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冬
熱毒寧和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比較
張艷冬
目的分析熱毒寧和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1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按照使用藥物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5例。對照組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熱毒寧注射液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9%,高于對照組的75.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退熱時間、咳嗽和咽痛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無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8%,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采取熱毒寧治療,可提高患兒治療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熱毒寧;利巴韋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導致,也可合并細菌感染,存在一定傳染性,發病率高,若治療不及時徹底,則會誘發嚴重并發癥,影響小兒的健康成長。目前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治療,以抗病毒感染為主,現今尚無特異性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是臨床常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不良反應明顯。近年來,中藥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效果得到肯定。作者將13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取熱毒寧和利巴韋林進行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與《實用兒科學》[1]中診斷標準相符;無先天性疾病;排除相關藥物禁忌證、肝腎功能不全、凝血機制障礙、全身感染者;男72例,女58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年齡(5.1±2.2)歲。按照治療藥物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5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及時給予常規治療,注意防寒保暖,合理飲食,給予必要營養支持,退熱、止咳、祛痰等治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解質紊亂。對照組患兒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取10~15mg/kg利巴韋林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靜脈滴注,1次/d。治療組采用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取0.5~0.8ml/kg熱毒寧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兒連續用藥5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和各癥狀恢復時間及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價標準[2]痊愈:患兒用藥3 d內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咽痛癥狀消失;顯效:患兒用藥5 d內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咽痛癥狀消失;有效:患兒用藥5 d內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咽痛癥狀減輕;無效:患兒用藥5 d內各癥狀、體征無變化或加重。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痊愈27例,顯效24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9%(63/65);對照組痊愈9例,顯效21例,有效19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75.4%(49/6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 兩組患兒各癥狀恢復時間比較 治療組退熱時間、咳嗽和咽痛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各癥狀恢復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兒各癥狀恢復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退熱時間 咳嗽恢復時間 咽痛恢復時間治療組 65 1.7±0.6 2.6±0.7 2.8±0.9對照組 65 2.9±0.8 3.4±1.0 3.6±1.1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未出現肝腎功能、血尿常規異常。治療組無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發生5例惡心嘔吐,2例皮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8%;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疾病,由病毒感染或合并細菌感染引起,早期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流涕、鼻塞等。而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治療時,治療不及時、有效,高熱者甚至會引起驚厥,并會引發各種并發癥,如中耳炎、支氣管肺炎、腎炎等,危及患兒生命安全。目前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多以抗病毒治療為主。
利巴韋林是臨床常用抗病毒藥物,抗菌譜廣,通過對單磷酸次黃嘌呤核苷脫氫酶的抑制,促使其轉化為鳥苷酸,抑制病毒核酸合成,促使病毒凋亡,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一定效果。但西藥治療存在明顯的不良反應,且抗病毒藥物的廣泛使用,使患兒耐藥性不斷增加,影響了該藥的應用。
中醫認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感冒”范疇,小兒體質嬌弱,防御機制較低,外邪入侵,致該病發生。熱毒寧是臨床常用的中藥注射劑,由三味植物藥組成,未添加任何動物藥和礦物藥,避免動物藥和礦物藥帶來的不良反應,安全性高。青蒿為君藥,青蒿具有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功效;金銀花為臣藥,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具有宣散風熱、清解血毒功效,可輔助青蒿,提高清熱涼血功效;梔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瀉火功效,為佐藥,可輔助金銀花解毒功效。在現代藥理研究[3]中,青蒿可增強機體細胞的免疫作用,抑制多種細菌,促使細菌凋亡,起到有效的抗病毒作用;金銀花中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可高度抑制溶血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起到顯著作用,同時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效果顯著;梔子起到顯著抗菌作用,可高度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促使細菌病毒凋亡。因此采用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清熱解毒,抗病毒感染,增強機體免疫力,促使細菌凋亡,效果顯著。在此次研究中,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4%(P<0.05);且治療組各癥狀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通過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與利巴韋林相比,可提高患兒治療效果,并能促進患兒各癥狀較快恢復,快速減輕病痛折磨,減輕各癥狀對患兒的損害[4,5]。在安全性分析中,治療組無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熱毒寧注射液安全性高,無副作用,較利巴韋林更具臨床應用價值。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采取熱毒寧治療,可提高患兒治療效果,促進小兒更快恢復,安全性高。
[1]周太光,盧昌碧.熱毒寧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分析.中國基層醫藥,2010,17(6):812-813.
[2]陳海軍.熱毒寧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19):1508.
[3]鄒艷,翟雪松,胡曉.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陜西中醫,2010,31(7):819-820.
[4]劉春峰,熊小雨.小兒重癥手足口病診治進展.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7(18):1377-1380.
[5]黃小民,柳于介,何煜舟,等.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6,4(4):470-4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05
2015-11-18]
464000 河南省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