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劍
(南昌市麻丘高級中學 江西南昌 330043)
初中物理簡單串并聯電路教學難點分析
江 劍
(南昌市麻丘高級中學 江西南昌 330043)
簡單串并聯電路題歷來是初中物理的難點,也是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同時多次的出現在中考的試題當中,由于這種試題綜合性強、設置的障礙比較多,那么就導致如果學生學習的不夠扎實,那么就會在做題過程中感到很難。同時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的是“題海戰術”,這樣不僅無形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課業負擔,同時特遏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改進簡單串并聯電路問題教學。所以本文就是簡單的探討一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簡單串并聯電路的教學難點。
初中物理 電路教學 難點分析
想要學好串并聯電路的有關知識,那么學生必須要進行一些簡單的電路實驗,只有這樣才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體會,從而更好地學習整個電路知識。但是當前很多初中教師都只是為了簡單地提高學生的考試能力,而開展初中物理電路實驗教學的,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的鍛煉學生的獨立自主完成實驗的能力,而是教師自己片面的傳授和講解課本上的一些理論知識,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只知道理論知識而不能做到舉一反三,甚至連結合實際生活都做不到,由于初中教師普遍的認為學生的學習最終是為了中考,所以,大多數物理教師認為實驗教學不僅浪費教學時間,而且浪費學生的學習精力。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教師忽略了串并聯電路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學生可以在電路實驗過程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的效果,并且,充分的進行串并聯電路實驗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1]
在初中物理串并聯電路的教學過程中,串并聯電路知識本身具有整體的嚴密性,這就是說明在電路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內容是環環相扣的,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可持續學習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在簡單的串并聯電路的學習過程保持充足的動力。但是由于整個串并聯電路的教學時間與過程比較長,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把握學生的掌握情況。不能很好地做到學生的復習以及預習的環節,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生脫節的現象,也就是學習后面的知識,忘記了前面的知識。[2]
串并聯知識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相關的知識點比較復雜,同時有一些不同的名詞之間的差別比較小,這在很大程度上妨礙教師的教學過程,同時由于概念的混淆,也導致了學生對串并聯電路學習的興趣不高。
學生過去已經掌握的一些知識、技能等,都有可能在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技能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干擾作用,從而使得后面的學習產生了困難。隨著學生知識量的增加,使學生對相近、相似知識的辯別越來越困難。從而導致學生對一些串并聯電路的知識點混淆的程度越來越大,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現在的學習串并聯電路的知識,同時對學生的學過的串并聯電路知識也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初中物理簡單串并聯電路課程的開設并不只是為了應付教育改革標準,而是在真正的意義上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重視簡單的串并聯電路的教學,讓學生能夠經常的復習電路知識,將學生的思維教學重視起來。同時也要讓學生加深對簡單的串并聯電路的理解。讓學生成為全面綜合素質發展的學生,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效率。
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主要還是靠學生自己去實踐、去操作的,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豐富的物理串并聯實驗活動,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下物理知識的魅力。就比如讓學生在實驗室進行一些簡單的串并聯電路的連接與串并聯電路的相互轉化等試驗,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本上一些知識的理解。以此來鍛煉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并且讓學生發現物理實驗中的一些樂趣,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真正意義上熱愛物理實驗教學。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也是整節課開展的主要人物,學生的一切問題與知識都是通過教師來講解,從而來獲得相應知識的。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去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簡單串并聯電路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自己復習,充分的發揮學生自己主動性,讓學生自己獲得學習的第一體會。然后應該由教師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自己不理解知識點的記憶,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原本的教學模式,現在應該的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熱情。[3]
總之,在初中物理課本知識中,簡單串并聯電路知識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密切聯系,另一方面對學生今后學習電路知識起到鋪墊作用。但是,由于學生初次學習電路,往往會感到很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起高度的重視。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到簡單串并聯電路的有關知識點,教師積極的開展一些實驗,讓學生在內心喜歡上簡單串并聯電路的有關知識,這樣可以勾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去學習,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1]于新貴. 彰顯定性法與定量法內涵的教學策略——以電功率教學為例[J]. 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6,(02):148-150.
[2]朱喜香. 中學生電學概念理解策略的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
[3]剛會昌. 初中電學綜合題的通用解法[J]. 渤海學刊,1998,(0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