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陳 成
(1.廣西華僑學校 廣西南寧 530007;2.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 廣西南寧 530007)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發展模式分析
張 敏 陳 成
(1.廣西華僑學校 廣西南寧 530007;2.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 廣西南寧 530007)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職學校開設面向所有專業的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學生通過這門課程,掌握有關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操作技能和Office辦公應用操作能力,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有很大影響。本文對傳統教學模式和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教學模式進行探討。為培養學生成為稱職的職業人員提供探索性的思路。
工作過程 中職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發展模式
2009年,教育部將繼續推進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努力提高現代計算機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水平。《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職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為不同專業服務的應用性課程。課程的合理實施,可以與學生的就業進行無縫對接,為社會初級計算機專業人才輸出起到基礎支撐作用。
但傳統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教育無論在人才培養的定位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選取上都與實際的工作需求有比較大的脫節,大多數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還是圍繞學科性課堂教學進行,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因專業所需不同而施教,造成畢業生不能及時頂崗。如果教學設計不適當,極易造成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更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應用之中,嚴重制約著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進行改革非常必要。
教學發展模式研究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為理論依據,實施彈性學分制、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教學組織方式的課堂教學。教學知識不滯后于實際的發展。綜合運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情景模擬法、案例分析法等,促使學生完成一系列學習任務,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操作技能和技巧,形成各種職業能力。采用“工學交替、產學一體”的模式:本課程采用“工學交替、產學一體”的教學模式,實訓體系安排采用循環實訓體系,實現“學習”-“工作”( 仿真項目實訓) -“學習”-“工作”( 訂單項目實訓) -“學習”-“工作” 的工學交替教學模式,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將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成具有邏輯工作過程的項目式學習體系,設計5個以工作為過程的情景項目,強調的是獲取自我建構的隱性知識,主要解決“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問題,有利于學生通過課程學習盡可能地獲取與計算機基礎知識有關的經驗和職業能力。針對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準確描述所對應的學習領域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時要求,并將學習領域按照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和教學規律進行合理安排,得到《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計劃、學習領域的教學設計,主要以“課堂案例 + 項目實訓”學習包作為載體進行設計。根據前面的分析,對課程內容的設計就要針對提高Of fi ce 辦公軟件的熟練使用、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網絡的應用能力這三方面能力為目的來進行,在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常規講解后,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工作情境的需求給學生設計出下面的五個任務,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任務:
(1)角色:會計,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任務:
計算公司每個人的工資;
打印出工資條;
用圖表分析收入情況;
給出平均工資;
用圖表分析每一個單項在總工資中所占的比重。
(2)角色:報社編輯 ,根據給出的文字及圖片素材進行圖文混排。 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任務:
先上網了解報紙的編排方法;
對報紙的內容進行布局草圖設計,這部分工作可在畫圖下完成;
上網準備文字、圖片等素材;
完成報紙的文字錄入與排版任務。
任務的要求是:①要有四個不同的主題,相關內容各自占滿一個頁面(A4 頁面),如何可以分為社會版、體育版、經濟版、娛樂版,相應的素材到網上去找,按報紙的形式打印;②每一個欄目都應當有自己的風格,可以加入一些元素(例如圖片、藝術字、文本框等)對其進行修飾;③在適當的欄目進行分欄和首字下沉的設計;④設置不同的頁眉和頁腳,每版的頁眉左端標明版數,右端為本版主題;單數版頁腳為學生的姓名和學號,雙數版頁腳為班級名;⑤報紙的整個版面應當美觀大方。
(3)角色:秘書,任務 :
公司要來一批客戶 ,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安排其食宿,通過電子表格分析其花費,并在 Word 中寫成可行性報告,并為他們制作精美邀請函。 要求:①邀請函應當簡約大方;②在食宿的安排上,要以讓客人滿意為前提,還要注意資金的運用,在具體的問題中,客人的人數及可支配的金額應當是限定的;③可行性報告應簡明扼要、可讀性強。
(4)角色:公司職員,4節課的準備:①在 Word 中對公司設備設施和規模大小、資質等進行匯報介紹,②通過PPT展示Word內容,并插入相應的音頻、圖片、視頻等的動畫效果。
(5)角色:秘書,任務是對電腦的綜合優化,各種軟件的升級、垃圾文件的處理、電腦環境的優化、軟件的安裝卸載、文件的分類管理、電子郵件的收發、殺毒等。
通過以上的職業角色,將學生學到的每個知識點串了起來,讓他們明白了學了這個模塊的知識能夠做什么,而且以上任務的實施考驗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的應用能力,實現了“學中做,做中學”,對學生知識、技能、素質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
用的教學方法有多種:(1)任務驅動教學法,給出具體情景工作項目,讓學生接受任務后開展工作;(2)案例教學法:就本案例進行講解分析;(3)講授法,演示法:教師對某一工作進行演示,講授;(4)討論法:分組討論或師生之間討論研究出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既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機遇和新的發展希望。本次教學環節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相應的任務和要求,教學過程中融入相應的工作情境。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完成每一個項目。形成了基于《計算機應用基礎》工作過程的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操作技能和技巧,形成各種職業能力。此模式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完善,為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起到真正的指引和幫助作用。
張敏(1978-),女,漢族,廣西北流人,廣西華僑學校教師
陳成(1975-),男,漢族,廣西北流人,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