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杰
(煙臺工貿技師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0)
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創新
于俊杰
(煙臺工貿技師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0)
職業院校語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個特例。因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教學原則等方面同普通院校存在著明顯的區別,所以職業院校和普通院校的語文教學存在著較大差異。研究它們之間的差異性,準確把握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特點,做出必要的探索和創新,對于提高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質量、效率和效益意義重大,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職業院校 語文教學 創新
職業院校學生大多是初高中應試教育的失敗者,知識基礎差、學習能力差、學習意識差、學習信心差。反映到學習上就是:把語文課當休閑課,講話的、打瞌睡的、玩游戲的,隨處可見;有的干脆就請病假,不來上課;有的長期不交作業,對老師布置的背誦之類任務置若罔聞。而語文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上得到雙重的提高。而學生在職業學校的語文學習上卻出現了漏洞,種種這些會造成學生在人性上的缺失,會影響到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培養。也會讓學生在未來的求職和工作中遇到語言表達和溝通的情況時會出現問題。[1]
隨著我國對高等職業院校語文課程發展狀況的不斷關注,對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因為語文課程的開設是讓學生了解國家文化發展的主要途徑,更因為語文課程的開設是高等院校貫徹以德育人的重要舉措。因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簡單分析職業院校語文教學上的不足,并簡單闡述自己的看法。[2]
在學習上,職業院校學生不像初中生和高中生那樣有升學壓力,所以學習的積極性不足。另外,他們進入學校基本目的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認為學習語文對將來找工作沒有很大作用。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在初中或高中已學過語文,知識早已掌握。再者,大多數職業院校也是以專業技能為主,文化知識為輔。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從學校還是學生本身,都要求我們轉變傳統授課理念,從新的高度出發,改革語文教學,提高創新能力。[3]
1.教學理念陳舊
盡管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呼吁響徹全國,但是在實際踐行效果中,職業院校在推廣新課改新教育理念中并未達到相關程度的有效進步。尤其是教學理念仍然相對陳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以教材為參考標準,嚴格地按照教材理念進行授課,這樣既維持了教材唯一性,使得課堂教學了無生趣,又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培養了空間概念、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能力。教學理念是一個學校堅持學術研討與知識教學的主要指導風向標,其系統性的改進依賴于社會各界、學校領導者及教師自身的專業修養,在教學現狀中,其突出問題急需得到有效改善。
2.注重專業技術教育
職業院校之所以在新時期下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最重要的就是它的辦學理念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才能為宗旨的。因此,在教學中學校與教師極其注重專業技術教育,反而忽視人文素質培養,這種教學理念體現在教學現狀中即是對語文教學的不重視。語文是一門培養學生知識素養,提高文學魅力,增強表達能力的學科。在技能水平至上的職業院校中,理論性極強的語文一方面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不給予相關程度的重視,這些都嚴重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3.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力量薄弱是當前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盡管職業學校的存在已經贏得了部分社會民眾的支持與加盟,但是在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下,廣大民眾仍然以本科、研究所等高等學歷為主要追求目標,認為職業院校在學歷上就是低人一等,因此不愿意孩子在職業院校學習,教師也不愿意在其間任職。再加上職業院校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要求較高,因此在人才招聘中的難度較大,總體造成職業院校師資力量薄弱,語文教學效果落后的狀況。
4.學校生源基礎復雜
當前高職院校因為廣泛擴招的因素,生源復雜,學生學習能力層次多樣,個性化發展水平不一,學生知識層次差別大。一方面,學生間的知識層次不一,教學進度就無法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生源基礎龐雜,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水平相對較差,課堂節奏更容易被學生打亂,上課難度會加大。尤其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其知識接收需要學生高度配合,并且語文素養的提升,需要長期的辛勤積累,而在職業院校,這些都無法達成。[4]
1.引導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學習知識需要興趣,如果沒有興趣,沒有主動性、積極性。再加上心不在焉,就無從創新了。想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就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教師權威”的傳統觀念,讓教師來引導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動者,充分發揮他們積極主動性。使學生有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創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使課堂氣氛變得和諧、活躍、充滿活力、鼓勵學生創新。從而使學生敢于創新。
2.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甚至會大于課本知識的作用。因此,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以此積累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端正自身態度,對知識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并廣泛拓展自身知識儲備,并將其運用到實踐活動中,以自身行為規范和引導學生的學習實踐。
3.改進教學方法,拓寬學生創新思維
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要突出獨有的特點,應該打破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建立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由激趣——質疑——討論——合作——創新五個步驟構成。比如課文《黃鸝——病期瑣事》第一步:導語激趣引入情境。首先向學生提問,黃鸝是什么樣的鳥?有沒有見過?大體描述一下,然后向學生展示黃鸝的圖片。黃鸝鳴聲清脆悅耳,音韻婉轉和諧,一直被人們喜愛,常常成為詩人所吟詠的對象。第二步思索、質疑。喜愛?詩人吟詠對象?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回憶古詩中有關黃鸝的詩句。如杜甫的《絕句》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牧的《絕句》中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第三四步提問、討論。作者在本課中寫到看見黃鸝共幾次?每次情況如何?作者的感情是有著怎樣的變化?(從三個方面入手:見到黃鸝的時間、環境特點及其生存境況)。小組討論,一人做記錄,15分鐘準備時間。第五步創新。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宣讀討論結果。最后發現學生討論、合作成功,效果非常好。課堂氣氛熱烈、思想活躍、積極主動。這樣,本課教學結束,課文的主旨一目了然,對于作者的感情學生也把握得很好。至此,達到了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的良好效果。
4.改進考核方法,從多角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現階段單憑一張試卷考核學生的語文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在考核過程中應根據課程的不同特點采取多樣化的考核方法。形式有閉卷、開卷及口試等。比如理論知識、文學欣賞、應用寫作等可采取筆試的方法。對于文學欣賞、理論見解可要求學生寫賞析文章,增加開放型試題,這樣雖然會增加閱卷難度,但對于學生的鑒賞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提高了創新思維。口試對于考核學生的讀、聽、說能力很有效。職業院校的考核更應重視口試。在平時的考核中加入口試,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訓練的積極性和熱情。口試考核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誦讀、演講、討論、辯論等,通過考核激發學生與人交流的欲望,也提高了普通話水平。教學離不開考核,好的考核方式能夠促進教學的良性發展。
5.加大師資隊伍建設,保證教師隊伍的專業性
在職業院校語文教學改革中,教師是當然的重要主體,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作為學校應該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務修養,改變師資力量薄弱的狀況。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努力創造條件,在學科建設,職稱評審等方面,對大學語文教師一視同仁,這樣,廣大的語文教師在這一崗位才能夠教得安心、專心。然后,在思想上,學校要精心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思想,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加強師德修養,努力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最后,在專業上,學校應積極采取崗位培訓、外出進修等多種方式,夯實教師的專業基礎,擴大教師的專業知識面,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創新是一個國家民族進步的象征,也是語文教學發展的表現。時代在發展,教材在改革,學生在成長,我們沒有理由停留在原有陳舊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上。一方面,對于傳統教學中的合理成分要批判地加以繼承,另一方面,在吸收古今中外優秀的教育教學成果的同時,還要善于根據實際的發展推陳出新。“活動、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即是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在語文活動課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中建立起來的。這里談的只是模式構建的基本框架,更多內容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
[1]成海濤.論職業技術教育的語文課程及教材建設[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08).
[2]劉代琴.中職語文教學應注重實用性[J].成才之路,2011(4).
[3]王同鎖.中職語文教學應突出實用性和專業性[J].考試周刊,2011(1).
[4]鄔閩莉.職專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