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影
(長春市綠園區雙龍小學 吉林長春 130112)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程麗影
(長春市綠園區雙龍小學 吉林長春 130112)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石,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應用感知等能力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出現一種刻板枯燥的狀態,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實現,難以形成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為此,我們在遵循課程標準指導的基礎上,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論述。
小學語文 課堂效果 教學創新 多媒體
隨著教學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教學已不滿足于對教材的掌握,更注重課堂教學的多元化以及學生能力的發展。為了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我們需在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上下功夫。
小學語文教學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也就是說有效教學的實現應基于這三點之上,但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實踐中,老師一般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應試成績的提升方面,沒有關注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并未給予足夠關注[1]。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小學語文考評一般都偏重于理論知識,使得語文教學呈現出讀、背、練的刻板訓練方式,學生缺乏積極性和自主研究的熱情。由于小學語文課程改革進行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并未充分意識到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對于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仍然采用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調動,這是造成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語文學科來說,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學評價也不能單一地歸結為對知識學習的評價,部分教師沒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忽略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更新。
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能力發展的載體,強化能力培養能夠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首先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能夠主動回答問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2]。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將絕大部分的教學精力都集中在學生語文考試成績的提升方面,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并不重視,這也嚴重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其次,為了達到提高教學實效性的目的,教師勢必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提高對學科的認識,不斷改變教學方法,能夠將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進行有機結合,以學生的發展作為出發點,提高學生能力。再次,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語文學科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語文學科在改革中面臨著許多機遇,同時也受到瓶頸的影響,部分教師將語文教學變成一潭死水,教學創新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發展,也會影響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想要構建良好的課堂模式,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3]。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要想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高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老師應該在更新教學觀念的基礎上,敢于打破傳統教學形式的約束,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逐漸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一條適合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特點的全新教學路徑。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并且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正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化差異,摒棄傳統的一刀切式教學形式,及時調整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的教育,從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升教學效果,必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引入多種教學要素,讓學生深入語文知識體系,提升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在開展《荷花》教學時候,要通過有效的課程設計,層層導入教學內容,讓學生逐步深入學習,體會教學內容和情感,提升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4]。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教學導入效果,必須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釋放課堂教學活力,進一步幫助學生夯實和提升語文學習效果。舉例來說,學習《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一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進行延伸,幫助或者指導同學們搜集相關的材料,比如說搜集科學來源于生活的實際例子,同時如果時間充裕的話,也可以讓有能力的學生對于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觀察,并模仿寫一篇文章,強化對寫作體系總體脈絡的把握,這樣一來,學生的資料充實了,學習效果也就能得到提升。
對于媒體教學的應用,老師應該積極的創新和改變小學語文教學形式,從而利用多媒體設備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等模式,不斷豐富多媒體教學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并且逐漸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積極與學生開展互動,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改變傳統的低效率教學現狀[5]。除此之外,老師不能僅僅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還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強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學習和討論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知識逐漸內化成學習能力,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在情景教學、多媒體應用、問題意識培養等多個方面呈現出持續發展的態勢,小學語文一線教師也在工作中錘煉自身素養,提高學科認識,將更好更新的理念灌注于教學之中,結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小學語文的不斷推進,我們相信,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會成為語文教學的新常態。
[1]李長云.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未來英才,2016(23):188.
[2]劉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6(12):前插2.
[3]楊宗濤.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21):78. [4]張玉芬.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5(11):125.
[5]周紅志.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