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紋
(遼寧省莊河市第四高級中學)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滲透
趙紋
(遼寧省莊河市第四高級中學)
高中生物教材中蘊藏著許多法制教育的知識,在教學中要結合本學科特點去挖掘教材中法制教育的關鍵點,精選教學案例、聯系實際,努力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法懂法,達到及時幫助、引導學生遠離犯罪、珍愛生命、保護環境的目的。
生物教學;法制教育;滲透
高中是學生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對高中生進行法制教育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實施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高中生物課本中有大量的法制教育知識,在教學中要根據本學科特點去挖掘教材中法制教育的關鍵點,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法懂法,達到及時幫助、引導學生遠離犯罪、珍愛生命、保護環境的目的。
教師要充分掌握教材內容,把書中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文獻、案例等進行收集整合,為高中生物教學進行法制教育滲透做好準備,找出全套書共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條例》《草原法》《水法》《農業法》《環境保護法》等國家法律法規。
在生物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滲透必須將教學內容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不能將生物課上成法律課,也不能漠視教材內容所涉及的法律知識,這就要求在進行生物教材與法制教育整合、構建法制教育知識網的過程中,要找準關鍵點,特別是對于人體生命的研究與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等方面,要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科學的重要性,并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導他們成為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在教學中高度挖掘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對學生循序誘導,進行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滲透。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與法制教育相關的內容,如在必修1中《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教學中提到保護生物發菜,因與“發財”諧音,導致過度采挖破壞了生態,違反了《環境保護法》第二十九條及第三十條。但是當前農村的現實生活中,還有少數人為了個人利益違反法律法規,大肆獵捕或販賣瀕危動植物來謀取暴利,破壞生態環境、物種多樣性。
必修2中《人類遺傳病》提到的遺傳病由基因或染色體異常導致,而近親結婚會導致遺傳病發生的概率增大,所以我國《婚姻法》中明確規定禁止近親結婚?!峨s交育種與誘變育種》中提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選修3中《植物細胞工程》提到的人工種子,可與現今社會中的假種子、劣質種子相聯系,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一條以及第四十六條。
必修1中《細胞的生命歷程》介紹了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過程;必修2中《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提到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過程;必修3的第1、2章講述了人體的內環境穩態和生命活動的調節;選修3中《胚胎工程》專題中詳細介紹了體內受精、體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養和發育,這些章節都可以涉及我們對生命的思考。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除了對法律知識的無知,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漠視,我們應在生物授課過程中重視生命的來之不易。從生殖細胞的形成、精子的獲能、卵子的準備到在輸卵管形成受精卵,在子宮中進行的早期胚胎的發育,與子宮建立組織聯系,再到個體出生,最后個體的生長發育,都需要經過漫長且艱辛的歷程,任何的生命都是寶貴的、不可替代的。在此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并交流,真正意識到生命的珍貴,法律的威嚴,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高中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積累知識和能力的時期,他們具有獨立性、逆反心理強、攀比心重、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理智、易沖動的年齡特點,所以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的階段,所以生物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去關注、引導學生的心理發展,使他們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進行法制教育滲透,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和人格,不能訓斥、諷刺挖苦學生,要相信學生的天性和認知力,要循循善誘、動之以情,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形象生動的例子、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滲透,使學生不僅能嚴于律己,還可以進行法律知識宣傳,惠及大眾。
總之,利用高中生物教學進行法制教育滲透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優勢,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我們還需繼續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為學生創造出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1]夏申平.法制教育在生物教育中的滲透[J].生物學教學,2013(8).
[2]管桂翠.高中生法制教育長效機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2.
·編輯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