提高。所以,目前的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開展面臨著諸多困難,從而影響了職業教學的發展。而采取活動激趣法展開語文教學,則能夠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且同時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中進行活動激趣法的運用,可以較好的完成學生的培養,并且滿足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1]
1.競賽激趣教學模式
在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中,可以采用競賽激趣教學模式進行語文教學的帶動。具體來講,就是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各種學習競賽活動的組織,并且要求學生提前做好準備,然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競賽活動中。采取該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還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和整合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通過舉辦辯論賽、知識競賽和詩歌朗誦比賽等多種語文教學活動,也能夠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而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教師和同學的贊揚,學生也將從語文學習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繼而更好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在開展該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安排學生充當競賽參與者,還可以安排學生充當競賽評價者。而采取該種方式,將能使學生更好的發現別人的優點和自身的缺點,繼而更好的進行自我發展。[2]
2.演繹激趣教學模式
對于學生來講,親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然后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所以,教師可以采取演繹激趣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通過親身表演或親身演繹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繼而更好的進行教學內容的理解。在開展該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需要借助豐富的媒體資源將課文中的內容和人物形象的出現在學生面前,以便使學生獲得切真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改編,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判斷進行角色的扮演,所以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課文內容或人物的理解。因此,采取演繹激趣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將學生帶入課文中幫助學生獲得更深的情感體驗,因此能夠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
3.質疑討論激趣模式
在職業語文課堂教學中,時常會出現教師自問自答的現象,以至于學生極少對課文內容進行思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取質疑討論激趣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和思考。在開展該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課堂問題的設置,并且通過設置課堂討論環節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繼而使學生更好的進行文章傳達的精神的體會。為了使學生能夠敢于提出質疑,教師需要進行輕松、民主和活躍的課堂氛圍的營造。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僅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還不能輕易否定學生的觀點,以免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此外,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師生討論和生生討論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而并非是直接進行正確答案的公布。而只有采取這樣的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4.模擬評價激趣模式
在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取模擬評價激趣模式展開教學。具體來講,就是師生共同進行課文知識點的學習,然后由教師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并由學生開展模擬評價活動,從而使學生通過開展互動教學活動得到能力的鍛煉。比如在學習有關《自薦信》的寫作方法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應聘活動,然后由學生分別模擬招聘者和應聘者。完成情境模擬后,教師則可以要求學生開展合作交流、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等活動,從而對《自薦信》的寫作方法進行總結。而采取該種教學模式,可以同時采取情境教學、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所以能夠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活動,也能夠更好的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能夠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高。[3]
1.加強教學活動的激趣設計
在運用活動激趣法展開語文教學之前,教師還要加強教學活動的設計,才能確保教學開展的科學性。首先,教師需要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活動的設計,以便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所以,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圍繞課文主題進行,才能凸顯教學的人文性特點。其次,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所在專業進行活動設計,以便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鍛煉。因為,圍繞著學生專業進行語文教學活動設計,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且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服務。
2.做好激趣教學活動的組織
教師在組織語文激趣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體現出教學活動的個性化,以便使學生在活動中更好的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一定的自我發展。首先,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師需要做好活動的指導和掌控。具體來講,就是針對興趣不濃的學生,教師需要做好溝通交流工作,并且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其次,教師在正式開展活動之前,需要做好教學的鋪墊,以便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更好的聯系起來。此外,教師需要建立教學活動評價機制,并且為每個活動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以便更好的確保教學活動的質量。
3.組織開展專題語文實踐活動
專題語文實踐活動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主體活動和主動探究,產生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并展現出個性化表現的一種教學活動。在該類活動中,教師通過精心的組織和策劃,營造開放、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學習知識、訓練語言、解決問題、展現自我,獲得可持續發展。
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誰不說咱家鄉好”主題演說小組賽,具體流程如下:第一,以互補為原則,根據學生的成績、性別、性格、自主學習能力、男女比例等因素,將所教兩個班的學生分成12組,每組5—6人,由責任心強、協調能力好、語文基礎扎實的學生擔任組長;第二,各小組自行討論,確定演說的題目、提綱及任務分工;第三,各小組根據分工情況,利用假期回鄉調研,挖掘家鄉之美,收集、整理圖片、資料,撰寫演說稿;第四,組長整理、修改演說稿,相關同學制作PPT演示文稿;第五,教師審核演說稿和PPT,提出修改意見;第六,各小組進一步完善演說稿和PPT,負責演講的同學進行演說練習,其他同學提出改進意見;第七,課堂上,各小組進行主題演講,每位同學根據評分標準打分,教師點評總結。該活動激發了全員參與的熱情,學生成為了活動的主動者、探索者,他們的調研能力、寫作能力、演講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熱愛家鄉的情懷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升。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學習語文教學中進行活動激趣法的運用,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通過參加實踐活動得到綜合能力的鍛煉。所以,職業學校語文教師還應加強對該種教學方法的研究,并且熟練進行該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從而更好的加強學生的語文教育。
[1]石平群.對開展高職語文活動的幾點體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9).
[2]高純.淺議高職語文課堂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
[3]榮曉玉.中職語文教學中強化應用能力的有效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0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