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偉
(樂至縣中和場鎮初級中學 四川資陽 641501)
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淺析
熊 偉
(樂至縣中和場鎮初級中學 四川資陽 641501)
為適應現代科技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以及當前新課改的需要,我們應該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本文僅從語文這一角度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作了探討。
現代教育技術 語文 教育 作用
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深刻地影響著教育的發展,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發布和應用能力已成為衡量現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社會發展越需要教育培養出適應信息時代、掌握信息技術、富于創新精神的人才。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需要我們將教育與信息統一起來,將教育與計算機結合,大力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這也需要我們將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語文課程相整合,將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課程資源相整合,以語文學科知識的學習作為載體,把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去,從而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又能培養學生解決語文學科問題的綜合能力。[1]
隨著國家農村遠程教育項目的落實,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語文教學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新形勢下,如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已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下面就在語文教育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談幾點個人的收獲與體會: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和新課改的推進,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的角色發生了重大變化,變成了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者、組織者、評價者和協作者,資源的設計者和開發者,環境的管理者以及教學的研究者……這些都給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了新的元素,它不僅對學習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對傳統教師的能力結構也提出了挑戰。教師應具備新的能力結構,不僅是理論方面的,而且更需要在面對教育信息化時所需要的技術能力,即現代教育技術能力。[2]
教師在適應現代教育形勢的過程中,必然要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研究和應用,必然要促進自身心智模式的轉換,必然要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的拓展和專業底蘊的深度挖掘,必然要促進收集和選擇有用信息的能力及形成和創造個人信息的能力,必然要促進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的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提供了提升的平臺。因此,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教學模式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行動方式,體現教師的教學方式。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試圖用抽象、刻板的語言來描述具有形象生動的、審美載體的文學語言,這已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工作模式,讓老師沒有或者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堂練習,或者習題較少,學生所學的知識得不到鞏固。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縮短講授板書的時間,將例題或自學要求直接呈現在屏幕上,直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或討論、分析、總結。從中也可以節省一些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地的時間展現學習成果。對某些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學生難以掌握,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突破,有效地縮短了學生的認識過程,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另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很容易地呈現練習題,師生不用浪費過多的時間來抄題,這樣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堂知識的練習,使學生所學的當堂知識得到充分的鞏固,同時也減輕了課業負擔。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學科教學中,進行教學再次設計,必須更新教師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學媒體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另外,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查找資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同時將涉及邊緣或其它學科知識,而不僅僅局限在某一學科上,它打破了學科界限,這更容易使知識融會貫通,增強了學科的相互滲透,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多媒體的信息量大,傳輸快,清晰度高,用它來拓展知識,開闊視野,豐富感性認識,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1、用它來提供各種背景材料,拓展學生知識面。2、用它來促進課內外延伸,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如學了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后,讓學生在網絡上查找并積累借月抒懷的詩詞或優美詩句。3、用它來豐富想象,啟迪學生思維創新,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到教學步驟,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平等地共享學習資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策略和發展目標,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
同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經濟一體化與專業分工日益精細的趨勢下,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已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品質。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創設合作式學習的情境,切實為學生養成合作意識與發展協作能力搭建舞臺。它可以通過多種互動的友好合作方式,為學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機會,有且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當然,現代教育技術輔助學科教學并不是萬能的,我們重視現代教育技術,也并非要否定傳統的教學手段。各種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點和獨特的功能,在教學中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優良的傳統教學手段永遠也不可能退出歷史舞臺。現代教育技術只是教師授課的教學手段之一,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其他教學手段整合起來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以上對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育中作用的一些粗淺認識,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1]趙金星.淺析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6,(09):237.
[2]董征.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閩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