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逸航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二中學高二三班 山東東營 257000)
莫讓吸毒成為時尚
何逸航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二中學高二三班 山東東營 257000)
明星涉毒,已漸成“時尚”。這兩年,多明星因吸毒被抓鋃鐺入獄,毒品也成為了娛樂圈一顆難以摘除的大毒瘤。眾多知名歌手、明星被抓,讓眾歌迷眼睛大跌,也讓眾多的粉絲大跌眼鏡,更讓家人、好友為之惋惜。當然,以上只是不同角色的人在情感上一時的跌宕,最為關(guān)鍵的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涉毒對整個社會風氣乃至青少年的影響卻是無法估量的,從這一意義上講,明星涉毒,更應嚴懲,以儆效尤。
抵制毒品 明星吸毒
近幾年明星吸毒事件頻頻曝光,引起大眾和社會的一片嘩然。2015年11月12日,歌手尹相杰因涉毒被警方抓獲,這是尹相杰繼2014年12月25日涉毒事件后的第二次因毒被捕。就在人們還在為尹相杰的不知悔改而唏噓不已時,11月27日凌晨,又傳來歌手毛寧因涉毒被捕的消息。明星,在多數(shù)人眼中是流行和時尚的代名詞。然而近年來,滿文軍、張默、房祖名、柯震東等明星因吸毒紛紛落馬,這不禁讓人們慨嘆:從何時起,吸毒成為娛樂圈的新時尚了?
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現(xiàn)象,他們不僅模仿娛樂明星的外表穿著,更是把效仿明星行為作為時尚潮流的象征。青少年思想尚未成熟,缺乏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如何規(guī)范娛樂圈明星吸毒行為,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明星吸毒現(xiàn)象便是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
在這個“談毒變色”的年代,許多明星卻依舊頂風作案,當問及他們吸毒的原因時,許多明星的解釋都是因為工作緊張,生活節(jié)奏快,導致生活壓力過大。世間百態(tài),每個人的生活雖然各不相同,卻都不可避免的承受著形形色色的壓力。但是正如演員陳道明所說:明星有壓力,老百姓就沒有壓力嗎?百姓的壓力有的來自家庭,有的來自事業(yè),有的來自社會,并不見得比明星承受的少。
一些明星將吸毒作為一種減壓方式,原因有三:一是明星收入高——明星出演一集電視劇或舉辦一場演唱會所得的報酬往往比百姓奮斗一年所得的還要多,所以明星一般都很有錢,吸得起;二是部分明星在發(fā)展自己藝術(shù)道路的過程中,放松了對自己精神上的要求,導致精神空虛,因而通過吸毒來獲取短暫而虛假的快感來滿足自己。第三則是娛樂圈中癮君子確實太多,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錯將吸毒當時尚,從而導致很多人誤入歧途。然而壓力并不應成為吸毒的借口,面對壓力,更多的人采用了健康的減壓方式,如運動、歌唱、旅游等,他們不吸毒,但是他們依舊活開心,滿足。[1]
明星雖然來自于普通百姓,卻擁有比普通百姓更廣更深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青少年容易涉毒,與其容易沖動,自我控制和思辨能力不足有著極大的關(guān)系。青少年很容易受社會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比如娛樂圈毒品泛濫,就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青少年試身吸毒的敏感神經(jīng)。青少年無疑是“追星族”的龐大群體,幾乎每個青少年都有著自己心中的明星偶像,倘若偶像以身試毒,就很容易給青少年造成吸毒“威風”的錯像,效仿吸毒就會蔚然成風。