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東
·中醫中藥·
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研究
劉向東
目的探討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方法63例偏頭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和觀察組(32例)。對照組給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觀察組實施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觀察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0.63%高于對照組的61.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癥狀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3.21±0.68)分低于對照組的(4.51±0.96)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結論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法應用于偏頭痛患者,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
川芎葛根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偏頭痛
偏頭痛是青春期常見多發疾病,亦是一種周期性發作疾病,其與地域、年齡、季節、天氣等有關,65%為女性,搏動性偏側頭痛為其主要臨床癥狀,且常伴有嘔吐、惡心、羞明等癥狀,呈間歇性反復發作,并伴有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影響患者學習、工作及生活,加重其家庭經濟負擔。本研究選取63例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偏頭痛患者,通過對比,以探討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F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63例偏頭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診斷確診為偏頭痛,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和觀察組(32例)。對照組男10例,女21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5.78±9.22)歲,病程1~17年,平均病程(9.58±6.88)年。觀察組男12例,女20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6.68±8.19)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10.21±4.4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口服10mg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揚州市三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549)治療,2次/d,療程15 d。觀察組采用《傷寒論》[1]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生麻黃9 g,桂枝30 g,葛根60~90 g,白芍30 g,附子(先煎3 h)30 g,細辛9 g,川芎30 g,炙甘草30 g,生山芋60~90 g,生姜50 g,大棗9枚。頭痛時間較久者加土元6 g,地龍10 g;嚴重頭痛者加蔓荊子10 g,川芎20 g;若有惡心嘔吐癥狀則加旋復花10 g,半夏6 g;若有易怒煩躁癥狀出現則加石決明20 g,夏枯草10 g;對月經紊亂者則加益母草10 g,紅花10 g;若發作后出現無力疲乏癥狀則加黃芪15 g,太子參15 g。加400ml水煎至200ml,溫服,1劑/d,2次/d,療程15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對比。療效判定標準:治療15 d后,偏頭痛癥狀無明顯好轉,停藥后癥狀復發,為無效;治療15 d后偏頭痛癥狀有所好轉,但停藥后復發,為好轉;治療15 d后未出現發作性疼痛,停藥后復發,為顯著好轉;治療15 d后未出現發作性頭痛且停藥1個月未再次復發,為治愈??傆行?(治愈+顯著好轉+好轉)/總例數×100%。②采用VAS評分法[2]對兩組治療前后頭痛癥狀進行評分,0分為無痛感,10分為疼痛難忍。③對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0.63%高于對照組的61.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頭痛癥狀VA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頭痛癥狀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頭痛癥狀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頭痛癥狀VA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頭痛癥狀VA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2 9.19±1.14 3.21±0.68a對照組 31 9.62±1.24 4.51±0.96t1.434 6.218P>0.05 <0.05
2.3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
偏頭痛是由遺傳、環境、飲食、精神、代謝與內分泌等因素所致,約50%偏頭痛患者會出現惡心等癥狀,且常引發困倦、怠倦、厭食、乏力、多尿、頭皮壓痛、煩躁易怒等并發癥,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加重其經濟負擔,有調查發現[3]美國因偏頭痛造成的經濟負擔為10~17億美元?!稄埵厢t通》[4]曰:“頭痛數歲不已,當有所犯大寒”,《癥因脈治》[5]記載:“傷風頭痛或半邊偏痛,皆因風冷所致”陰氣過剩、寒邪外感、阻絡淤血、痰濁脾虛為致偏頭痛之源。
散寒溫陽、化瘀活血、化濕健脾為其治療之根本,本研究以《傷寒論》中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頭痛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對偏頭痛患者行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有效率,其方中生麻黃具有通經絡、開腠理、散風寒、利水濕之功效;附子可通陽氣、止疼痛、祛風寒、通陽逐寒、暖脾土之功效;桂枝可化痰飲、溫經脈、通陽暖脾之功效;細辛具有宣脈絡、祛風寒、溫經絡、滌痰濁之功效;白芍具有止疼痛、養經脈、和營衛、疏脾土之作用;葛根具有升陽止瀉、止渴生津之作用;川芎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祛風之功效;炙甘草具有滋陰益氣、復脈通陽之功效。諸藥合用從而達到化濕健脾、溫陽傷寒、化瘀活血的目的,通過散風寒疏通經絡、消除淤血,進而改善患者偏頭痛癥狀,且麻黃中含有大量麻黃堿,可持久且溫和收縮血管,附子中的烏頭堿可起到一定鎮痛效果,且諸藥聯合使用可增強藥效,快速改善患者偏頭痛癥狀。本研究中兩組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說明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偏頭痛,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對偏頭痛患者行川芎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具有較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李新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偏頭痛32例療效觀察.河北中醫,2013,35(2):225-226.
[2]武彥杰.中西醫結合治療偏頭痛30例療效觀察.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6):714-715.
[3]鄒春盛,劉慧英.川芎清腦顆粒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4,20(5):365-366.
[4]張榮歸,王淑珍,李冬蓮.加減通竅活血湯配合西藥治療偏頭痛50例臨床觀察.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162-163.
[5]劉恒言,李芝,劉向前,等.芎麻湯治療偏頭痛藥效部位化學成分研究.中藥材,2014,37(1):134-1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83
2016-09-05]
014010 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