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冉 董靜 張星娟
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的應用與療效評價
葛冉 董靜 張星娟
目的研究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的應用療效。方法120例高脂血癥患者,隨機分為西醫組和健脾法組,各60例。西醫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健脾法組在西醫組基礎上增加健脾法治療。比較兩組高脂血癥治療療效,用藥前后患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總膽固醇(TC)水平的差異。結果健脾法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高于西醫組的78.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用藥前兩組TC、HDL-C、LDL-C、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均較用藥前改善,健脾法組改善程度優于西醫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用藥安全,無嚴重副作用發生,值得推廣。
健脾法;高脂血癥;應用療效
高脂血癥是人體脂代謝異常所致脂質和血清脂蛋白水平升高的疾病,可導致動脈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和死亡率,為缺血性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發病主要危險因素[1,2]。近年來,高脂血癥發病率逐年升高,單純西醫治療效果欠佳,為了探討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研究對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的應用與療效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脂血癥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西醫組和健脾法組,各60例。健脾法組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齡31~69歲,平均年齡(53.34±5.33)歲;病程1~21年,平均病程(11.51±3.29)年;體重50~81 kg,平均體重(60.12±6.98)kg。其中,高膽固醇血癥16例、高TG血癥20例、混合性高脂血癥24例。西醫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齡31~72歲,平均年齡(53.10±6.63)歲;病程1~21年,平均病程(11.36±3.22)年;體重50~80 kg,平均體重(60.92±6.44)kg。其中,高膽固醇血癥16例、高TG血癥19例、混合性高脂血癥2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有可行性。
1.2 方法 西醫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鈣治療,20mg/d,口服治療。健脾法組在西醫組基礎上增加健脾法治療。方劑組成:薏苡仁30 g,茯苓、山藥、丹參、山楂各15 g,黨參、炒白扁豆、炒白術、砂仁、蒲黃、澤瀉各10 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高血壓者加生牡蠣和鉤藤。上述方劑1劑/d,分兩次溫服。兩組均治療30 d[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高脂血癥治療療效,用藥前后患者TG、HDL-C、LDL-C、TC水平的差異。
1.4 療效評定標準[4]顯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達到以下任何一項者:TC降低≥20%,TG降低≥40%,HDL-C升高≥0.26mmol/L;有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達到以下任何一項者:TC降低10%~20%,TG降低20%~40%,HDL-C升高0.14~0.26mmol/L;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高脂血癥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高脂血癥治療療效比較 健脾法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高于西醫組的78.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TG、HDL-C、LDL-C、TC水平比較 用藥前兩組TC、HDL-C、LDL-C、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均較用藥前改善,健脾法組改善程度優于西醫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高脂血癥治療療效比較[n,n(%)]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TG、HDL-C、LDL-C、TC水平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TG、HDL-C、LDL-C、TC水平比較(±s,mmol/L)
注:與本組用藥前比較,aP<0.05;與西醫組用藥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時期 TC LDL-C TG HDL-C健脾法組 60 用藥前 6.65±0.51 4.73±1.07 2.15±0.91 1.11±0.39用藥后 3.04±0.12ab 2.73±0.58ab 1.52±0.58ab 3.03±0.45ab西醫組 60 用藥前 6.69±0.48 4.73±1.09 2.18±0.79 1.13±0.39用藥后 3.07±0.12a 2.82±0.61a 1.57±0.43a 2.63±0.38a
高脂血癥為臨床常見病,患者日常飲食一般多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加上缺乏運動等,可導致血脂升高而發展為高脂血癥。高脂血癥也跟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控制不良相關。在西醫上多采用降脂類藥物進行治療,如他汀類藥物,并做好飲食控制和運動指導,但仍無法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5,6]。
高脂血癥在祖國醫學中屬于“血瘀”“痰濁”等范疇,其發生跟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多跟脾腎運化失常、肝膽疏泄失調、嗜食肥甘厚味等相關。在治療上應注重健脾益氣、祛濕化痰[7,8]。本研究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方中山藥、黨參可健脾益氣;澤瀉、茯苓、薏苡仁、白術、扁豆等可健脾滲濕;砂仁可醒脾理氣;諸藥合用,可有效發揮健脾祛濕除脂的作用,可降低血脂水平,促進脾胃運化能力的改善。對高血壓者加鉤藤和生牡蠣可平肝潛陽;對大便秘結者加大黃可瀉下積滯[9,10]。
本研究中,西醫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健脾法組在西醫組基礎上增加健脾法治療。結果顯示,健脾法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高于西醫組的78.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用藥前兩組TC、HDL-C、LDL-C、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均較用藥前改善,健脾法組改善程度優于西醫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總之,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用藥安全,無嚴重副作用發生,值得推廣。
[1]熊岐陵.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82例.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8):77-78.
[2]胡元吉,陳慶.疏肝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42例.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3):291-292.
[3]Kumar N,Mudgal J,Parihar VK,et al.Sesamol treatment reduces plasma cholesterol and triacylglycerol levels in mouse models of acute and chronic hyperlipidemia.Lipids,2013,48(6):633-638.
[4]吳煥英.中醫健脾清肝法聯合辛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24(11):1439-1441.
[5]王慧云,趙軍香,張麗榮,等.自擬健脾泄濁方聯合依折麥布辛伐他汀片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及其對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3):1463-1465.
[6]Acker CI,Nogueira CW.Chlorpyrifos acute exposure induces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in rats.Chemosphere,2012,89(5):602-608.
[7]陳旭.化痰降濁湯對高脂血癥患者血管內皮的保護作用.吉林中醫藥,2015,35(5):489-491.
[8]張娜,朱志華,譚現花,等.中醫疏肝健脾法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評估.中國醫藥導刊,2016,18(5):492-493.
[9]唐娜娜,羅嗣卿,駱始華,等.劉中勇教授運用健脾化濁調脂顆粒治療高脂血癥經驗.中醫研究,2015,28(9):38-39.
[10]楊一文.健脾化痰祛脂飲治療原發性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3):266-26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77
2016-09-20]
102205 北京市昌平區陽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