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曙錚
更昔洛韋治療不孕不育婦女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臨床效果分析
馬曙錚
目的探究更昔洛韋治療不孕不育婦女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102例不孕不育婦女,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2例)。對照組予以CMV免疫球蛋白制劑治療,研究組予以更昔洛韋治療。觀察兩組巨細胞病毒DNA (CMV-DNA)、血清巨細胞病毒特異抗體(CMV-IgM)轉陰率、不良反應情況。結果治療后研究組CMV-DNA和CMV-IgM轉陰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出現惡心1例(2.00%),研究組出現惡心2例(3.84%)、嘔吐1例(1.92%)、腹瀉2例(3.8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更昔洛韋治療不孕不育婦女CMV感染可以有效提高血清IgM轉陰率,提高受孕率,且不良反應較低,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更昔洛韋;不孕不育;巨細胞病毒;臨床效果
CMV是皰疹病毒組DNA病毒的一種,分布較為廣泛,會引發生殖泌尿、中樞和肝臟等系統感染[1]。感染CMV會造成婦女不孕不育,孕婦感染后將會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造成部分新生兒智力低下、持續性黃疸、肝脾腫大等。研究發現更昔洛韋治療CMV感染效果顯著,因此本研究現就采用此方法取得的效果做回顧性分析,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不孕不育婦女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將隨機其分為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2例)。對照組年齡25~36歲,平均年齡(30.18±3.23)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3.43±1.21)年;其中原發性不孕13例,繼發性不孕37例。研究組年齡26~37歲,平均年齡(30.46±3.31)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3.68±1.45)年;其中原發性不孕14例,繼發性不孕38例。兩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CMV免疫球蛋白制劑治療,靜脈滴注施多特,1mg/kg,每12小時1次,速度控制在20滴/min以下。研究組予以更昔洛韋進行治療,與生理鹽水混合稀釋成50mg/ml溶液行靜脈滴注,5mg/kg,每12小時1次。1個療程為7 d,兩組均進行持續給藥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CMV-DNA和CMV-IgM轉陰率及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CMV-DNA和CMV-IgM轉陰率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CMV-DNA和CMV-IgM陽性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MV-DNA和CMV-IgM轉陰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CMV-DNA和CMV-IgM轉陰率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出現惡心1例(2.00%),研究組出現惡心2例(3.84%)、嘔吐1例(1.92%)、腹瀉2例(3.84%),經給藥劑量調整后癥狀緩解,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CMV常見于孕婦和胎兒宮內感染,危害較大,孕婦經胎盤感染胎兒,造成流產、畸形、死胎、胎兒宮內遲緩發育等現象。CMV作為雙鏈DNA病毒的一種,傳播主要特點為只能通過人與人傳播,感染除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危害,還會導致女性出現不孕不育現象[2,3]。相關研究發現,更昔洛韋治療CMV感染臨床效果良好,本研究現就其方法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取得的療效做回顧性分析,旨在為其治療方法探究提供循證依據。
本次研究中,兩組治療前CMV-DNA和CMV-IgM陽性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MV-DNA和CMV-IgM轉陰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均較低,經給藥劑量調整后癥狀緩解,無顯著差異,用藥安全性高。分析其原因可能為更昔洛韋作為核苷類抗病毒藥物,能夠有效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與復制,從而達到治療不孕不育的目的[4]。更昔洛韋是新型光譜一種抗DNA病毒活性藥物,其主要機制是通過作用于人體細胞將敏感病毒引發的一種或者多種細胞激酶磷酸轉為更昔洛韋三磷酸,從而抑制病毒DNA合成。更昔洛韋主要有效成分為丙氧鳥苷,其三價的磷酸鹽和病毒DNA結合,能夠使得病毒復制過程延長階段無法進行,從而導致有效的抑制雙鏈DNA合成[5,6]。而且,更昔洛韋因其多途徑的活化、作用于病毒DNA復制過程中多個環節,使得其抗CMV感染作用高于免疫球蛋白制劑,起效更快且作用更加強。更昔洛韋毒副作用較輕,其發揮藥物作用時通過選擇性進入病毒感染細胞,并且能夠保持較長作用時間[7]。而且用藥劑量適中時,對患者正常細胞不會造成影響,但能夠保持藥物較長抗病毒效果,防止其轉變成活動感染。
綜上所述,更昔洛韋治療不孕不育婦女CMV感染能夠有效提高CMV-DNA和CMV-IgM轉陰率,并提高患者受孕率,藥物不良反應較低,安全性較高,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受例數限制和外界因素影響,該研究尚未對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情況作詳細分析,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探討。
[1]盧舒靜,江雪娟,羅立敏.巨細胞病毒感染與輸卵管性不孕的相關性研究.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4,34(3):302-304.
[2]曹興午,李翠英,袁長巍.巨細胞病毒感染、包涵體形成與生精細胞凋亡及不育癥.中國性科學,2014,23(3):66-73.
[3]謝齊放,易著文,王曼知,等.更昔洛韋治療巨細胞病毒感染的Meta分析.華夏醫學,2016,29(2):82-85.
[4]尚麗娜.更昔洛韋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巨細胞病毒感染肝損害療效觀察.寧夏醫學雜志,2014,36(8):732-733.
[5]胡海峰,吳燕,張運佳.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治療研究進展.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5,43(1):64-68.
[6]吳曉波,呂貞燕,何勇.更昔洛韋聯合丙種免疫球蛋白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系統評價.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6,14(2):31-36.
[7]湯素榮.更昔洛韋治療不孕不育婦女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療效觀察.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5,2(8):182-1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090
2016-09-05]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計劃生育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