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文
(吉林蛟河市紅星小學 吉林蛟河 132500)
映日荷花別樣紅
——也談借助信息技術打造多姿多彩語文課堂
劉宏文
(吉林蛟河市紅星小學 吉林蛟河 132500)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打造多彩的課堂已毫無疑問,而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更是值得探索的永遠的課題。
信息技術 創設情境 多彩多姿
現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劃時代的一場革命。它不僅改變著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也改變了語文課堂形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方式。枯燥的傳統教學模式漸漸淡出,代之以異彩紛呈、有聲有色的靈動的新的課堂場景,真是令人賞心悅目。將文字、圖象、聲音、視頻等大量教學信息與語文教學實際結合運用,正彰顯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它有效地激發了學趣,讓學生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快樂,從聲、像、圖、文入手,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而煥發出無限活力。
語文課堂往往使學生感到乏味枯燥,那么就必然有礙學習質量的提高。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設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現代信息技術就能幫助我們打造聲情并茂的多彩教學環境。它會以視聽結合、有動有靜或情趣橫生的效果,吸引和感染學生,能極大地激發學趣。例如:教學口語交際——《愛吃的水果》,我先播放了水果集市上熙熙攘攘的場面,琳瑯滿目的新鮮、美味的水果真是令人目不暇接,便立刻抓住了學生的視聽。原來認為水果沒有什么可說的,或只想寫常見的水果的,也都即景生情,他們的興奮點都被無意中點燃,目之所及,思如泉涌,口語和書面表達因而暢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趣,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樂學”,其樂融融。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蘊涵著豐富的社會學科的知識。但很多信息,單靠文字呈現、教師講解,學生往往還是懵懵懂懂。而借助多媒體手段,訴諸于音樂、視頻、動畫等形式的“詮釋解讀”,就能建構富有情趣的意義學習而使學生漸入佳境。例如:在教學《五彩池》一課時,我先讓學生看一段音像視頻,在優美的樂聲中引人入勝:領略和感受五彩池的神奇和美麗。然后,在品讀課文時,我又將五彩池的片段放給學生觀賞,將學生帶入空靈美妙的情境中,于是展開想象和聯想,文字與情景互為解讀,又有聲有色,正如映日荷花,唯美生動。學生就自然與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共鳴,從而達成深入體悟課文的目的。如此,就有望使課堂教學精彩而生動。
《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1]這就強調了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本領的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2]而現代教育技術就能極便捷有效地創設情境,加速學生借助情景感知和理解知識信息,而閱讀理解——思想感情的潛移默化尤其如此。例如:教學《雪孩子》一文時,如果單靠閱讀文章和教師輕描淡寫的講解,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不會對課文內容有多深的體會,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說思想情感的陶冶了。于是,我借助遠程教育資源,找來相關的動畫,生動的畫面配上動聽的音樂,就把孩子們帶到了小白兔和雪孩子的身邊。看動畫,始則同小白兔一起歡笑;看到雪孩子化成水時,繼而又一起傷感……正是情感交融,無需教師說教,已被一種無私奉獻或舍生取義的精神感動。這種創設情境——化抽象為生動,融入情境體驗,從而給孩子以陶冶喚醒,正是行不言之教,化育無聲。
語文教學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如此,方能積淀以觸類旁通而舉一反三。但是,達成此目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對于一些筆畫多,字型復雜的生字的識記也枯燥乏味,學生很難一下子記住它的音、形、義乃至筆順。為了有效識記,我將一些難寫、難記的字用 fl ash動畫的形式展現,當生字按筆畫一筆一筆的呈現出來時,學生注意力格外專注集中,難點也隨之分解。再如:學習《海底世界》,海底的生物形態是學生難以理解的,而在大屏幕上展示海底情境——呈現每種海洋生物的形態,色彩繽紛,學生面對新奇形象靈動的水晶宮,立刻興趣盎然,學習理解,就因而事半功倍。
如此,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有效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變枯燥無味為鮮活生動,有聲有色而異彩紛呈,會讓語文課堂平添魅力。正是:映日荷花別樣紅。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第斯多惠.袁一安譯.德國教師培養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
劉宏文,女,(1973-)本科, 一級教師,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