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傲
(江蘇省常熟中學)
談教師如何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學習
陸家傲
(江蘇省常熟中學)
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的學習,學習效果才會最佳,這已是教師的普遍共識。為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即教師的情感魅力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的情感驅動力;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保障;教師富有針對性的激勵性評價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手段。
主動參與;情感驅動;激勵性評價
現今,英語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不滿意的現象較為普遍,主要表現在課堂效率低,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習狀態不佳,處于被動接受,掌握的程度低;教師與學生產生教與學的矛盾對立,課堂學習氛圍消極。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學習效果才會最佳,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改變策略。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們的教育一直把知識和智力作為人的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而忽視了人的內在動力情緒的變異,也就是情感,情感問題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情感其自身就有內在的決定人的行為指向和行為強度的力量。正因為情感有這種特殊的功能,所以教師用自身豐富而高尚的情感魅力去影響學生,這不僅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而且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直接感染作用。教師真實、真正的情感投入必定影響學生產生共鳴,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圍,促進教與學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一節英語的公開課上,面對后面聽課的領導學生不免有些緊張,怎樣讓學生能夠放松,投入到學習中來,我用自己的范讀領著學生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這節課上老師用深情的朗讀打動了學生,學生自發地鼓掌,已然忘記是一節公開課。學生不僅被文章所感動,更為老師的真情演繹而折服。教師用飽滿的情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情感,彼此之間產生共鳴。
教師的言行舉止也能在無形中影響學生,潤物細無聲就在舉手投足之間。教師的一言一行來自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熱愛。教師懷抱尊重之心,必定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教師在參與學生活動時俯下身子,低下頭,看似是距離的改變實際是心與心的距離拉近。把頭放低是以一種低姿態與學生相處,教師的這種低姿態能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新課標明確規定:“英語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痹谶@里著重從課堂導讀談一談具體做法。
1.借助導入,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狀態,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情感
首先,精心設計每節課導入內容、導入語言、導入方法與手段。例如,在一節學習M3 U2 Reading English and its history的課上,學生已經連續上了四節課,并且上一節課教師拖堂了五分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浮躁、厭煩的心理狀態可想而知。怎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中呢?我運用了視頻導入的形式——收看《舌尖上的英國》,學生發自內心的笑聲打破了沉悶的課堂。這段視頻不僅導出了上課內容,還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并迅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進而為師生學習新課內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然,導入素材的選擇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緊扣教材要求?!渡嗉馍系闹袊肥茄胍暉岵サ拿朗愁惣o錄片,學生對此耳熟能詳,而《舌尖上的英國》是英國人自拍的自黑搞笑視頻,兩者的關聯性使學生對這段視頻極其感興趣,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課堂上來。而視頻的內容也和課文內容相關,使學生對了解英國的語言和歷史有了心理上的準備。因此,選用源于現實生活的導入材料這種導入方式,將學生的生活與教材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學生對此有一定的感悟和體驗,也更易于理解所要教授的內容。由此而引出的教材內容也不會讓學生感到與生活脫節,從而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2.充分利用課堂中新生成的資源進行環節間的導入,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
課堂中隨時可能產生很多新生成的問題,教師恰當地利用這些資源,不僅可以解決問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一節習題講評課上,學生完成鞏固練習后,師生一起校對并講評答案。這時,一生提出閱讀理解最后一道有關作者的意圖題應該另選其他答案。我抓住學生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辯論。不同意見的學生之間的爭辯再次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由簡單的答案分析,轉化為再次細讀文本,并請學生歸納出解題技巧和方法。
教師抓住了轉瞬即逝的新問題,運用恰當的處理方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間,為學生營造了寬松和諧的氛圍,讓他們學得更主動、更輕松。在爭辯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使學生產生學習需要,逐步樹立學習信心
在試卷講評課導入素材的選取上,教師大都會使用考試成績的分析作為導入,由于每個人的著眼點不同,效果也不同。例如:
方式1:教師逐一出示每一個分數段學生的名單,分為優、良、中、不及格四個級別。
方式2:教師整體分析了近期幾次學生考試成績,通過數據比較成績的上下浮動趨勢。
方式3: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某道題的失分原因,如不熟悉語法規則。
以上三種不同的導入方式取得的效果也不相同。案例1鼓勵一部分學生的同時也在打擊另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可以設想這部分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能否有學習的信心。案例2和案例3是我經常采用的方式,它著重于分析原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學生在分析、比較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重拾信心,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存在,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不存在誰聰明誰不聰明的問題,而是存在哪一方面以及怎樣聰明的問題。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教師通過激勵表揚,甚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可以讓學生找到自信,心理上感覺教師也是尊重他的,就會得到認同感,產生成就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是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p>
教師評價的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不僅可以評價學生答案的對錯,還可以評價學生思考的角度、回答問題的狀態,等等,不同角度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斷進步?!敖處煶錆M魅力的課堂評價語言,雖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雖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學生?!苯處熞朴诓蹲秸n堂生成,通過巧妙的評價處理課堂上的意外,讓評價恰到好處。如當課堂上學生由于緊張不敢回答問題時,可以這樣說:“Don’t be nervous.Iknow you have a good head for English.Why not stand up and show yourself?You can do it!”學生在我的鼓勵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帶動了其他學生主動參與。
教師用心表達出的語言,不論是書面語還是口語都可以激勵、感染學生。除了課上通過語言激勵外,作業試卷上的評語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例如,在一位有進步的學生的英語默寫本上可以這樣寫:I’m glad you studied well.I hope you’ll persist in your efforts.在一位考試考砸的學生的英語試卷上可以這樣寫:You’re very gifted in English,but you need to work harder.I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教師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學生的欣賞,自然會贏得學生對老師的認同感和親切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自然而然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的確,教育不是說教,也不是我們教師把自己頭腦中的思想、觀點和知識搬到學生頭腦里的簡單過程,它是師生情感相互影響和雙向交流的過程,上述三種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手段,促使師生之間關系更融洽、更和諧,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的氛圍中更樂于學習,更愿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故而英語學習的效果明顯提高。
[1]葉露.淺談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5):230.
[2]徐學福,房慧主編.讓學生做自己的老師:名師講述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編輯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