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平
(四川省涼山民族師范學校 四川涼山 615000)
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張衛平
(四川省涼山民族師范學校 四川涼山 615000)
物理教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強化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文中首先對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過程進行了概述,然后重點從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強化創新思維訓練、嚴格遵循物理教育教學原則、加強創新技法訓練等方面分析了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以期對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所借鑒。
物理教學 創新能力 價值觀 策略
現代教育必須要與時俱進、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必須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物理教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強化學生的探索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都必須要以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為基礎[1]。那么,在物理教學中,如何、是否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成為衡量我們廣大的物理教師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尺度。一般而言,個體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是一個持續的、復雜的、系統的過程,主要包括特殊的創新能力與自我實現的創新能力等兩種創新能力,前者主要指的是以發明家、科學家為代表的等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創新能力,而后者則主要指的“普通人”為主的所產生的新的想法、新的看法等,對于我們廣大的物理教師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核心就是提升個體的自我實現的創新能力,從而為培養杰出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要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要的就是需要我們廣大的物理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物理課堂教學的“主調”,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某種程度上來說,意識、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這就意味著要培養個體的創新能力就必須要要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2]。實踐中,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1)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適當的滲入物理學史教育,恰到好處地將“名人”在物理學領域的重大發現、發明融入到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來,比如,瓦特是怎樣發現振動現象的,并由此受到啟發發明了足以載入人類發展史冊的蒸汽機的,久而久之,學生的主動、細致的觀察意識、觀察能力就會發生積極的變化,從而為樹立、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夯實基礎;(2)教師要善于在物理課堂上激發個體的探索欲、求知欲,學生的探索欲、求知欲越強,則意味著他們創新的驅動力就會越強,他們就會傾向于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物理新知、探索浩瀚的物理知識海洋,從而為培養、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提供可靠的保障。
培養、強化以及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核心環節”,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廣大的物理教師必須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強化創新思維訓練,以為提升個體的創新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3]。所謂創新性思維,簡單的來說就是對現已知的事物進行新的思考、對未知的事物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個體創新性思維是其創新活動開展、智能結構的關鍵,實踐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點: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引導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不受常規限制、拓寬思路、多維度思考問題、尋求變異,從不同的視角、方向去思考問題,探究解決物理問題的新方法、新模式;固化學生的“求同思維”,求同思維是求異思維的基礎,學生只有在認同物理真理的前提下,求異、創新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集中思維,發散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從已有的、已掌握的物理信息中多方位的來解決物理問題,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想象能力,開闊學生的思路,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然后,在引導學生運用集中思維在諸多的可供選擇的方案中優中選優,得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久而久之,學生的創新思維訓練的目標就會得以實現。
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人才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重要目標之一。創新是現代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創新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靈魂。每個個體都擁有創新的潛能,只不過這種創新潛能的高低不同罷了。在物理學科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廣大的物理教師在培養創新人才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探索性原則、醫生為本的原則、個性化原則、動態化原則、民主性原則以及綜合性原則等幾個原則,充分發揮學生在物理教育中的創新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由被動的學習物理知識向主動地進行物理領域創新轉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創新欲,深入挖掘個體的創新潛力,不拔苗助長,穩步、梯度推進,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4]。
學生在物理方面的創新能力最終還是需要通過“物理成果”來體現,比如,創新假設與設想、創新活動的有效性、創新結果的價值等等都必須要借助最終的評估結果來衡量,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物理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創新技法訓練,向學生傳授物理學科發明創造的經驗、技巧、設想以及具體的方法,幫助學生捋清物理領域發明創造的過程中提出疑問、分析問題、解決疑問的具體流程,切實拓展廣大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廣度、深度,達到提升個體創新實效的目的[5]。實踐中,比較常用的創新技法主要包括設問發明法、智力激勵法、列舉發明法、中山正和法、組合發明法等多種技法,重點講解哪些技法,這與物理知識模塊、個體創新需求有關,只要我們廣大的物理教師擁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就必然能夠做到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創新技法,達到培養、提升個體創新能力的目的。
[1]張久成.淺析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絲路(下旬),2016,(04):112.
[2]李震.探究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6,(16):162-163.
[3]賀虎.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134.
[4]楊盼盼.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漸進培養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0):264-265.
[5]王中.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