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可(天臺縣泳溪學校)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王升可
(天臺縣泳溪學校)
創新意識是現代教育中被廣泛關注和大力提倡的一種學習能力。隨著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水平的提升,需要將學生的教育從單一的傳授知識向多種技能的綜合培訓轉變。將創新意識融入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對于充分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都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現狀和創新意識能力的發展趨勢做出分析,并對學校的創新意識教學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創新意識;現代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工作
從目前我國的初中教育內容和取得的成果看,初中思想品德是最能夠直觀表現思維創新能力高低的學科之一。隨著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斷開展和現代教育新模式的需要,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觀念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既是現代教育的教學要求,也是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現實需要。
創新是一切事物不斷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也正是因為有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人類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才能夠保持主導地位。初中生對于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通過這一特點,將創新意識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在教學中對創新意識的逐步培養和建立的目的。
梁啟超在文章中寫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由此可見,青少年教育對國家未來發展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養成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學習態度。
1.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造性
一種新教學模式的提出和推廣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但是想要自上而下地改變傳統和原有的教學觀念,就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合。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不能只靠教育部門的一紙命令,而是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就目前的實施情況看,在大部分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許多思想品德教師沒有對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刻理解,或者受限于教學任務和教學指標,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式完全局限起來,不僅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對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毫無作用。
2.教材的時代性不足
時代在進步,教材內容也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更新和豐富。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思想品德》使用的仍然是幾年前的教材,內容以基礎理論知識為主,沒有考慮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年復一年地使用這些教材,不僅使學生感到厭倦,甚至連教師都不勝其煩,在這樣的條件下,怎么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如何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呢?
1.巧妙設置課堂問題,誘發學生的創造個性
所有事物都是矛盾的綜合體,事物本身具有兩面性,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巧妙設置課堂問題的形式,提出辯證性的問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生活經驗進行解答和辯論。問題設計精妙又有價值,如投石激水,對活躍氣氛、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心態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在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要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既有高度又有坡度。問題精妙能很快地使學生興奮起來,激活思維;而留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又可激發思考,引發爭鳴。
2.營造溫馨和諧的課堂氛圍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做到身份平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以朋友的身份,關注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無壓力的環境中,充分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3.開拓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的第二課堂空間
思想品德教學不同于一般的知識理論教學,其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在教學期間,應當適時地開展一些趣味活動,例如,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提升創新能力等。開拓課外第二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熱情,保證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堂的興趣。
4.開發初中生的創新性意識和創新性思維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創新意識能力培養,歸根到底學生才是主體。教師只有將學生的創新能力擺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假設和想象,時刻讓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環境之中,才能夠激發初中生的創新能力,強化創新意識,才能在學習和實踐中建立自己獨特的構思,敢于標新立異。對于思想品德教學來說,課堂教育只是初期階段,其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生活中。因此,學生只有將創新意識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社會中,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才是初中思想品德創新意識教育的根本目標。
[1]楊海燕.淺析初中思品教學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J].現代交際,2011(6):144-145.
[2]唐瑜.初中思品教學中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學研究,2013(22):155-156.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