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玲
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劉桂玲
目的探究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取6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分析干預前后患者腰椎功能恢復情況、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和疾病知識掌握情況。結果干預后患者的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JOA)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健康調查簡表(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患者健康知識評分為(57.36±5.82)分,高于干預前的(25.68±4.2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可減輕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術后疼痛,恢復其腰椎功能。
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綜合護理干預;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健康調查簡表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腰椎間盤各部分不同退行性病變后,在外力作用下纖維破裂以致髓核突出的骨科疾病,給患者造成較大痛苦,因此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應配合科學護理,以減輕患者病痛。本文針對已選定的6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予以綜合干預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關診斷標準,且均經過腰椎X線和CT等輔助檢查的確診[1]。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37.58±6.15)歲,病程0.8~7年,平均病程(4.25±1.36)年;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7例,大中專17例,高中6例,初中及以下2例。排除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器官疾病者;神經及精神障礙者;語言障礙者;較難完全配合本實驗方案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心理護理:以通俗易懂語言向患者講解CT、核磁共振成像(MRI)圖像,以消除其疑慮,告知治療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避免其出現病情加重的誤解,并告知其真實病情發展,提高其治療信心。②飲食護理:囑咐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纖維等易消化飲食,以防止便秘,并少食多餐(4~5次/d),告誡其禁煙禁酒,幫助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③臥床護理:囑咐患者取仰臥位躺于硬板床3周;下肢疼痛者給予下肢墊軟墊,并微曲雙膝、雙髖,以松弛下肢;必要時予以局部按摩、熱療等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④功能鍛煉:先以5點式鍛煉腰背肌再練習3點式,以增強脊柱穩定性。⑤出院指導:囑咐患者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超負荷工作,并注意腰部保暖;保持良好坐姿、站姿,避免長時間坐站、彎腰,以防腰部扭傷;教會患者佩戴腰圍,時間≤30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JOA評分評估患者干預前后腰椎功能改善情況,分為主觀癥狀、臨床體征、日常活動能力3個維度,最高29分,評分越低功能障礙越明顯。采用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指定的SF-36評估干預前后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個維度,評分越高患者生存質量越高。采用自制健康知識調查問卷評估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總評分越高知識掌握程度越高[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干預前后JOA評分比較 干預后患者的JOA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患者主觀癥狀評分為(3.25±0.68)分,高于干預前的(2.16±0.63)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103,P<0.05);干預后患者臨床體征評分為(2.51± 0.56)分,高于干預前的(1.21±0.6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24,P<0.05);干預后患者日常活動能力評分為(2.88± 0.72)分,高于干預前的(1.83±0.5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09,P<0.05)。
2.2 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62例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s,分)

表1 62例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s,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
項目 干預前 干預后 t生理機能 6.53±1.35 26.37±3.46a 5.163生理職能 8.26±1.28 27.15±3.58a 4.918軀體疼痛 6.13±1.17 26.18±3.49a 5.256健康狀況 5.24±1.08 25.36±3.09a 5.047精力 5.86±1.19 25.97±3.12a 5.166社會功能 7.28±1.42 28.37±3.29a 6.344情感職能 8.37±1.53 29.05±3.95a 6.426精神健康 8.23±1.49 30.07±4.02a 7.139
2.3 患者干預前后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干預后患者健康知識評分為(57.36±5.82)分,高于干預前的(25.68±4.2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8.463,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病與多發病,由于人體全身活動與腰椎功能相關,因此腰椎受損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巨大,需盡早進行科學治療并配合專業護理干預,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本研究針對6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腰椎功能恢復情況、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和疾病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以期為最佳護理干預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經研究可得,干預后所有患者JOA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使其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與賈于娥等[3]研究結果一致。綜合護理干預一方面以患者易于接受的語氣和說話方式與其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提高患者手術配合度;另一方面通過一系列飲食護理、功能鍛煉等對癥護理,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并避免對腰椎的二次損傷,從而最大程度改善腰椎功能[4]。同時,分析SF-36評分可知,干預后SF-36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存質量。另外,分析后者可知,干預后患者健康知識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幫助其養成良好衛生、生活習慣,促進其術后康復。患者由于疼痛劇烈、情緒抑郁等因素在精力、社交方面多有不及,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增強其疾病治愈的信心,可逐漸恢復患者正常心理狀態,并有更多精力處理日常事務。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可輔助性參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有效加強治療效果,恢復患者腰椎功能,并提高其綜合生存能力。
[1]張雨琴.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臨床效果分析.中國衛生產業,2014,20(16):68-69.
[2]劉秀琴,趙志海.康復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觀察.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4):138-140.
[3]賈于娥,金紅梅.臨床護理路徑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實用骨科雜志,2012,18(10):959-960.
[4]陳盈盈,徐雅玲,朱冬梅.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中國醫藥導報,2012,9(22):34-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56
2016-09-09]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