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義
(貴州省赫章縣可樂彝族苗族鄉大坡小學 貴州畢節 553200)
如何指導低年級的孩子寫好看圖寫話
徐 義
(貴州省赫章縣可樂彝族苗族鄉大坡小學 貴州畢節 553200)
作文是每個小學生都應該掌握的,一、二年級主要是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低年級學生剛剛跨入寫作的門檻,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寫作的重點也是難點,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提高兒童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
觀察 想象 條理 說寫結合 積累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一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看看圖上有什么?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
1.仔細觀察,判定時間。時間的判定需要學生把圖片內容提示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綜合分析。要想判定圖片的時間,需要讓學生首先明確什么圖像能代表時間,這要有一個生活的積累。
2.地點和人物的觀察。地點的發現一般來講比較直觀甚至一目了然,地點判斷也得建立在社會生活基礎上,特殊的地點判斷也要求孩子多方考慮,再下定論。在時間地點基本得到明確后就要觀察人物了,這是觀察重點。
3.事情的觀察分析。圖上的人物動作,表情一般能比較直觀反映出畫面人物在做什么?在事情的觀察上需要孩子們有極大想像空間,敘事要完整有連續性和必然性,從最初的訓練出發要培養學生寫完整話的習慣。這對他們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在比較準確地全面地觀察畫面以后,要進一步培養他們有步驟地、按一定順序來觀察畫面的能力。
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從哪里能看出時間呢?小朋友就要仔細觀察人們身上穿了什么,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如果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測是冬天。再看場地是在公園,人們都在鍛煉身體,顯然人們是在公園里晨練,從而知道圖上畫的是早晨。因此理清圖意,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測很重要。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老師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學生把不會思維的想象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為會說話的。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的想象自由馳騁。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創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因為低年級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盡量讓學生創新思維,進行大膽想象,想別人還沒有想到的,說別人還沒有說過的。
例如:《老師說他做得對》這幅圖,在引導學生觀察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想象。
1. 根據圖上內容你覺得事情發生什么地方?(第一幅圖是在教師里,第二幅圖是在辦公室)
2. 想象:小明看著自己卷子上的一百分會怎么想?周圍的同學會有什么反應?當小明發覺自己錯了一道題時,他的想法會有怎樣的變化?
3.小明怎樣來到辦公室里?老師和小明的動作、神態會怎樣?
問題提出后,讓學生仔細看圖,踴躍發言,豐富想象。然后,我又讓學生把看到的、想象的用完整連貫的話說出來。這時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暢所欲言,只要符合圖意,說的越新穎越好,越有創造性越好。學生說的即使有一句話、有一個詞是對的、好的,老師都要給以肯定。
1. 說話訓練也是提高學生寫看圖寫話的一種主要形式,它是讓學生充分觀察圖畫,思考圖意的基礎上進行口頭表達訓練。在看圖寫話前,首先指導學生先看好圖,讓學生說說圖畫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抓住重點,尤其是針對圖中想象部分的描述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大聲說出來。當孩子口述內容時,說得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老師可以適當加以提示,促使他們說話水平的提高。把自己想說的內容表達完整后,再聽聽別的小朋友說。這樣做既可以使大家互相交流對圖的理解,相互填補彼此頭腦中的空白,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 就是在學生說得基礎上,把說得內容寫出來。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我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幾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干得怎么樣”就行了。慢慢地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我要求學生不僅要寫完整,更是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當然,要針對學生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多鼓勵,多表揚,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寫話興趣。
1.規范的格式。
開頭要空兩格,如果有兩、三幅圖的,可以寫成段落的形式,即開頭要空兩格,每幅圖分為一段來寫,每段開頭都要空兩格。
2. 正確的標點。
寫話像說話,說話不可能不停頓不喘氣,一直講下去。那么停頓或喘氣之處就要加逗號和句號。一句話沒說完點逗號,一句話說完了點句號,表達疑問用問號,發出感嘆用感嘆號。還要提醒孩子,標點符號也算字,要占一個字的距離,即占一格。
3. 通順的語句。
通順的語句是寫話最基本的要求,若語句都不能做到通順,還談什么寫具體,寫生動呢?這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瓶頸,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小,本來說話就有些顛三倒四;另一方面因為孩子的說和寫是脫節的,往往說得很好,但寫下來就變了樣。怎么辦?方法就是:練習。對于說話顛三倒四的孩子,要讓他們多說,在說的過程中幫助他們調整語序,理清條理。對于說寫不一致的孩子,提醒他們,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寫。另外,要想讓孩子的寫話通順流利,平時得多寫寫,如堅持每天寫一兩句話,每周寫一兩篇小日記等。
4. 不寫錯別字。
在寫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寫錯字、別字。沒學過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要做到一個字不錯,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的,這需要平時有扎實的識字、寫字的基礎。但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向此方向努力。
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象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因此,老師還要多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在家要經常講故事給孩子聽,并鼓勵孩子們自己講故事。為了擴大閱讀面,老師還要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兒歌、寓言、謎語、漫畫、名人故事、成語故事等。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閱讀。在閱讀時,認認生字,劃劃優美詞句,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能促使學生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為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對低年級學生進行作文起步訓練,教師要注重引導課外閱讀,善于利用課本資源,充分激發學生想象,帶領學生實踐。只要孩子們觀察細致,想象合理、富有創新精神,就一定能寫出條理清晰、內容具體、完整感人的作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