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榮
矽肺患者血清中甲狀腺激素和白細胞介素-6的檢測及意義
孟凡榮
目的探究矽肺患者血清中甲狀腺激素和白細胞介素-6(IL-6)的檢測與意義。方法選擇40例矽肺患者與30例健康者(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均測定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 血清總甲狀腺素(TT4)、促甲狀腺素(TSH)、IL-6水平,并進行比較。結果矽肺各組患者血清TT3、TT4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血清IL-6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TSH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矽肺Ⅰ期組血清TT3、TT4水平顯著高于矽肺Ⅱ期組與矽肺Ⅲ期組(P<0.05),矽肺Ⅱ期組TT3、TT4水平明顯高于矽肺Ⅱ期組(P<0.05)。矽肺各組間血清TSH、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當矽肺級別升高時血清TSH、IL-6水平升高;血清TT3、TT4與IL-6水平具有負相關性(r=-0.301,-0.374,P<0.05)。結論矽肺患者的血清TT3、TT4及IL-6水平可反映病情嚴重程度,且對臨床診斷、預后估計及預防治療具有一定意義。
矽肺;血清甲狀腺激素;白細胞介素-6
矽肺為長期吸入游離二氧化硅(SiO2)飛塵導致的較為嚴重塵肺病,其臨床病理主要表現矽結節、巨噬細胞性肺泡炎及塵性纖維化[1]。現對矽肺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主要經胸片異常診斷,在確診時往往病變已不可逆,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對于矽肺患者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研究旨在探究矽肺患者血清中甲狀腺激素及IL-6的臨床檢測與意義。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確診40例矽肺患者,均為男性,年齡29~59歲,平均年齡(47.4±7.4)歲,根據病情分為20例矽肺Ⅰ期組,11例矽肺Ⅱ期組,9例矽肺Ⅲ期組。患者均符合相關塵肺病診斷標準,排除高血壓、心臟病、風濕免疫系統疾病及嚴重肝臟疾病者。另選同期30例體檢健康者(對照組)進行對照研究,均為男性,年齡30~61歲,平均年齡(48.2±7.2)歲。患者與健康體檢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各組受檢者均抽取5 ml清晨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并分裝,于-20℃下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中甲狀腺激素;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IL-6。全部操作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
1.3觀察指標 臨床對血清中TT3、TT4、TSH、IL-6水平進行檢測。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矽肺各組血清TT3、TT4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清IL-6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SH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矽肺Ⅰ期組血清TT3、TT4水平顯著高于矽肺Ⅱ期組與矽肺Ⅲ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矽肺Ⅱ期組TT3、TT4水平明顯高于矽肺Ⅲ期組(P<0.05);矽肺各組間血清TSH、IL-6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當矽肺級別升高時血清TSH、IL-6含量升高;血清TT3、TT4與IL-6水平具有負相關性(r=-0.301,-0.374,P<0.05)。見表1。
表1 各組受檢者TT3、TT4、TSH及IL-6測定結果比較(±s)

表1 各組受檢者TT3、TT4、TSH及IL-6測定結果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矽肺Ⅱ期組比較,bP<0.05;與矽肺Ⅲ期組比較,cP<0.05
組別 例數 TT3(μg/L) TT4(μg/L) TSH(mU/L) IL-6(ng/L)矽肺Ⅰ期組 20 0.62±0.13abc49.34±8.67abc5.83±0.52 227.3±40.2a矽肺Ⅱ期組 11 0.52±0.12ac35.53±8.12ac5.92±0.47 298.3±46.3a矽肺Ⅲ期組 9 0.40±0.08a19.65±7.75a6.03±0.56 369.4±50.9a對照組 30 0.90±0.17 82.30±10.41 5.79±0.76 82.4±29.6
現臨床上對于矽肺的發病機制尚未確定,但已肯定SiO2可刺激機體產生多種細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質引發肺組織纖維化。若臨床早期能夠檢測這些細胞因子質與量的變化,并將其作為特異性觀察指標,對矽肺早期監測具有重要意義[2]。
血清TT3、TT4、TSH水平可有效反映機體甲狀腺功能狀態,且三者具有一定關系。對于健康者來說,血清TT3、TT4水平是較為穩定的,其濃度可經垂體-甲狀腺調節、負反饋及自身調節。本研究顯示,當矽肺病情加重時矽肺各組患者血清TT3、TT4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TSH水平較于對照組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可能為:①游離血清甲狀腺素(T4)代償性提高,控制TSH分泌,反映垂體前葉促甲狀腺細胞反應能力[3]。②矽肺患者長時間吸入較多SiO2后,肺泡中巨噬細胞吞噬粉塵后,消耗了大量能量,導致肺組織內能量代謝失衡,降低甲狀腺功能,降低血清內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水平,進而加速T4轉變為T3,此時T4水平隨之降低。矽肺患者血清TSH水平較高,原因可能為當血清TT3、TT4水平降低后,通過負反饋的作用,垂體分泌TSH增多,進而代償性提高TSH水平[4]。③對于矽肺期級別升高時候則血清TT3、TT4含量降低,其原因可能為矽肺程度加深、肺功能損傷加大,肺組織中巨噬細胞吞噬能力降低,加重對肺組織能量代謝。當甲狀腺功能適應性降低后,導致加大降低血清TT3、TT4水平,但血清TSH相反,代償性逐漸上升[5]。
本研究結果顯示矽肺患者血清IL-6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矽肺級別升高時血清IL-6含量升高,但各矽肺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IL-6為廣泛生物性多功能細胞因子,可參與機體免疫及炎癥反應。相關報道指出,當機體中肺泡巨噬細胞激活后,可經釋放IL-6,并參與到早期細胞炎癥與后期纖維化中。矽肺常伴有呼吸道感染與塵性纖維化,促進IL-6表達,此外還可控制T4脫碘轉變為T3。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TT3、TT4水平同IL-6水平具有負相關性,由此可知,甲狀腺激素與IL-6間存在密切關系,IL-6水平升高時可控制分泌甲狀腺激素[6]。
綜上所述,矽肺患者的血清TT3、TT4及IL-6水平可反映病情嚴重程度,且對臨床診斷、預后估計及預防治療具有一定意義。
[1]劉巖,趙靜,李丹丹,等.二氧化硅對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細胞表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中國職業醫學,2010,37(2):120-122.
[2]李娟,郝小惠,范雪云,等.塵肺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6表達水平及意義.中國職業醫學,2012,39(3):245-246.
[3]陳念光,賴光朝,劉秋英,等.矽肺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6和C-反應蛋白的水平分析.中國熱帶醫學,2012,12(9):1125-1126.
[4]范雪云,馬慶坤,姚三巧,等.肺纖維化相關因子基因多態性與塵肺病易感性研究.中國職業醫學,2011,38(5):387-391.
[5]高衍新,王瑞.矽塵致肺纖維化機制及細胞因子在矽肺纖維化中的作用.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08,21(1):31-35.
[6]錢會,桂淑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的臨床分析.安徽醫藥,2012,16(8):1126-11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15
2015-11-04]
114014 鞍山市職業病防治院體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