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榮俠
(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學)
高中生地理素養的培養要求探析
任榮俠
(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學)
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科學,連接著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而地理學知識是地理素養的基礎,地理素養又跟學生的綜合素質息息相關,所以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教師需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中既增加學生的地理知識,又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高中生;地理素養;要求
隨著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積極探索一條具有特色的素質教育之路顯得尤為重要。高中地理教學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而地理素養又包括物質、精神和社會這三個層面,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好學生的學科能力,既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又適應當前的高考形勢。
地理素養表現在三個層面上,分別是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和社會層面。物質層面指學習者在地理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學習行為;精神層面則是指地理學習者的個性特征及心理品質,其中包含學習地理學的學習動機、學習意志、學習態度等;社會層面則是指地理學習者本身所帶的社會屬性,表現為地理學習者的社會傾向以及品德素養等。地理素養是復合性的,其中包含了地理科學素養、地理人文素養以及地理技術素養這三部分,但這三部分之間又是相互包含的,所以地理素養的培養任務也就顯得十分艱巨。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興趣是成功的前提,但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大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只是因為考試的需要,學習的地理知識也具有局限性,學的大部分都是針對高考的知識點,而那些與高考無關緊要的知識點就會被忽略不講,所以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而只是為了應付高考而進行的地理知識的記憶與練習。因此,面對現代的素質教育要求,需要學校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改變地理學科的教學策略,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這樣才能既適應高考的要求,又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讓學生獲得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和能力。
(一)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把目光狹隘地聚集在高考上,而是應該高瞻遠矚,為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展所考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地理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地理學科知識,讓學生能夠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地理知識學習,而是能夠走出課堂,充分發揮自己的地理學科才能,并學會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培養自身的地理素養。如,在教學“自然災害”時,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災害發生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能夠增加感知力,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讓學生思考并討論災害發生的原因,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能力,然后學生之間進行團隊的交流分析并輪流進行講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知識。
(二)提升自然地理知識
實踐是自然地理學習的關鍵環節,因為在自然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需要開展氣候、地形、水文、地貌、資源、環境、天氣等方面的測量、考察及調查,所以自然地理的學習十分考查學生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地質災害、自然災害或者自然環境等課程的時候,可以合理地利用學校的資源,積極開展相對應的實踐課程。首先,學校可以在合理劃分時間和空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地理課程的實驗教學,增加實驗教學的內容,使地理的原理更易于學生記憶與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其次,教師需要靈活地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增加地理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地理素養;然后,學校需要加強對地理學科素養的重視,利用信息等技術手段為學生的地理素養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提升人文地理知識
人文地理深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影響,相關的理論變化速度也非常快,因此,人文地理方面的題目創新程度也較快,但是人文地理又是高中地理學習的關鍵,所以人文地理也是高中生學習的難點,同樣需要進一步的突破。高中階段學習的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這兩個方面,所以可以制訂針對性的學習策略來提高這兩個方面。第一,讓學生樹立起“以人為本”的人文觀,然后學會從人的角度去認識、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第二,培養學生的人文地理實踐能力,并學會設計人文地理的實踐方案,然后根據方案需要進行調查,分析社會問題的產生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第三,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體驗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學會思考總結,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問題時的解決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地理人文素養。
高中地理考查的題目大都是原創題、新情境和新材料題為主,對學生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再加上原理原律便能夠解決。因此,學生在高考考試中的成績,主要取決于學生平時的知識積累和地理素養的培養。如在考查非洲剛果盆地的一道題中,要求學生根據等高線判斷地形類型,根據地理位置、地形等特點判斷河流的流量大小。這一道題也很好地考查了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和學科能力,面對這種類型的題目,只有學生注重平時地理學科素養的積累和培養,才能更好地解決高考中類似的題目,取得良好的高考地理學科成績。
面對著不斷進行的課程改革,在培養高中生地理素養的道路上還需要進行不斷地嘗試與努力,首先需要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潛能。同時,地理學科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所以地理學科教學方案的設計以及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多聯系生活,聯系身邊發生的事情,運用地理學知識去分析現狀,解釋現狀,然后使用地理技能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主動地觀察思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從而培養高中生的地理素養。
[1]陳佑清.符號學習與經驗學習在學生發展中的關聯與互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24-32.
[2]王建華.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34):61-62.
[3]卿敏.中學地理教學中提升學生素養的探討[J].吉林教育,2011(2):65-67.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