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麗
(江西南昌市城南小學 江西南昌 330000)
如何降低學習時間成本,提高數(shù)學課堂質效
萬 麗
(江西南昌市城南小學 江西南昌 330000)
思考數(shù)學課堂學習時間成本,其根本目的在于要提高學生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而如何降低課堂學習時間成本,提高數(shù)學課堂質效呢?本文從分析現(xiàn)狀入手,指出形勢的嚴峻,再通過揭示教師對教材理解、理念實施、教學管理等幾方面的具體做法進行原因剖析,最后提出在觀念層面上強化時間意識和主體意識及在操作層面上利用“三個時間段”的合力,達到降低時間損耗,提高數(shù)學課堂質效的目的,不斷將“減負增效”落到實處。
時間成本 效率 偏高 降低
思考數(shù)學課堂學習時間成本,其根本目的在于要提高學生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課堂教學時間成本是“有效教學時間”和“實際教學時間”的量化關系,告訴我們只有當有效教學時間等于實際教學時間,課堂教學的時間成本才會保值。如何降低學習時間成本,提高數(shù)學課堂質效,將“減負增效”落到實處?從教師角度而言,就要加大課堂教改力度,具體嘗試如下:
1.強化教學的時間意識
在經濟領域,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益,時間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因素。搞經濟的人看重時間,搞教學的人也應該強化時間意識,應該深刻研究怎樣用較少的時間創(chuàng)造較大的價值。這就涉及到教學效率問題。通常情況下,教學效率的高低,決定著教學效益的大小。從這個意義上說,強化教學時間意識,就是強化教學效益意識,關注課堂教學時間,實質就是在關注如何創(chuàng)造教學效益。
2.強化教學的主體意識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課堂的教學時間,理應屬于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任務,就是組織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學習。在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負責,具體來說,就是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負責。
1.40分鐘伸向課前
教學之前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影響學生課堂情感的因素、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原有的情感反應狀況、老師本人的教學風格、手段和方法,從而策劃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預案。在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包括縱向的教學順序和橫向的師生交往形式,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多種教學藝術,優(yōu)化教學結構,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所進行的一種有準備的、有意識地預設。例如:人教版第三冊《統(tǒng)計》這個單元按計劃是2課時進行教學的,而筆者結合學生原有的經驗知識,整合為一課時。
2.40分鐘把握課堂
第一,把握課堂提問的兩個“度”
準確把握提問難易的“度”。難易適度的提問,應當是使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即學生經過積極的思考準備之后,能夠回答上來。據心理學家研究,問題的難度是當全班有1/3到2/3的學生經過思考之后能回答上來為宜。難以適度的提問能充分調動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并使學生在不斷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過程中。
把握提問時間的“度”。課堂提問同時要把握提問時間的度。首先,教師提問要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時間。(這是第一提問時間。)其次,在學生答問之后,教師評價之前,也要留有一定的思維時間。(這是第二提問時間。)教學中可根據問題的難易來準確把握提問時間的“度”,問題難度大,思考時間長一些,反之則短一些。也可根據學生答問的具體情況把握提問時間的“度”。以本人的經驗是,提問之后,對全班每個學生投以期待的目光,仔細觀察學生思維時的面部表情,一般待大部分學生舒展開了緊皺的眉頭,臉上出現(xiàn)了得意、自信的神色而舉手時,提名答問的時間也就成熟了。但在學生不正確、不圓滿的答問之后,也要做適當?shù)牡却S后問一下“是這樣嗎?”或“還有什么補充?”以激勵學生進一步思維,切忌簡單的否定。
第二,有效進行合作交流
把握合作契機,合作交流在課堂中實施起來相當費時,我們讓合作交流在課堂中出現(xiàn)要體現(xiàn)出物有所值。因此,要根據需要,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合作學習: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產生合作學習的愿望的時候;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通過個人努力無法解決的時候;當需要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的時候,當學生的思路不開闊,需要相互啟發(fā)的時候;當學生的意見出現(xiàn)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討的時;當學習任務大,需要分工協(xié)作的時候,這時的合作才有效益。如在教學二冊“統(tǒng)計”一課時,創(chuàng)設多媒體畫面呈現(xiàn)飄渺的太空中多種衛(wèi)星快速飛過的畫面,要求學生統(tǒng)計在這一段錄像中各種衛(wèi)星的數(shù)量。這個任務一個人無法完成,兩個人也難于完成,只有多個人共同完成才能既準確又節(jié)省時間。
發(fā)揮調控作用,在合作交流時,教師的角色即是合作任務的設計者,合作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更是合作學習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因為在合作的進程中,情況變化莫測,未必一一都能在教師的預料之中,有時合作遇到困難,需要教師點撥;有時合作產生不良情緒,需要教師指導;有時合作時間過長或不足,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有時合作偏離主題,更需要教師糾正……以上這些情況都需要教師參與其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在合作討論中強化指導,以避免不必要的學習時間浪費。
第三,正確對待數(shù)學課中的動態(tài)生成。
作為對課堂教學最直接的規(guī)劃,我們在考慮好教學目標確立、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同時,更要考慮的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簡單地講就是40分鐘)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把計劃付諸實施,也就說要珍惜課堂每一分鐘。珍惜時間不是教師急不可待地把課堂內容講完,而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切實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主角”與“配角”的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也就是說要縮減教師“表演”的時間,多給學生時間思考,多給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表現(xiàn),達到思維碰撞,創(chuàng)造更多有利于教學的生成。當然數(shù)學課堂也不要過分追求“觀賞價值”,為了“生成”而“生成”。只有這樣讓學生主動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發(fā)揮個性,走上創(chuàng)造之路。
總之,課堂教學時間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資源。課堂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它的時間規(guī)定性,一堂課僅有的40分鐘,每一位教師都應無比珍惜、充分利用。在新課改實施的五年后,我們更提倡效益觀,成本觀,教師都必須樹立在規(guī)定的單位時間內,提高教學教學時間成本的意識,杜絕教學時間隱性流失;有在教學中合理分配時間,促使學生接受更多有效信息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更加充實、有效,師生才能獲得最佳成本效益,數(shù)學課堂質效也會跟著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