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亞(江蘇省常州市新橋中學)
?
職業生涯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班級管理研究
陳亞
(江蘇省常州市新橋中學)
摘要:我國目前的學校教育普遍存在重學業發展,缺乏職業生涯的教育和指導。很多學生由于沒有長遠的規劃,學習缺乏目的性、自主性。把職業生涯教育應用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是一個不錯的思路和策略,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的高中班級管理,以工作優化發展為目標促進,使學生個體發展并使班級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班級管理;策略
每年高考結束后,很多學生會拿著志愿填報表問班主任該選擇什么學校、什么專業。與此同時,在班級管理中,很多學生由于沒有長遠的規劃,所以學習缺乏目的性、自主性。
(一)學習風氣有待改善
學習風氣存在諸多問題,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其中最為突出的主要有:1.無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不少學生覺得自己是“受父母之命”“考一個好大學”,甚至是“糊里糊涂”來到高中的,他們進入學校后,普遍表現出學習目的的不明確。2.無成就感,無抱負和理想,無求知欲和上進心,既對學校制訂的各種獎勵措施沒有興趣,也對各種懲罰措施沒有壓力和緊迫感。
(二)班風有待扭轉
由于學風問題,直接導致班風也出現了問題。主要表現在:
1.違反校規、校紀的事常有發生。一部分學生是原來初中的問題學生,一部分學生對高中的學習生活失去興趣,這些學生湊在一起后,容易做出違反校規、校紀的事情。
2.早戀現象突出。學校有“在校高中生不允許談戀愛”的校規,但一些“厭學族”往往在不成熟的戀愛中尋找精神家園。
3.班級的凝聚力較差。學生之間缺乏信任,對班集體的建設幾乎沒有人愿意出謀劃策,班級的各項活動也很少有人參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普遍較差。
以上問題,是每一名班主任都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從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老師一定能深切感受到近年來班級管理工作的艱難,有人戲稱,現在的高中學生的學習潛力和興趣都在小學、初中被“壓榨”干了,以致上了更需要拼力的高中卻沒了動力,需要老師加倍“電擊”,深深表達了教師的無奈。甚至出現了高中學校的教師寧可多上幾節課,也不愿做班主任的情況。
本文針對高中學校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結合自己多年來班主任工作的經驗,做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的高中班級管理策略研究的一些探索,為班級管理增添新的思路和新的元素。
(一)導入生涯規劃理念,全面指導學生
班主任一方面充分利用新生檔案資料,在學生入校前詳細閱讀學生的檔案材料,了解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情況。一方面在剛組班時,請心理教師進行心理輔導,從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入手,借助心理測試問卷,使學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氣質、性格特點,探尋自己的職業興趣與能力傾向,得出分析結果并反饋給班主任。然后班主任根據高中學生在校的不同階段,制訂出具體的實施目標。例如,開展題為“正視自我、剖析自我、規劃自我——擬定職業選擇意向書”活動,班上每個學生都撰寫《個人規劃書》,從剖析自我的個性和專長入手,到對擬定專業的分析,最后制訂自己實現職業目標的行動策略。這會成為學生發展生涯的目標書和行動策略指南。
(二)組織主題班會,關注學生日常學習
班主任要利用好每一次班會課,確立一個主題,結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提升自我。例如,確立以“學習的目的”為主題的班會,可以讓學生思考學習的動力是什么。從眾多的答案中歸納總結為三點:1.為中華崛起而奮斗。2.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3.為自身更好地發展。要實現這些目標,都需要自己的努力。
班主任可以召開一次“感恩父母”的主題班會,采用多種形式或內容。例如,選擇一生最重要的人。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受到啟發: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能對家人做些什么?從而知道,未來走什么路對自己、對自己的家人都很重要。班主任要充分發揮指導員的作用,把班級建設重心放在學風建設上,積極開展學習指導、就業指導。
(三)利用訓練營活動,讓職場體驗豐富而深刻
在職業世界探索的過程中,僅有觀察和了解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可以在活動課時組織心理訓練營,為學生創設體驗職場的機會。在模擬情境中,舉辦“招聘大會”。針對問卷調查統計出熱門職業,舉行現場“招聘”。電腦游戲設計師、電視臺記者、演員、攝影師、旅行社的導游……“明星制造”的演員招聘中,要表演,要考知識的積累,更要考查對任務的體察和換位思考。“慧眼看世界”需要的導游不僅要有豐富的地理歷史知識,還要有不怕苦、不嫌煩的敬業精神,良好的親和力、幽默的言語和處事的應急能力一樣都不能少……招聘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訓練的過程,是學生認識自己探索開發自己的過程。現場是模擬的,但感受是真切的,在此過程中,學生開始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
(四)鼓勵學生走上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班主任應鼓勵學生利用空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進職業,加強對職業的了解,積極探索職業世界。如果條件許可,可以到親戚或鄰居所在的公司去參觀學習,體會職場人員的酸甜苦辣,了解他們的工作需要的知識儲備,可以聽一聽他們對本職業的看法。例如,對“緝毒英雄”的采訪讓學生看到人民警察的勇敢、忘我,更有為了國家舍小家的風險;“關于對病人評價醫生技術水平的調查”讓學生明白專業知識的重要性;面對“犯錯學生的處理方法”讓學生思考人民教師的職業素養……所有的內容是學生通過自己的調查、訪談后的感悟,定期召開社會實踐心得交流會,引導學生主動修訂個人生涯發展目標,最終修訂班級的學年目標。這一過程有利于班級成員由被動執行變為主動執行,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隱性化。
綜上所述,班級是學生成長、發展、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基地。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的班級管理實踐,能很好地解決高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使班級管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同時也增強了高中班主任的幸福感。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