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瑋
(新疆伊犁州奎屯市第一小學 新疆奎屯 833200)
數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陳 瑋
(新疆伊犁州奎屯市第一小學 新疆奎屯 833200)
在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數學方法就是從某一些具體的數學認識過程中提煉以及概括出來的精髓,它揭示了數學發展中的普遍規律,對數學的發展起著導向性的作用,能使學生領悟到數學中的真諦,是數學教學中的靈魂所在。本文對小學數學中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小學數學教育 教學方法 運用
在數學中,兩個集合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和相互對應的關系,同樣,人的思維想法在現代化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相應的對應關系。在進行數學的教學活動時,常會采用實線或是虛線,以及箭頭等多種的數學圖形將各個數學元素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例如:算式同數字的結合,量和量之間的結合等,用此種方式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培養出良好的對應思想模式。
在數學的教學中,主要是研究數和形之間結合后的結果,而如何將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有效的結合起來,通過數學方法找出問題,分析出問題所在,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數形結合的重點內容。通過運用簡單的數學示意圖以及符號和圖形,培養學生的形象和抽象思維,使學生們認識到各個數學原理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數學的原理中領悟到最簡單與最本質的特性,這一過程就稱為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不但能讓學生簡單明了的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還能有效的解決數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在解決應用題時就可以運用畫圖形的數學方法。[1]
在數學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就有符號,同樣也是數學邏輯中的重要基礎之一。數學符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知識結構,能有效的解決各種的數學問題。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充分的掌握好各種符號的特性功能,建立起符號化的思想模式,并不斷的起發學生,讓學生知道怎樣去運用這些數學符號,了解符號的實際的內在規律,為今后學生學習數學理論知識時提供有利的條件。在現在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的數學符號,教師應依照這些數學符號進行系統的有條理性的教學,將數學符號徹底的貫徹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2]
在研究一般性性問題之前,先研究幾個簡單的、個別的以及特殊的情況,從而歸納出一般的規律和性質,這種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稱為歸納思想。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就是歸納思想的應用過程。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運用歸納思想,既可認由此發現給定問題的解題規律,又能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現新的客觀規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題。因此,歸納是探索問題、發現數學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維過程中的一次飛躍。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先由直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算出其內角和度數,再用猜測、操作、驗證等方法推導一般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后歸納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這就運用歸納的思想方法。
把一組對象放在一起,作為討論的范圍,這是人類早期就有的思想方法,繼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維對象,如數學上的點、數、式放在一起作為研究對象,這種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為一種思想,在小學數學中就有所體現。在小學數學中,集合概念是通過畫集合圖的辦法來滲透的。例如:用圓圈圖(韋恩圖)向學生直觀的滲透集合概念。讓他們感知圈內的物體具有某種共同的屬性,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一個集合。利用圖形間的關系則可向學生滲透集合之間的關系,如長方形集合包含正方形集合,平行四邊形集合包含長方形集合,四邊形集合又包含平行四邊行集合等。
運功以及變動是現實生活中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函數思想的精髓之處就在于它是運動的,變化的,通過運動和變化的觀點區反應客觀事物數量間的相互聯系以及內在的規律。對于小學生對函數的概念的理解是有一定的過程的,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處理一些問題時就必須要做到心中有函數的思想,并注意滲透函數的思想。在小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教材中有出現了函數的思想,如在《20以內進位加法表》中加數的變化引起的和的變化規律就是函數思想。[3]
數學極限就是,在有限中探究無線,在量變中掌握質變,在近似中了解準確。數學極限方法不但是數學方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還是事物轉變的關鍵內容,只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數學極限的方法,才能有效的運用這種方法。教師在進行概念的教學時,例如:在講解奇數和偶數以及自然數時,應向學生詳盡的闡明自然數是無限數,且奇數和偶數的相應個數也是無限數,使學生們認識到無限的概念。教師在針對循環小數教課時,應當舉例進行說明,例如1÷6=1.6666…是循環小數,也就是所得的結果是無限循環小數,無法寫完寫盡的,這是可用≈進行表示。
所謂生活情境教學方法就是在數學教學時,通過例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將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融入到生活中,是學生們能學以致用,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雖然對于小學生,其生活經歷較少,但也要保證他們在目前的生活經歷能同所學的數學知識能有效的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在進行加減法的教學時,可以舉例一些生活中買東西的例子,或者是在生活中丟掉一些東西或是吃掉一些東西的例子等。通過舉一些小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經歷事情,引導他們集合自身的生活實際來思考數學問題,讓問題變的越來越簡單,越來越生活化。
總之,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所在,而方法則是數學的行為。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將教學方法滲透在數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領會思想方法,幫助學生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效率,提高學生數學應用意識,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
[1]黃希鋒.幾種典型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4):52.
[2]王林.小學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踐與思考[J].課程· 教材· 教法,2010,(9):53-58.
[3]付霞霞,代俊豪.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