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眉山市中醫院 四川眉山 620010
152例鎮靜鎮痛下氣管鏡檢查治療的護理體會
王玉
眉山市中醫院 四川眉山 620010
目的探討鎮靜鎮痛下氣管鏡的護理的方法。方法回顧分析我科對152例無痛氣管鏡術后的護理,并對其進行總結分析。結果因護理配合到位,152位患者無意外并發癥,對治療過程遺忘,治療順利完成。結論鎮靜鎮痛氣管鏡配合護理術前充分準備及術后精心護理,達到安全、刺激性小、恢復快、無不良反應等目的。
鎮靜鎮痛下氣管鏡;護理
隨著醫學的發展,氣管鏡作為一種檢查治療的方法在現代臨床治療中應用愈來愈廣泛,然而此項操作屬于有創侵入性操作,患者術前緊張、恐懼,術中因刺激性大,產生嗆咳、胸悶、呼吸困難甚至瀕死感,且治療需要時間較長,使患者感到痛苦不堪,有的患者甚至因此中斷檢查治療,不少患者產生心理陰影,拒絕再次檢查治療而耽誤了病情。而咪達唑侖是一種新型苯二氮卓類藥物,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等特點,半衰期10min,對血流影響小,恢復快,具有良好的鎮靜及遺忘作用,不會產生深度鎮靜,安全可靠。酚酞尼具有起效快,維持時間短,鎮靜作用較強,半衰期短,能降低傷害性刺激的應激反應,減輕呼吸及心血管的不良反應,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鎮靜鎮痛下氣管鏡的誕生深受廣大患者的喜愛,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在為患者做鎮靜鎮痛氣管鏡前后護理過程中有些體會。
1.1 一般資料 152例患者均為2016年1月~2016年8月在我科就診的患者,男83例,女69例,年齡18-84歲,平均年齡59.52歲,病種主要有肺炎50例,肺結核26例,肺部腫瘤16例,慢性阻塞行肺疾病急性加重16例,咯血待查13例,胸腔積液9例,鼻咽喉部新生物6例,支氣管擴張4例,支氣管結石4例,支氣管狹窄3例,支氣管哮喘3例,其他4例。
1.2 治療方法 所有的患者術前 4-6h禁食禁飲,術前半小時給 2%利多卡因霧化吸入,根據疾病不同準備相應器械,術前去枕仰臥、松開領口,抬高下頜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高流量吸氧,心電監護監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將2%利多卡因5ml注入患者鼻腔內,建立靜脈通路并經靜脈通路推入芬太尼0.0007-0.0015mg/kg并注入咪達唑侖0.07-0.15mg/kg,以1mg/30s的速度推注,超過3mg時先注入3mg,2分鐘后再注入余量,然后在顯示器的引導下進入病變部位,然后根據病情進行多點注射、活檢、刷片、灌洗、高頻電刀、冷凍、球囊擴張或氬氣刀燒灼、放入支架等治療。
本組15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支氣管鏡治療,未發生意外及不良反應,檢查結束后1min-10min清醒,對檢查過程均不能記憶。
3.1 術前護理
3.1.1 術前對患者評估:嚴重器官功能障礙者不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
3.1.2 術前患者教育:術前消除患者焦慮情緒,予心理支持、疏導。提高患者對該項檢查及自身情況的認知水平,宣教相關醫學知識并得到有效的配合,提高檢查質量。
3.1.3 術前患者禁食禁飲4-6h,無留置針患者置入留置針,并檢查留置針是否堵塞,并在床旁準備氧氣裝置、鼻導管及心電監護。
3.1.4 術前半小時進行2%利多卡因5ml霧化吸入10min并囑患者霧化吸入完成后帶CT檢查片及衛生紙于檢查室門外候診。
3.1.5 器械準備:準備好檢查時用的所有器械,如活檢鉗、毛刷、載玻片、一次性肺泡灌洗液收集瓶、生理鹽水、球囊等。
3.1.6 搶救器材準備:V60呼吸機1臺(有創及無創功能)、喉鏡、氣管導管(6.5、7、7.5號各一)、 螺紋管、簡易呼吸器等。
3.2 術中護理
3.2.1 建立靜脈通路,準備搶救設施與藥品 給患者建立靜脈留置針通路,以方便麻醉師靜脈給予麻醉劑以及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及時地靜脈給予搶救藥物。
3.2.2 吸氧:給予持續高流量吸氧。
3.2.3 麻醉:盡量做到淺鎮靜,減少麻醉藥物用量,防止呼吸抑制,經靜脈通路推入芬太尼0.0007-0.0015mg/kg并注入咪達唑侖0.07-0.15mg/kg,以1mg/30s的速度推注,超過3mg時先注入3mg,2分鐘后再注入余量。
3.2.4 蘇醒:術后根據患者情況給予納洛酮 1.2mg或尼可剎米0.375g靜脈推注,并吸氧或無創通氣至患者蘇醒,蘇醒后由輪椅安全推回病房。
3.3 術后護理
3.3.1 患者做返回病房后,立即予床旁心電監護及低流量吸氧。
3.3.2 病情觀察:觀察患者的術后情況,包括神志、呼吸、血壓、血氧等。讓患者側臥,以免麻醉后惡心嘔吐的分泌物誤吸,造成新的氣管異物,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支氣管鏡檢查后還要注意有無麻醉藥過敏、鼻黏膜的損傷、氣胸、支氣管痙攣、心血管并發癥等。
3.3.3 術后宣教:術后2 h以內禁食禁飲,這也是防止術后咽部因麻藥的作用未能完全消除而引起食物等誤入氣管,患者恢復2 h后先喝少量開水,若未發生嗆咳,可進食流質飲食。第二日恢復正常飲食。手術當天不得離開病房,24小時內不得開車。術中需灌洗和涂片的患者,告訴患者術后會有短暫的低熱現象和輕微的出血,無須緊張,稍后一般會自行緩解,如持續發熱超過24h,需告知醫生進行相應處理。對于手術中取活檢的患者,術后咳嗽時會有痰中帶血的可能,囑患者不要驚慌,有少量血屬正常現象,無須特殊處理。如果咯血量較多,告知醫生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于術中出血較多的患者,一定要告知其主管醫生,嚴密觀察其出血情況,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被動。
4.1 患者安靜,過程遺忘,感覺舒適。
4.2 安全,用藥方便,恢復迅速。
4.3 對纖維氣管鏡操作和局部及藥物刺激無強烈的咳嗽反射,有利于操作醫生集中精力,快捷準確地完成所需操作檢查。
4.4 患者無不良反應,對再次接受操作無恐懼。
鎮靜鎮痛下支氣管鏡是一種無強烈刺激、患者易于接受的一種檢查及治療,且鎮靜鎮痛較無痛更加安全。隨著鎮靜鎮痛支氣管鏡檢查治療的開展,愿意做鎮靜鎮痛氣管鏡檢查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做好鎮靜鎮痛支氣管鏡檢查治療的護理,能使患者更好更舒適地完成檢查及治療,在操作后能使患者更快的恢復。
[1]倪健.纖維支氣管鏡在支氣管哮喘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00,06 (2):19-21
[2]姜希望.無痛性消化內鏡術[J].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8:28.
R473
A
1672-5018(2016)11-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