如此一來,吸毒就成了娛樂圈和青少年圈名副其實的亞文化。而在追星族中,又以未成年人、年輕人居多。未成年人的是非觀念還未成熟,極易被自己追捧的明星的行為所影響:想當初偶像小生柯震東吸毒被捕時,萬千粉絲含淚呼喊:每個人都擁有一次被原諒的機會。因為不希望自己的偶像離開銀屏,他們忽視了毒品的可怕性,天真的認為戒毒過程一念之間即可完成,殊不知戒毒后的復吸率高之又高。更有甚者,舉出個別允許吸食大麻的國家為依據(jù),以此宣揚“大麻無害”論,認為禁止吸毒就是不民主,厭惡祖國,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既然明星吸毒產(chǎn)生的連帶效應如此明顯,那么摘除娛樂圈這顆毒瘤就迫切成為執(zhí)法部門、社會公眾需要花大力氣共同面對的問題。其實在影視明星張默、房祖名,再到歌星柯震東、尹相杰等明星吸毒后,無論是執(zhí)法部門、還是社會輿論力量,都給予了嚴厲的“鞭撻”,為公眾樹立起典型的負面案例。但即便是這樣,依然有不少“癮君子”不思悔改,或是視而不見,因再吸毒“二進宮”的尹相杰就是一例;毛寧有如此多的“前車之鑒”卻依然涉毒,也算一例。因此必須加大加重對明星涉毒的打擊力度。
說到底,明星吸毒就是精神上缺鈣,是一種社會的歪風邪氣。當一般的懲治無法為娛樂圈戒毒入藥時,就應當在懲治力度上加大“藥引子”,讓其不敢以身試法,不愿去碰毒。比如,在日韓,對有涉毒藝人的處罰有著很嚴的措施,除了受到社會公眾的指責外,涉毒藝人還面臨著來自演藝界行業(yè)協(xié)會和電視臺的封殺壓力,會直接影響到藝人的星途。在此方面,我們大可效仿國外,加大對明星吸毒的懲戒力。一是法律上的完善。可思考對涉毒明星永久性禁止出現(xiàn)在熒屏上入法,廣電總局和經(jīng)紀公司加大對明星的監(jiān)督力度,拒用、慎用有劣跡的明星藝人,在仕途上加大震懾。二是加強公眾監(jiān)督,建立獎懲機制。對發(fā)現(xiàn)明星吸毒,舉報有功的民眾實施獎勵,對收容明星吸毒,或是知情不報的“同伙”,嚴加問責,形成人人打毒、壓毒良好社會風氣。
莫讓吸毒成為時尚。無論是廣電總局,還是普通百姓,都應該對吸毒明星做到零容忍。封殺吸毒明星看似殘忍,斷送了明星的“星途”,實則是對社會和公眾負責的正義之舉和明智之舉。這一舉動不僅能最大程度的警示明星,使他們更好的監(jiān)督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對藝術(shù)、社會和公眾的責任感,還能促使群眾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堅定吸毒就是違法的觀念,從而構(gòu)建更和諧的社會。
誠然,杜絕毒品絕不僅僅是懲戒吸毒者這么簡單。戒毒專家告訴我們:“想不受毒品的侵害,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嘗試毒品!”國家應該進一步規(guī)范法律法規(guī),在加強對吸毒、販毒人員懲戒力度的同時加大緝毒力度和執(zhí)法力度,減少群眾能夠接觸到毒品的機會。學校及社會教育機構(gòu)應加強禁毒教育與宣傳,除了校內(nèi)定期的禁毒宣傳櫥窗和圖片展覽以外,還應與法律服務志愿者聯(lián)合舉辦法制宣傳講座、“法律與青春同行”以及“法制輔導員進校園”等活動,使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牢固的遠離毒品的意識,讓整個社會“聞毒色變”。對于正在戒毒的人員,強制戒毒康復不能僅停留在戒毒所,還應該延伸到家庭和社會,讓家人在生活中監(jiān)督戒毒人員,并幫助戒毒人員實現(xiàn)就業(yè),使他們遠離曾經(jīng)的生活,開啟嶄新的生活篇章。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莫讓吸毒成為時尚。
[1] 曾愛娜.淺析明星吸毒現(xiàn)象之信仰缺失[J].山東社會科學.2016,12(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