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夕芬
江蘇省宜興市腫瘤醫院護理部 214200
分析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
艾夕芬
江蘇省宜興市腫瘤醫院護理部 214200
目的:分析循證護理用于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76例參與研究,隨機平均分成2組,對照組利用常規護理方式實施護理,觀察組則實施循證護理,比較兩組效果。結果:觀察組關節功能優良率、并發癥發生率為73.68%、5.26%,對照組為55.26%、23.68%。結論:循證護理能夠提高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護理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
老年骨質疏松;股骨骨折;循證護理
骨質疏松在中老年中發生率較高,主要特征為骨組織結構受損、骨量減少,因此發生骨折可能性很大,其中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的發生率較高[1-2]。臨床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同時,還應該配合相應護理,保證術后的恢復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針對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實施循證護理的效果,下文為研究詳細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來源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受治療的76例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隨機按照平均分配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8例中有男26例,女12例,平均年齡(72.2±4.2)歲。對照組38例中有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齡(72.5±4.1)歲。2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僅接受常規骨科護理,具體包括休息、飲食、功能鍛煉以及住院環境等方面的護理服務。觀察組對患者實施循證護理,通過提出循證問題,查詢有關文獻,最后制定出相應的循證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循證:老年患者心理承受力不佳,骨折后由于活動受到限制,出現低落、失望、焦慮等不良情緒的可能性很大。另外由于手術對患者形成的刺激,使得負面情緒會更加嚴重,對患者術后的恢復以及生活質量會造成直接的影響。
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和患者的主動交流,向患者介紹股骨骨折以及骨質疏松的有效疾病知識、治療知識、康復知識,使患者理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通過講解手術過程以及手術醫生的豐富經驗,使患者認識到手術安全性,另外還要向患者講解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以及有效的預防處理方法,從而幫助患者緩解負面情緒,主動接受治療。
1.2.2 功能鍛煉
循證:老年患者肌體調節能力減弱,長期臥床使得骨質疏松更加嚴重,骨組織修復需要更長時間,有效的功能鍛煉對骨折的康復有直接影響。
護理:在臥床期間,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活動,能夠下床后指導患者下地行走,注意把握好行走練習的時間以及強度。如果患者恢復較差,指導患者利用拐杖行走,防止髖關節內收或者前屈過度。術后6周左右可以適當增加活動的范圍以及強度,術后3個月可以逐漸指導患者負重行走,叮囑不能屈患髖下蹲。
1.2.3 并發癥護理
循證:老年患者術后恢復所需時間長,需要長期臥床,活動量不足,可能發生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以及褥瘡等并發癥。
護理: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將軟枕放在臀部下,保持床單干凈。指導患者正確咳嗽,給予超聲霧化吸入,保證有效咳嗽以及排痰,避免出現肺炎。指導患者盡早在床上進行上肢的活動,叮囑患者多吃水果、多喝水,多食用含粗纖維的食物,避免出現便秘。
1.3 觀察指標
評定患者關節功能,借助Harris評分量表完成[3],評估包括活動、關節功能以及疼痛程度三個方面,結果為百分制,70分以下為差,70-79分為中,80-89分為良,90-100分為優。另外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利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數據分析,%對計數資料表示。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1 關節功能
觀察組結果為優的患者有18例,對照組有12例;觀察組結果為良的患者有10例,對照組有9例;觀察組結果為中的患者有7例,對照組有11例,觀察組結果為差的患者有3例,對照組有6例。觀察組優良率為73.68%,對照組優良率為55.26%,兩組結果差異明顯(P<0.05)。
2.2 并發癥
觀察組有2例患者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5.26%,其中1例為壓瘡,1例為肺部感染;對照組有9例患者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23.68%,其中4例為壓瘡,2例為肺部感染,3例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兩組并發癥結果差異明顯(P<0.05)。
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具有較高的致殘率,雖然當前醫學技術發展治療效果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體技能較差,術后需要較長時間恢復,如果這個期間沒有得到有效護理,患者很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以及肢體康復[4]。循證護理將臨床護理經驗作為制訂護理措施的基礎,保證了護理具有科學的依據,以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通過提出問題,查詢資料,實證運用,保證了護理措施的可行性以及護理效果的最優化[5]。循證護理要求護理人員除了要具備較高的護理操作技能,還必須具備較豐富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夠保證循證的順利進行,保證護理方案的有效制訂。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關節功能優良率為 73.68%,明顯高于對照組優良率55.26%;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26%,明顯低于對照組23.68%,結果差異均明顯(P<0.05)。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用于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能夠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有推廣可行性。
[1]古紫云,劉麗華,陳燕玲等.循證護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4):109-110.
[2]李俊榮.老年股骨骨折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外醫療,2014,33(4):163,165.
[3]張天鋒,楊華清,黃國英等.護理計劃單的應用對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預后的影響[J].骨科,2016,7(1):54-56.
[4]彭婷,黃婧瓊,陳邦菊等.護理干預對老年股骨骨折術后恢復的意義[J].西部醫學,2015,27(8):1245-1247.
[5]李芳.老年股骨骨折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9):30-31.
R473.6;R-03
A
1672-5018(2016)11-112-01