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美(湖北省咸豐縣第一中學)
綠色化學與中學化學實驗改革的研究
楊元美
(湖北省咸豐縣第一中學)
進入新世紀后,國家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并不斷重視環境保護,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化學試驗中的環保問題,綠色化學是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和環保問題而提出的新的化學理念,在化學實驗教學領域引入綠色化學理念是必然趨勢。主要分析了中學化學實驗中引入綠色化學的相關問題。
中學化學;實驗;綠色
中學化學綠色實驗是廣大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筆者在本文中從三個方面研究了中學化學綠色實驗的方式,以求進一步提升中學化學實驗綠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縱觀中學化學實驗,一般都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如氯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在學習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性質的時候,勢必要進行相關實驗,導致環境污染,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但是改變制取上述有毒有害物質的方式,巧妙地設計實驗,在不影響化學實驗效果和目的的同時,促進化學實驗的綠色化。如進行CO還原氧化鐵實驗的時候,教學前教師要自行制備一氧化碳,課堂上用整套設備進行演示,為教學的開展帶來諸多不便,現進行如下調整。
1.實驗原理
加熱草酸鈉制取一氧化碳,加熱一氧化碳還原三氧化二鐵。
2.操作步驟
首先,在試管底部放入約1克晶體草酸鈉,并橫放試管,塞入石棉絨,在試管中部鋪一層干燥氧化鐵(少量),試管口被帶導管的小膠塞緊緊封堵,在鐵架臺上用鐵夾固定,讓導管通向澄清石灰石,塑料袋收尾氣。
接著,用酒精燈同時加熱草酸鈉和三氧化二鐵片刻,當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紅棕色的鐵化物變黑,用磁鐵靠近試管外壁,黑色粉末被吸引,表明三氧化二鐵被一氧化碳還原,擠壓塑料袋,燒掉尾氣,避免出現一氧化碳污染。
3.改進后的優點
該實驗使用草酸鈉制備CO,在一個裝置中同時進行CO的制備和CO的還原實驗,并全部吸收制取的CO,在一個密閉的體系中巧妙地設計實驗,實現綠色化學實驗之設想。
可以從降低藥品濃度、選擇最合適的藥品配比、催化劑、恰當控制反應時間等對實驗條件進行控制,滿足綠色化學實驗的要求。
中學化學教科書中,一些實驗明確要求了藥品濃度和所需量,一些實驗卻沒有這樣方面的要求,我們降低化學藥品濃度和用量,不僅節約藥品,而且提升實驗效果。
(1)降低指示劑的濃度,石蕊、酚酞等濃度可以降低為0.1% ~0.25%,較少酒精用量。
(2)對苯酚性質,降低苯酚濃度為0.5%~1.0%,溴水濃度也可以適量降低為稍濃。
(3)改進定性驗證試驗試劑硝酸銀濃度。配置銀氨溶液,氨水、硝酸銀濃度可降低為1%,通常情況下,離子檢驗中,硝酸銀濃度只需要0.1%,雖然降低了藥品濃度,但是實驗效果并未因此而降低。由此可見,在不影響最終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其濃度,不僅讓藥品的損耗更低,還保護了環境,實現我們追求的綠色化學實驗。
通過降低化學實驗的規模,綜合分散實驗,充分利用反應物;在計算機、多媒體等的幫助下,使用并改進模擬化學實驗,設計出綠色化學理念指導下的綠色實驗。筆者在本文中以氯氣的性質為例,論述微型實驗。
1.實驗設置
其中會設置5個寬度1厘米,長度小于試管直徑的濾紙條,紙條上依次滴有:(1)品紅試液;(2)石蕊試液;(3)淀粉試液;(4)硫化鈉試液;(5)溴化鉀試液;(6)晶體;(7)膠頭滴管(吸有濃鹽酸)。
2.實驗步驟
實驗極為簡單,只需要擠壓膠頭滴管,讓少許濃鹽酸進入試管底部和晶體發生反應,紙條就會出現顏色改變,從而驗證氯氣的性質。
3.改進后優點
改進后的裝置比較簡易,紙條顏色變化明顯,消耗藥品量較少,無污染。組合兩個及以上的化學實驗,讓實驗更具綜合性,避免重復進行試驗帶來的藥品浪費、環境污染,大大提升實驗效率,縮短實驗花費時間,這也是綠色化學理念的內在要求。如改進的演示氯氣性質演示實驗,不僅要收集大量氯氣,而且流程繁瑣,燃燒過程中還會造成空氣污染,有損師生健康,通過上述措施可以很好地避免以上情況,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僅如此,實驗操作的規范性、科學的處理廢棄物等也符合綠色化學實驗的本質要求,這就要求在進行中學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應該深入思考和研究,在不影響實驗目的的前提下,提升實驗的綠色性。
當前,國內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素質教育理念被社會所接受,這就要求中學化學教師深入領會新課改精神,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化學實驗的綠色化程度,保證師生健康的同時也保護了環境。
[1]羅宵山.高中化學“物質的量”學習支架搭建的理論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鄒晶娟.“初中生有關‘鹽’前概念”的探查和概念轉化策略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劉微.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室資源現狀和利用的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