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興安盟體育中學 內蒙古興安盟 137400)
跆拳道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
王 佳
(興安盟體育中學 內蒙古興安盟 137400)
目前,跆拳道在體育項目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在學校體育課程中跆拳道課程已是教學中的一種新常態,這不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興趣與跆拳道的特點,進行創新及開發新型的教學模式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就針對跆拳道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展開分析,僅供參考借鑒。
跆拳道 教學現狀 發展對策
跆拳道因華麗的踢法—觀賞性、相對簡單的技術—易學性、“快、準、狠”技術特點—實用性、“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禮節性、相對的安全性以及運動時強調發聲等特點而深受部分青少年(包括大學生)的喜愛。它強調“以禮始,以禮終”,培養人的禮儀、忍耐、謙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這對青少年尤其有特殊的教育意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跆拳道教學的現狀,并提出發展對策。[1]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某年公布的《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報告》中稱,我國青少年在速度、力量、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持續下滑的同時,身高、體重、胸圍等身體形態發育指標卻不斷增長。“現在青少年身高越來越高,跑得卻越來越慢;體重越來越重,力量卻越來越小;胸圍越來越大,肺活量卻越來越小;智力的開發越來越多,靈敏素質卻越來越差……”。[2]
對于現階段青少年學生體質所存在的各種各樣問題,通過實踐表明,青少年時期出現的超重、肥胖、心肺功能下降、運動能力降低等問題,都將會導致成年后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患病率大大增加,這將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身體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長對孩子過分的溺愛,現代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越來越低。蹌拳道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中學生的意志品質,蹌拳道練習中可以盡情的叫喊,這樣可以換一種方式緩解了初中生叛逆階段一些煩惱。通過蹌拳道練習還可以提高中學生的社交能力克服自己的一些性格上的孤僻的缺點,增強自信,更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得到全面發展的最終目的和終身體育的意義。
1.新常態的教學模式落后
如今跆拳道在我國迅速發展,而新常態模式較為落后,學生體育教學中大綱及目標的設置要求很不合理,在跆拳道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個人因素及學校的條件進行教學。據調查,教師在課堂上都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別是示范法、教學法、講解法、完成教學法等等。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沒有新穎、沒有創新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影響教學效果,更直接的會影響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2.專業跆拳道教師缺少
現代,在大多部分跆拳道教師都來自跆拳道俱樂部和武警學校,都不是本科畢業的專業人員,跆拳道理論基礎嚴重的缺乏,學生們也學不到專業的跆拳道技術。隨著跆拳道學員的增多,大部分教師技術水平較低,沒有教學經驗,缺乏專業的訓練等,因此學生在學習跆拳道運動中學習不到專業的技術技能,這就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果,也無法體現出現代化教學模式。
3.學校場地不規范
在某些學校中,太過于注重跆拳道的教學形式,沒有明確的教學內容、教學材料與場地不規范、器材質量差等原因,因此影響著跆拳道無法正常進行,并會導致中小學生在不規范場地和質量不合格器材中受到傷害。
1.加強跆拳道師資隊伍建設
(1)引進和吸收跆拳道專業技術人才。因為我國目前體育教學專業碩士點所培養的跆拳道方向的研究生較少,各學校在引進跆拳道專業教師時可適當降低對教師學歷的要求。同時要求他們通過在職培訓或在職讀研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質。
(2)加強對非專業跆拳道教師的專業培訓。由于當前學校的擴招導致在校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同時體育課程的改革使很多學校教師面臨著“改行”。據了解,非跆拳道專業畢業的一線教師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參加過跆拳道專業培訓,只是憑借已有的武術功底就投入到跆拳道教學崗位。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可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非專業教師(最好是有武術基礎的體育教師)參加跆拳道運動技能、理論知識和裁判知識培訓。
2.切實提高跆拳道的教學質量
(1)提高跆拳道教師業務能力。跆拳道教師須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漂亮的示范動作;嚴厲又不失幽默;教學訓練中激情飽滿。
(2)增加實用性強的防身自衛技術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防身意識和防衛能力。
(3)提高跆拳道課的趣味性,適度汲取道館跆拳道“趣味性”教學的經驗。
(4)增加周練習次數,變“一周一練”為“一周多練”。
3.建立較規范的跆拳道教學場地、配備適當的訓練器材
應配置適當的訓練器材,首先適當的訓練器材能促進跆拳道訓練的正規化;其次,可以對學生的練習有強化作用,從而能在訓練的量和質上有實質性的提高;再次,由于多種訓練的器材帶來多種訓練的手段和方法,能緩解跆拳道技術訓練的枯燥性,適時轉換學生訓練的興奮點,符合運動訓練基本原理,使學生的興奮值能在課堂上維持一個較高的水平,進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美化場館訓練環境亦能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與興奮值。
4.制定統一的跆拳道教學大綱、教材與考級標準
跆拳道協會應組織一批從事學校跆拳道教學、訓練多年的教師編寫適用性強的學校跆拳道運動的教材、教學大綱,制定出適合于浙江省學校學生的不同級別的跆拳道考核、考級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對一線教師進行專門的培訓。
總之,跆拳道注重禮節,提倡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念,以道德指導人生,以運動鍛煉身體,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堅持科學鍛煉以保持健康的體魄,堅持積極健康的生活學習方式,來提高自己。學生們通過跆拳道練習發現自己的潛能,培育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頑強拼搏、團結自信、愛國主義精神等良好品格的形成。隨著跆拳道練習效果的逐漸被認可,跆拳道俱樂部發展迅速,跆拳道教學作為學校體育課程的形式也日益完善。
[1]林海沒.論影響學校跆拳道教學的主要因素及優化對策[J].2015.
[2]郭紅兵.對山西省學校開設跆拳道課程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